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3月高考化学南方凤凰台二轮复习资料正文-答案

2020年3月高考化学南方凤凰台二轮复习资料正文-答案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高考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案化学详解详析第一篇高考选择题突破微专题一化学与STSE【高考回眸】1. C2. D3. A4. A5. D6. A7. C8. C9. C 10. D【模考前沿】1. A2. C3. B4. B【举题固法】例1 D 解析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一定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变式1 A 解析保鲜膜属于塑料,是合成纤维,橡胶手套是合成橡胶,棉布围裙的成分是棉花,是天然纤维,A错误。

例2 B 解析蛋白质氧化分解时可提供能量,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尿素通过尿液排出,B正确。

变式2 D 解析食品添加剂要放适量,否则会影响人体健康,D错误。

例3 B 解析大气中的PM2.5会导致雾霾的形成,B正确。

变式3 C 解析没有紫外线时上述反应不能发生,C错误。

例4 A 解析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变式4 B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B错误。

例5 C 解析N2、通过分析,气体2为一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氮气无污染,所以捕获气体为一氧化碳,C正确。

变式5 B 解析偏铝酸钠与碳酸氢铵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铵和氢氧化铝,故“沉淀”为Al(OH)3,B错误。

【能力评价】1. D2. C 解析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金属内胆腐蚀,原理是镁和铁连接后,镁失去电子受到腐蚀,从而保护铁不受腐蚀,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正确。

3. B4. B 解析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含Fe2+、Fe3+等杂质离子)加入硫酸溶解,由于氢氧化亚铁难以除去,则应加入氧化剂氧化亚铁生成铁离子,然后调节pH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主要成分为硫酸镁、硫酸等,加入碳酸氢铵,可生成轻质碱式碳酸镁、二氧化碳,碳酸氢铵过量,则“料液Ⅱ”可呈碱性。

氢氧化亚铁为絮状沉淀,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沉淀为氢氧化铁,A错误;B正确;加入碳酸氢铵生成碱式碳酸镁,生成的二氧化碳不参与反应,C错误;“料液Ⅱ”呈碱性,D错误。

微专题二基础有机化学【高考回眸】1. D2. C 解析C4H10有两种结构,正丁烷和异丁烷,采用“定一移一”即“定Cl移Br”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4种) (4种)(3种) (1种)3. C4. D5. B6. AB7. A8. C【模考前沿】1. B 解析乙醇、苯乙醇和乙酸分别含有羟基、羧基,都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正确。

2. B 解析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与顶点上的4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应是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3. A 解析因为烷烃C6H14仅能由1种单炔烃加氢而制得,所以其结构简式可能是CH3CH2C(CH3)3、CH3CH2CH(CH3)CH2CH3,A正确。

4. B【举题固法】例1 C变式1 C例2 D变式2 D例3 AD变式3 C【能力评价】1. B 解析碳酸氢钠溶液和乙酸反应产生气体,和乙醇不反应但能互溶,与甲苯不溶分层,故能鉴别,B正确。

2. B3. B 解析分子式为C4H8O2,可看成只有4个C、4个H消耗氧气,则1 mol二噁烷完全燃烧消耗O2为1 mol×(4+44)=5 mol,B正确。

4. D微专题三化学实验操作与评价【高考回眸】1. B2. B3. B4. C5. A 解析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高锰酸钾被还原,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不分层,A错误。

6. A7. B8. D9. D 10. D 11. A【模考前沿】1. B2. D3. D 解析溶解度大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物质,根据实验知,先生成白色沉淀AgCl、再转化为黄色沉淀AgI,所以K sp(AgCl)>K sp(AgI),D 正确。

4. B【举题固法】例1 D 解析由于钠很活泼,且如果将钠随意丢弃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以做金属钠的性质实验时,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D正确。

变式1 D 解析NaOH具有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小苏打溶液,D错误。

例2 B变式2 A例3 B变式3 A例4 C 解析Br2把KI氧化成了I2,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C正确。

变式4 B 解析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乙醇被氧化成乙酸,乙醇具有还原性,B正确。

例5 A变式5 C【能力评价】1. D 解析装置Ⅳ中,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氯化氢的混合气体,P2O5吸收氨气,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化氢,碱石灰吸收氯化氢,湿润的酚酞试纸检验氨气,D正确。

2. B 解析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可把Br-氧化为Br2,多余的氯气和挥发的溴都能被NaOH溶液吸收,B正确。

3. A4. B 解析二氧化硫通入到硝酸钡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硫被硝酸根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继而生成硫酸钡沉淀,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B正确。

微专题四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题型【高考回眸】1. B2. B3. C4. B5. D6. A【模考前沿】×3N A=3N A,D正确。

1. D 解析46g 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原子数为46g46g·mol-12. C 解析C O32-+H2O HC O3-+OH-,C O32-水解会生成OH-和HC O3-,阴离子数目增加,大于N A,C错误。

3. A4. C【举题固法】例1 C变式1 C例2 B变式2 C例3 B变式3 B例4 B变式4 D【能力评价】×10N A=5N A,A正确。

1. A 解析10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10g20g·mol-12. B 解析Na2CO3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5×10-4mol,所以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5×10-4mol×N A mol-1=0.0005N A,B正确。

3. D4. C微专题五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高考回眸】1. C2. D3. B4. B5. A6. D7. C8. B9. D 解析设W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X、Y、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1、a-2、a+2,a+a+1+a-2+a+2=21,a=5,则W为N元素、X为O 元素、Y为Al元素、Z为Cl元素。

NH3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比HCl高,A错误;Al(OH)3显两性,N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NO3、HNO2均显酸性,B错误;Al2O3是离子晶体,熔点高,而AlCl3是分子晶体,熔点低,C错误;Al3+和O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正确。

【模考前沿】1. B2. D3. D4. B【举题固法】例1 C变式1 D例2 B变式2 B例3 C变式3 D例4 B变式4 C【能力评价】1. B2. C3. D4. D微专题六电化学金属的腐蚀【高考回眸】1. B2. C3. C4. C5. D6. D7. D8. D【模考前沿】1. D2. B3. C4. D【举题固法】例1 BC 变式1 C 例2 C 变式2 C 例3 D 变式3 D 例4 C 变式4 D【能力评价】 1. C 2. C 3. C 4. A微专题七 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高考回眸】1. C2. B3. D4. D 解析 根据图像,pH=1.2时,H 2A 和HA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相等,则c (H 2A)=c (HA -),A 正确;H 2A 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 2(H 2A)=c (H +)·c (A 2-)c (HA -),因为pH=4.2时,A 2-和HA -的物质的量分数δ(X)相等,则c (A 2-)=c (HA -),则有K 2(H 2A)=c (H +)=10-4.2,则lg [K 2(H 2A)]=-4.2,B正确;根据图像,pH=2.7时,c (HA -)>c (H 2A)=c (A 2-),C 正确;根据图像,pH=4.2时,c (HA -)=c (A 2-),且物质的量分数约为0.48,而c (H +)=10-4. 2mol ·L -1,可知c (HA -)=c (A 2-)>c (H +),D 错误。

5. B 解析 CdS 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dS(s)Cd 2+(aq)+S 2-(aq),其溶度积K sp =c (Cd 2+)·c (S 2-),在饱和溶液中,c (Cd 2+)=c (S 2-)=S(溶解度),结合图像可以看出,图中a 和b 分别为T 1、T 2温度下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A 正确;m 、p 、n 在同一条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温度相同,则K sp 相同,K sp (m)=K sp (n)=K sp (p),B 错误;向m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S 固体,c (S 2-)增大,温度不变,K sp 不变,则c (Cd 2+)减小,溶液组成由m 沿mpn 线向p 方向移动,C 正确;CdS(绝大多数物质)的K sp 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D 正确。

6. C7. C 解析 由图像可知,横坐标为1即c (Cl -)=0.1 mol ·L -1时,-5>lgc (Cu +)mol ·L -1>-6,即10-6mol ·L -1<c (Cu +)<10-5mol ·L -1,K sp =c (Cu +)·c (Cl -),则K sp (CuCl)的数量级为10-7,A 正确;B 正确;Cu 为固体,加入Cu 的多少对除Cl -效果影响不大,C 错误;交点处c (Cu 2+)=c (Cu +)=10-6mol ·L -1,K =c (Cu 2+)c 2(Cu +)=106,K 很大,反应趋于完全,D 正确。

【模考前沿】1. D2. B 解析 A 点对应溶液显酸性,即c (H +)>c (OH -),溶液中电荷关系为c (Na +)+c (H +)=c (A -)+c (OH -),所以离子浓度关系为c (A -)>c (Na +)>c (H +)>c (OH -),A 错误;pH=5.3时,lgc (A -)c (HA )=0,即c (A -)=c (HA),HA 酸的电离常数K a=c (A -)·c (H +)c (HA )=c (H +)=10-5.3,B 正确;由于K a =10-5.3>10-1410-5.3=K w K a ,所以20 mL HA 溶液中加入10 mL NaOH 溶液,得到等浓度的HA 和NaA 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以电离为主,使c (A -)>c (HA),即lgc (A -)c (HA )>0,B 点对应的NaOH 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C 错误;A -的水解常数K h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c (A -)c (HA )·c (OH -)=c (A -)·c (H +)c (HA )·c (H +)·C (OH -)=K a K w =1K 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