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台风》

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台风》

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台风》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台风》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走进台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四年级科学中天气单元内容,激活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提出问题。

2)、使学生试图认识天气现象中的台风,通过引导,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有关台风知识的课题。

2、过程与方法:教学之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收看台风预报,了解台风,收集台风谚语,为活动顺利进行做铺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观点,在关心科学的同时关注生活质量。

2)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台风,正确地对待台风。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收集台风知识,辩证地看待台风。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符号所表示的台风现象。

难点:辨证地认识台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准备:师:课件。

生:收看台风天气预报,收集台风谚语,收集因台风而造成的灾难,初步了解台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课,引入台风课题。

1、课前准备,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师:同学们我们在科学课本中学过一个单元,这个单元里我们观云测天,了解了风向风速,降水量等等,你们知道这个单元是什么吗?生:《天气》板书2、接下来老师就考考同学们,来猜几则关于天气的谜语,好吗?(师出示谜面)大家一起猜,猜到请同学大声说出谜底,好吗?开始:学生猜谜: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雪)千根线来万根线,颗颗珍珠线上串,看得见来摸得着,掉在地上却不见。

(雨)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教师板书:雪、雨、风。

黑板上的这些现象统称为:天气现象2、除了黑板上的天气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生:晴、阴天、霜、雾、虹、龙卷风、沙尘暴、台风、冰雹、…… 师ppt出示几种天气现象图片这么多天气现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给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台风,因为在我们的家乡温州每到夏季和秋季,台风天气总是接二连三呼啸而来。

每次台风来临,顷刻间大雨倾盆,大树被连根拔起,河水漫过街道。

(ppt出示台风灾害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台风吗?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台风么,看你对台风了解多少呢?台风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台风对我们来说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让我们走进台风》(板书)二、看视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1、探究台风之前我们先来一起来看一段有关秋季台风的视频带着问题:刚才的视频让你对台风知识了解多少?学生回答师:的确台风是这样子的,但是有关于台风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最想了解关于台风的什么内容,比如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还比如刚刚有位同学提出的……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根据自己课前收集材料,提出有关台风的问题,并汇报。

关于台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请你写在纸上。

看谁提的问题越多,越好。

学生幻灯展示,老师评价鼓励。

三、师生探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台风的问题,很好,但是我们还可以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接下来,就请跟随老师是了解台风知识,看看这些知识会不会给你带来启发获知台风途径,提问有关台风谚语1、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知道台风要来的?(看天气预报、看手机信息、看报纸、听广播、上网、观察生活……)学生说完,老师ppt出示。

2、现代人获知台风的途径有很多。

那你知道古代的中国人是怎样知道台风要来的吗?(观察生活现象,总结谚语)3、那么老师今天也收集了些关于台风的气象谚语,现在请同学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些谚语的意思,看看古人是如何了解天气的。

5、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原来那么聪明,没有现代化的工具,照样可以用气象谚语来判断台风的信息。

这些台风谚语,对你提出问题是不是有所启发呢?看台风天气预报,提问台风气象数据1、师:前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但是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

谁知道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学生回答,师:收看天气预报。

2、看一段台风莫拉克的气象预报,你发现台风气象预报中会有哪些关于台风的气象数据呢?学生看完汇报。

(如台风路径,台风级别。

)师出示路径、级别图片,师:不看不知道,原来台风有如此多的气象数据。

那么可不可以提出问题研究它呢?你想到了什么问题?探究台风与人类的关系、台风的命名1、我们要及时地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台风资讯。

下面我们来看看刚刚的台风莫拉克给我们带来什么?——台风莫拉克受灾新闻视频。

台风莫拉克给哪里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3、台风带来的利与弊。

台风当然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灾害,但是台风带来的是都是坏处呢?台风有没有给我们带来好处呢?生:降水,降温。

3、课下,你也收集了一些因台风而造成的灾难。

你还知道哪些台风呢?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一会儿选代表在全班发言。

(2008年6号台风“风神,7号台风“海鸥、8号强台风“凤凰”,13号超强台风“森拉克”、等)老师罗列了近几年影响我们温州的台风。

Ppt出示同学们有没有察觉。

台风的名字很有意思,有……可这些命名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呢?师:是不是同样从刚刚的对话中找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呢?四、学生提问,布置任务1、刚才通过了解台风的知识,同学们又获得了很多有关台风知识,肯定对你的问题有一些启发,同学们是不是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呢?给同学们时间,同桌之间可以讨论,再次把自己问题写下来,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讨论汇报,上台幻灯展示,师对问题进行表扬和引导。

2、但是有关台风的知识内容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来研究台风,可以利用各种途径了解有关台风的知识,及时和同学们分享。

五、小结:1、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更多更完善的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台风的问题,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感兴趣更多更好的题目。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六、课后拓展:下节课,老师还要和同学们一起筛选我们的研究问题,找出适合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二篇:《姓氏文化探究》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姓氏文化探究》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指导老师:郝义德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再高的大树也有根,再深的水也有源头。

人也是一样的,要知道自己的血脉传承,弄清自己的祖根来源,姓名是每个人的文字符号,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却很多人却一生也可能不知道这姓氏的由来以及蕴含的意义,也许很多都也一生忽略了与自己陪伴一生的名字凝聚着父母深情厚意和殷切的期望,通过姓氏变迁这个窗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

(二)主题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指导学生判断信息的真伪,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

2、指导学生获取“姓氏文化”的有关信息。

3、学生通过调查姓氏方面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姓氏文化,并对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二、【能力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资料,相互交流探讨,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查阅、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浏览、搜集、筛选、加工和利用的能力。

培养学生协同探索的能力。

3、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通过活动的参与,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目标】1、让学生感受探究实践带来的愉悦和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教育活动,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

贯彻着合作、探究这条主线,在活动中力求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学生自愿分成调查小组,为学生更好的合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活动中,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放在一起进行共享,一起查阅姓氏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每个小组用自己的方式把学到的知识和获取的感受交流给全班同学,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产生民族自豪感2、单元与课型设计第一单元:开题活动四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参加过综合实践活动,已有一定的经验,但如何开展活动还需要老师作必要的指导,所以用课堂两课时作开题课。

分别是“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

在“开题活动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导入,让学生知道谜底,然后让学生一边说出自己的姓,一边把自己事先做好的写有自己姓的卡纸贴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32个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想了解关于姓氏的什么内容?从而,确立了本次开展《姓氏文化探究》的综合实践活动。

课题确定后,全班学生展开讨论要调查的内容,并把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把问题归类,从而确定研究的子课题:(1)、姓氏产生及原因(2)、姓氏数量及特点(3)、姓氏的意义(4)、与自己的姓有关的故事及名人同学们自愿组成了调查小组,填写调查计划表。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用课堂两课时,课外两周的时间实施。

方法指导课:教会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研究,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如:从学生和家长入手,利用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后进行交流总结,设计统计图。

做到调查活动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分工合作。

中期汇报课:让学生汇报交流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课内两课时,课外一周完成。

交流分享课:各小组汇报时间活动,分享收获余困惑,吸取他人经验完善自我活动。

成果展示课:重点指导学生根据原始资料和数据,做出直观,生动的成果展示出来。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成果展示课:提出展示汇报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外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作展示汇报。

总结反思课: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在活动过程中的困惑和得失,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活动过程(一)开题活动 A、确定研究内容:1、导入课题:谜语导入:“ 由祖先,传给他的后代——儿子、孙子,一代一代,子子孙孙,有的是一个字,有的是两个字的”2、让学生猜出这是姓。

同时解释:姓也称为姓氏。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姓说出来自己的姓。

并到黑板前把自己事先做好的写有自己姓的卡纸贴在黑板上。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而姓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一门科学。

姓氏渊源道尽千古沧桑,龙脉传承铸就泱泱华夏。

形形色色的姓氏,接着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30多个姓,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面对这些姓氏让孩子说说大家想了解关于姓氏的什么内容?归纳研究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