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泛函分析泛函分析的主要工作在于对积分方程而不是对变分法提供一个抽象的理论. 变分法领域里所需泛函的性质是相当特殊的,对一般的泛函并不成立.此外,这些泛函的非线性造成了困难,而这种困难对于包含在积分方程中的泛函和算子则是无关紧要的.在Schmidt ,Fischer ,Riesz 为积分方程解的理论作具体推广时,他们和其他一些人也同时开始了相应的抽象理论的研究.第一个试图建立线性泛函和算子的抽象理论的,是美国数学家E .H .Moore ,他从1906年开始这一工作. Moore 认识到,在有限多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的理论、无限多个未知数的无限多个线性方程的理论、以及线性积分方程的理论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他因此着手建立一种称为“一般分析”(Generl Analysis)的抽象理论,它包含上述具体理论作为特殊情形.他用的是公理方法.我们将不叙述其细节,因为他的影响并不广,而且电没有获得很有效的方法.另外,他的符号语言很奇怪,使以后的人理解起来很困难.在建立线性泛函和算子的抽象理论的过程中,第一个有影响的步骤是由Erhard Sohmidt 和Frechet 在1907年采取的.Hilbert 在他的积分方程的工作中,曾经把一个函数看成是由它相应于某标准正交函数系的Fourier 系数给定的.这些系数以及在他的无穷多个变量的二次型理论中他所赋予这些x i 的值,都是使21n x ∑∞成为有限的序列{x n }.然而,Hilbort 并没有把这些序列看成空间中点的坐标,也没有用几何的语言,这一步是由Schmidt 和Frechet 采取的. 把每一个序列{x 。
}看成一个点,函数就被表现为无穷维空间的点.Sohmidt 不仅把实数而且把复数引入序列{x 0}中.这样的空间从此以后被称为Hilbort 空间.我们的叙述 按照Schmidt 的工作.Schmidt 的函数空间的元素是复数的无穷序列z ={z n },使得.21∞∑∞=<zp p Schmidt 引入记号;211⎭⎬⎫⎩⎨⎧∑∞=-p p p z z 来表示z ;z 后来就称为z 的范数(norm).按照Hilbert ,Sehmidt 用记号).,(,),(1-∞==∑z z z 所以z 表示z p p pωω(现在通用的记号是把)),(1p p p z 定义义z -∞=∑ωω.空间中两个元素z 和ω称为正交的,当且仅当.0,=⎪⎭⎫ ⎝⎛-ωz Schmidt ;接着证明了广义的Pythagoras 定理:如果z 1, z 2, …,z n 是空间的n 个两两正交的元素,则由∑==n p p z 1ω知 .212p n p z ∑==ω由此可推出n 个两两正交的元素是线性无关的.Schrnidt 在他的一般空间中还得到了Bessel 不等式:如果{z n }是标准正交元素的无穷序列,即ωδ而z z pq q p ,),(=-是任何一个元素,那末21,(-∞=∑p p z ω≤.2ω 此外,还证明了范数的Schwarz 不等式和三角不等式.元素序列{z n }称为强收敛于z ,如果z z n -趋向于0,而每个强Cauehy 序列,即每个使q p z z -趋于0 (当p ,q 趋于0时)的序列,可以证明都收敛于某一元素z ,从而序列空间是完备的.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Schmidt 接着引进了(强)闭子空间的概念.他的空间H 的一个子集A 称为闭子空间,如果在刚才定义的收敛的意义下它是闭子集,并且是代数封闭的,后者意指,如果ω1与ω2是A 的元素,那末2211ωωa a +也是A 的元素,其中a 1,a 2是任何复数.可以证明这样的闭子空间是存在的,这只需取任何一个线性无关的元素列{z n },并取{z n }中元素的所有有限线性组合.全体这些元素的闭包就是一个代数封闭的子空间.现在,设A 是任一固定的闭子空间.Schmidt 首先证明,如果z 是空间的任一元素,则存在唯一的元素ω1和ω2,使得z =ω1+ω2,其中ω1属于A , ω2和A 正交,后者是指ω2和A 的每个元素正交(这个结果,今天称为投影定理;ω1就是z 在A 中的投影)进一步,,min 2z y -=ω 其中y 是A 的变动元素,而且极小值只在21.ωω时达到y =称为z 和A 之间的距离.在1907年,Schmidt 和Frechet 同时注意到,平方可和(Lebesgue 可积) 函数的空间有一种几何,完全类似于序列的Hilbert 空间. 这个类似性的阐明是在几个月之后,当时Riesz 运用在Lebesgue 平方可积函数与平方可和实数列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Riesz-Fischer'定理指出,在平方可和函数的集合L 2中能够定义一种距离,用它就能建立这个函数空间的一种几何. L 2中,定义在区间[a , b]上的任何两个平方可积函数之间的距离这个概念,事实上也是Frechet 定义的,他把它定义为(1) ⎰-b a dx x g x f ,)]()([2其中积分应理解为Lebesgue 意义下的;并且两个函数只在一个0测集上不同时就认为是相等的.距离的平方也称为这两个函数的平均平方偏差.f 和g 的内积定义为⎰=ba dx x g x f g f )()(),(. 使(f ,g) = 0的两个函数f 与g 称为是正交的.Schwarz 不等式 dx x g x f ba )()(⎰≤dx g dx fb a b a ⎰⎰22以及对平方可和序列空间成立的其他性质,都适用于函数空间.特别是,这类平方可和函数形成一个完备的空间.这样,平方可和函数的空间,同这些函数相应于某一固定的完备标准正交函数系的Fourier 系数所构成的平方可和序列的空间,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在提到抽象函数空间时,我们应重提一下Riesz 引入的空间L p (1<p<∞).这些空间对度量pb a p dx f f f f d 12121),(⎪⎭⎫ ⎝⎛-=⎰ 也是完备的.虽然我们很快就要考察抽象空间领域中的其他成就,但下一发展涉及泛函和算子.在刚才引述的对空间L 2的函数引进了距离的1907年的文章中,以及在同年的其他文章中, Frechet 证明了,对于定义在L 2的每一个连续线性泛函U(f),存在L 2中唯一的一个u(x),使得对L 2的每个f 都有⎰=ba dx x u x f f U .)()()( 这推广了Hadamard 1903年得到的一个结果.1909年Riesz 推广了这个结果,用Stieltjes 积分表示U(f),也就是⎰=ba x du x f f U ).()()(Riesz 自己还把这个结果推广到满足下面条件的线性泛函A:对L p 中所有的f)(f A ≤p ba p dx x f M /1)(⎥⎦⎤⎢⎣⎡⎰其中M 只依赖于A .这样,存在L q 中的一个函数a(x),在允许相差一个积分为0的函数的意义下是唯一的,使得对L p 中所有的f(2) ⎰=b a dx x f x a f U .)()()( 这个结果称为Riesz 表示定理。
泛函分析的中心部分是研究在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中出现的算子的抽象理论.这个理论统一了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的特征值理论以及作用在n 维空间中的线性变换.这样的一个算子,例如⎰=ba dy y f y x k x g )(),()((其中k 是给定的),把f 变到g 并且满足某些附加条件算子的符号A 和符号g = Af 的表示法之下,线性是指(3) ,)(22112211Af Af f f A λλλλ+=+其中i λ是任何实常数或复常数.不定积分⎰=xa dt t f x g )()(和微商f ’(x)=Df(x),对通常的函数类来说,就是线性算子.算子A 的连续性是指,如果函数序列f n 按函数空间的极限意义收敛到f ,那末Af n 必然趋向于Af .带对称核K(x ,y)的积分方程的抽象推广是算子A 的自伴性.如果对于任何两个函数f 1,f 2,都有),(),(2121Af f f Af =其中(Af 1, f 2)表示空间中两个函数的内积或数量积,那末称A 为自伴的.在积分方程的情形,如果⎰=ba dy y f y x K Af ,)(),(1 则 ,)()(),(),(2121dydx x f y f y x K f Afb a b a ⎰⎰= ,)()(),(),(1221dydx x f y f y x K Af f b a b a⎰⎰= 因而只要核是对称的.就有(Af 1,f 2) = (f 1,Af 2).对任意的自伴算子,特征值都是实的,而且对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函数是互相正交的.作为泛函分析核心的抽象算子理论的一个良好开端,是由Riesz1910年发表在《数学年刊》的文章中做出的,文中他引进了L p 空间.在那里他把积分方程⎰=-ba x f dt t t x K x )()(),()(φλφ的解推广到L p 空间中的函数.Riesz 把表达式⎰ba dt t t s K )(),(φ设想为作用在函数)(t φ上的变换. 他称之为泛函变换,记为T )).((t φ.然而,由于Riesz 所处理的)(t φ是属于L p 空间的,所以变换就把函数变到同一或另一空间去.特别地,一个把L p 中的函数变为L p 中的函数的变换或算子,称为在L p 中是线性的,如果它满足(3)并且如果T 是有界的;这就是说,存在一个常数M ,使得对L p 中所有满足dx x f p b a ⎰)(≤1 的函数f 都有dx x f T pba ⎰))((≤M p . 后来这种M 的最小上界称为T 的范数(norm),用T 表示.Riesz 还引进了T 的伴随或转置算子的概念. 对L q 中任何一个g 和作用在L p 中的T ,(4) ⎰ba dx x g x f T )())(( 对固定的g 与在L p 中变动的f 定义了L p 的一个泛函.因此由Riesz 表示定理,存在L q 中的一个函数Φ(x),在差一个积分为0的函数外是唯一的,使得(5)⎰⎰=b a b a dx x x f x g x f T .)()()())((ψ T 的伴随或转置算子用*T 表示,现在就定义为L q 中这样的算子:它对固定的T 只与g 有关,并根据等式(5)把g 对应于Ψ,也就是说,.)(ψ=*g T (用近代的记号,***=T g T f g Tf 满足T ).),(),(是L q 中的线性变换,而且.T T =*Riesz 现在考虑方程(6) )())((x f x T =φ的解,其中T 是L p 中的线性变换,f 己知而Ф是末知的.他证明(6)有一个解当且仅当⎰ba dx x g x f )()(≤⎪⎭⎫ ⎝⎛⎰*b a q dx x g T M ))((1/ 对L q 中所有的g 都成立.他由此引入逆变换或逆算子T -1的概念,并把完全一样的思想引到T ﹡-1.借助于伴随算子,他证明了逆算于的存在性.Riesz 在他1910年的文章中引进了记号(7) ),())(()(x f x K x =-φλφ其中K 现在表示⎰**ba 而dt t x K ,),(表示受K 作用的一个函数.他的补充的结果是限于L 2的在其中有.*=K K .为了处理积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他引入了Hilbert 的全连续的概念,但现在是对抽象算子说的. L 2中的——个算子K 称为是全连续的,如果正把每一个弱收敛的函数序列映为强收敛的序列,也就是说,{f n }弱收敛蕴含{K(f n )}强收敛.他曾证明(7)的谱是离散的(这就是说,不存在刘称K 的连续谱),并证明相应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函数是正交的.应用范数概念作为研究抽象空间的另一种方法也是由Riesz 开始的.然而,赋范空间的一般定义却是在1920到1922年间由Stefan Banach (1892~1945)、Hans Hahn(1879~1934)、Eduard Helly (1884~1943)和Norbert Wiener (1894~1964)给出的. 虽然这些人的工作有许多是重迭的,并且优先权的问题也很难弄清,但要算Banach 的工作影响最大.他的动力来自积分方程的普遍化.所有这些工作,特别是Banach 的工作,主要特点是要建立具有范数的空间,但这范数却不再用内积来定义.虽然在L 2中 ,),(21f f f =但是不可能这样来定义Banach 空间的范数,因为内积不再是可用的了.Banach 从空间E 出发,,用x , y ,z ,…表示E 中的元素,而用a , b ,c , …表示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