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电池化学电源

原电池化学电源

原电池、化学电源跟踪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D.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2.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 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 .Cd(OH)2
B .Ni(OH)2
C .Cd
D .NiO(OH)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
5.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

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6.下列事实能说明Al 的金属活动性比Cu 强的是
A . 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 . 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组成原电池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
C . 与氯气反应时,铝失去3个电子,而铜失去2个电子
D . 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而铜不发生钝化
充电 放电
7.铁棒与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mol/L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棒被腐蚀
C.石墨棒放出Cl2D.石墨棒放出O2
8.日常所用的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和锌皮,以糊状NH4Cl和ZnCl2作电解质(其中加入MnO2氧化吸收H2), 电极反应可简化为:Zn-2e-==Zn2+;2NH4++2e-=NH3+H2,根据上述叙述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干电池中锌为正极,碳为负极
B. 干电池工作时,电子由锌极经外电路流向碳极
C. 干电池长时间连续工作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D. 干电池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和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9.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Li1-x MO2+xLi++x 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6L i+Li1-x MO2==LiMO2+C6Li1-x
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锂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Li1-x+xLi++x e-==C6L i
10.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2O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2O4==Li2Mn2O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Mn2O4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LiMn2O4+e-==Li2Mn2O4
C.充电时,LiMn2O4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e-==Li
11.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若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若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Y>Z>W>X B.Z>Y>W>X
C.W>Z>Y>X D.X>Y>Z>W
1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
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2CH 3OH + 3O 2 + 4OH —
2CO 32— + 6H 2O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 3O H -6e -+8OH - = CO 32—
+ 6H 2O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 3OH 转移6 mol 电子
13.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 2+O 2=2H 2O ,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 2O 蒸发,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此电池能发生蓝色火焰
B .H 2为正极,O 2为负极
C .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 不断减小
D .电极反应为负极:2H 2+4 OH ――4e -=4 H 2O ;正极:O 2+2 H 2O +4e -=4 OH -
14.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型的生物原电池,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 4e -+ 2H 2O→4OH -
B.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O 2+ 4e -+ 2H 2O→4OH -
C.负极的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葡萄糖)生成CO 2或HCO 3-
D.正极的反应主要是C 6H 12O 6(葡萄糖)生成CO 2或HCO 3-
15.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下列反应
负极:Pb +SO 42--2e -=PbSO 4
正极:PbO 2+4H ++SO 42-+2e -=PbSO 4+2H 2O
使用该电池电解CuSO 4溶液,当有纯铜1.6g 析出时,铅蓄电池内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
A. 0.05mol
B. 0.025mol
C. 0.25mol
D. 0.1mol
二、非选择题
16.将洁净的金属片Fe 、Zn 、A 、B 分别与Cu 用导线连结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

实验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
(1)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 (填“大”、“小”)。

放电
充电
Zn、A、B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Cu与A组成的原电池,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

(3)A、B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先被腐蚀。

17.烧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红棕色锈斑。

试用有关电极反应式、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⑴电极反应式: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装置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____ ___。

19.如下图由浓HNO3、Cu、Al组成一个原电池,已知Cu、Al过量。

试分析原电池在不同时段可能的情况,并分别指出正、负极以及电极反应类型,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B
6、B
7、B
8、BC
9、BD 10、AB 11、B 12、A 13、D 14、AC 15、A
16、(1)大
(2)Zn> B > A (3)Cu;Cu-2e-= Cu2+
(4)B
17 .⑴负极:Fe+2e-=Fe2+;正极:O2+2H2O+4e-=4OH-
⑵2Fe+O2+2H2O=2Fe(OH)2 4 Fe(OH)2+ O2+2H2O=4 Fe(OH)3
18、答案:①②
提示:④、⑤、⑥两个电极直接相连,不形成外电路,但构成闭合回路,形成原电池。

19.答案:(1)开始时,由于铝在浓硫酸中钝化,
SO+2e-=SO2↑+2H2O(还原反应)
Al为正极:4H++-2
4
Cu为负极:Cu-2e-=Cu2+(氧化反应)
SO=SO2↑+2H2O+ Cu2+
总反应:Cu+4H++-2
4
(2)开始一段时间后,硫酸变稀
Cu为正极:6H++6e-=3H2↑(还原反应)
Al为负极:2Al-6e-=2Al3+(氧化反应)
总反应:2Al+6H+-=3H2↑+2Al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