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小组工作
课程编码:B0531119
适用专业及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课程总学时:54学时
课程总学分:3学分
理论学时:36学时
实践学时:18学时
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小组工作》属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小组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方法之一,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处理个人、人际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开发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个人成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去满足案主的需求。
小组社会工作教学的目的即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小组工作的基本理念、价值观、职业伦理、理论和技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务训练,将书本知识变成实践能力,从而真正了解和掌握小组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一)理论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教学内容】
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了解小组工作的类型与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涵义;小组工作的功能与类型。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教学内容】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与实务原则;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实务原则;了解小组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在实务中的应用。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小组动力
【教学内容】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小组动力涵义;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了解小组动力的涵义;
【教学重难点】
小组动力的理论基础;小组动力涵义;小组动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教学重难点】
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发展模式,主要模式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五章小组的领导
【教学内容】
领导的涵义;领导的方式;领导的素质和技巧。
【教学要求】
掌握领导的涵义;理解领导的方式;了解领导的素质;掌握领导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领导的涵义;领导的方式;领导的技巧;领导技巧在小组工作中的应用。
第六章小组的沟通和冲突
【教学内容】
小组的沟通;小组的冲突。
【教学要求】
掌握沟通和冲突的涵义;了解沟通的过程与冲突的过程;掌握沟通方式与冲突解决方式。
【教学重难点】
小组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第七章小组的构成
【教学内容】
小组的内部构成要素;小组的外部构成要素。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的内外部构成要素。
【教学重难点】
小组的内部构成要素;小组的外部构成要素;小组的内外部构成要素的协调。
第八章小组的筹备
【教学内容】
小组的筹备;小组的方案设计。
【教学要求】
了解小组筹备的过程,掌握小组筹备的技巧;掌握小组方案设计。
【教学重难点】
小组筹备技巧;小组的方案设计。
第九章小组初期
【教学内容】
小组初期的特点和工作;小组规范形成时的特点与工作。
【教学要求】
掌握小组初期的特点和工作;规范形成时的特点与工作。
【教学重难点】
小组初期的工作技巧;规范的形成
第十章小组中期
【教学内容】
小组冲突时的特点和工作;小组成熟时的特点和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小组冲突时和成熟时的特点;掌握小组冲突时的工作和小组成熟时的工作。
【教学重难点】
处理小组冲突的技巧;引导小组成熟的技巧。
第十一章小组后期
【教学内容】
小组后期的特点和任务;小组后期工作技巧。
【教学要求】
理解小组后期的特点;了解小组后期的任务;掌握小组后期工作技巧。
【教学重难点】
小组后期的特点;小组后期工作技巧。
第十二章小组的评估
【教学内容】
评估的意义和作用;评估的方法;评估报告的撰写。
【教学要求】
了解评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评估的方法和掌握评估报告的撰写。
【教学重难点】
小组工作评估的方法;评估报告的撰写。
(二)单项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小组的筹备
【实验教学内容】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组长与一个合适的主题(如厌学问题、亲子关系问题、老年人退休适应问题等),每组根据所选主题撰写出一份小组计划书,确定小组成员的招收和选择的渠道和方式;根据所选主题模拟小组会场的选择和布置。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撰写小组计划书的技巧和能力;培养学生招收和选择组员的能力以及选择会场布置房间的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善于组织、引发讨论、倾听的同学任组长,负责安排议程、控制实训过程、启发讨论、组织撰写实训报告。
;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筹备中;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
活动桌椅、多媒体
2.小组工作介入的具体技巧
【实验教学内容】
选取某一材料或设定一个场景,组织学生就材料或情境中所涉及的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处理来学习带领小组技巧;利用旧报纸按要求做出指定的图形,比较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来学习沟通技巧;冲突解决技巧,选取某一材料或设定一个冲突场景,组织学生就材料或情境中所涉及的内容利用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处理。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带领小组的一般技巧和特殊组员的带来技巧;掌握良好沟通的技巧;掌握冲突解决策略的技巧;
【实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遵守教师的指引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进行角色扮演,并选择扮演较好的同学在全班面前表演,其他同学做好观摩记录工作。
【主要仪器设备】
活动桌椅、多媒体
3.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控制
【实验教学内容】
结合小组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为学生介绍破冰、热身游戏,分组,互相认识游戏,创造力游戏,团队合作游戏以及解决问题等游戏。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适合小组各个阶段的游戏;提高学生控制小组进程的能力。
【实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认真学习各种游戏,在学习完游戏后分组分享游戏的感受,并将学习到的游戏运用到小组工作当中。
【主要仪器设备】
活动桌椅、多媒体
4.小组评估
【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教师给定的材料进行小组评估,掌握小组评估的方法和小组评估报告的撰写。
【实验教学目的】
掌握小组评估方法和技巧。
【实验教学要求】
每个小组由一名善于组织、引发讨论、倾听的同学任组长,负责安排议程、控制实训过程、启发讨论、组织撰写实验报告;每位同学应该有平等宽松的发言机会;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主要仪器设备】
给定材料、多媒体
三、教学章节及学时分配
(一)总体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章节总学时其中备注
理论学时实践(验)学时
1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述
2 2 0
2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
3 3 0
3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小组动力 3 3 0
4 第四章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4 4 0
5 第五章小组工作的领导
6 4 2
6 第六章小组工作的沟通和冲突8 4 4
7 第七章小组的构成 2 2 0
8 第八章小组的筹备8 4 4
9 第九章小组初期 6 4 2
10 第十章小组中期 6 4 2
11 第十一章小组后期 4 4 0
12 第十二章小组的评估 6 2 4
13 合计36 36 18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每组人数面向专业备注
1 小组的筹备设计研究性必修 4 6 社会工作
2 小组工作介入的具体技巧演示性必修 6 6 社会工作
3 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控制演示性必修
4 6 社会工作
4 小组评估综合性必修 4 6 社会工作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说明
多媒体教学结合实验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考试
考核形式:闭卷
六、使用说明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讲课内容和顺序安排根据教学大纲开展。
七、主要参考资料
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丁少华,史柏年,罗观翠.小组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范明林,冯喜量,刘继同.小组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小组工作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大纲编写人(签字):教研室主任(审核):
教学单位负责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