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应用翻译
徐宇佳
1231307109
苏州园林鉴赏
苏州城历史悠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
为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存名园十余处,闻名遐尔的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狮园、怡园等。
苏州园林战地面积小,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
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
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
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从最早东晋的辟疆园起,已有一千五百年治园经验,城内曾有大小园林二百余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仍有六十九处。
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城市中水道纵横、气候适宜,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当地又产湖石,叠石掇山的技巧高明,造园条件特别优越,物资又很丰富。
为此,富饶的苏州,成了官僚豪富掠夺和享乐的一个重要地方。
明清封建社会末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就成了私家园林的集中地,苏州的造林活动达到高潮,官僚地主争相造园,一时成为风尚,造园之风达三百余年之久,苏州也就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
皇家园林一般总是带有均衡,对称、庄严豪华以及威严的气氛。
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并与住宅相联。
占地甚少,小者一、二亩,大者数十亩。
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
的景区和游览路线。
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
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
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
如苏州拙政园,应用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换,园林景观,花木为胜的造园艺术。
以及用对景,隔景,夹景,漏景和框景的造园手法。
它的园中心是远香堂,它的四面都是挺秀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人们在堂内可以通过窗格观赏园景。
远香堂的对面,绿叶掩映的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的四周遍植腊梅;东隅,亭亭玉立的玉兰和鲜艳的桃花,点缀在亭台假山之间;望西,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倍觉雅静清幽。
国内植物花卉品种繁多,植树栽花,富有情趣,建筑玲珑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
巧于因借是江南园林的另一特点,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俨然大地。
借景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漏亩使国内外或远或近的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有限的空间以无限延仰,使人游来意无免有时也用国内有国,大国包小国,造成空间多变,层次丰富,这种园中之园,又常在曲径通幽处,在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队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产生“迂回不尽致,云水相忘之乐”。
有时远借他之物、之景,为我所有,丰富园景。
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经营的,比起皇家园林来可说是小本经营,所以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室内普遍陈设有各种字画、工艺品和精致的家具。
这些工艺品和家具与建筑功能相协调,经过精心布置,形成了我国园林建筑特有的室内陈设艺术,这种陈设又极大地突出了园林建筑的欣赏性。
如苏州留园的楠木厅里,家具都由楠木制成,室内装饰美观精致、朴素大方,形成了一个欣赏性的典雅的室内环境。
室内布局一班都采用习惯的对称手法,墙壁上的字画挂屏以及室外的石案、石墩等,局部采取对称的布局,在重复中富有节奏。
室内外装修与家具陈设品均以枣红、黑、栗壳等三色为主要色调,从而与园林其他部分的紫青色、白色相调和呼应,体现了园林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宁静要求。
这恰恰与皇家宫殿建筑追求豪华壮丽,用大红大绿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它是文化和
美学的完美结合;苏州古典园林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