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

《资源环境分析》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资源环境分析既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

学生通过学习土壤、植物、农产品品质、肥料、环境污染分析的基本知识,掌握样品的采集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分析样品的预处理技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试剂配制与测试操作技术、操作的要点难点,方法的误差产生与干扰的克服方法、常规分析与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分析质量的控制、分析数据的处理与评价应用知识。

为学生开展SRT课题的研究,参与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在实际生产中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进行合理施肥、食物和饲料的检定、环境评价与环境修复、有机绿色农业生产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分析的基本知识第三节水、试剂、器皿1.水的制备与检验2.试剂的规格、标准、选用与配制3.常用分析器皿的特性、使用与洗涤习题要点:水的检验方法与要求,试剂的规格与配制方法,常用分析器皿的特性和洗涤方法。

第四节分析误差的控制与数据处理1.分析误差的来源2.分析误差的表示方法3.系统误差的控制4.偶然误差的控制5.允许误差的范围6.可疑数据的取舍习题要点:分析误差的类型与表示方法,如何控制分析误差和进行数据的取舍。

本章重点、难点:实验室用水的检验、试剂的选用与配制方法,常用器皿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实验误差的减免。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实验用水的检验指标和检验方法,试剂的规格、选用、配制与保存方法,常用器皿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实验误差的检验与减免。

理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方法、试剂的标准,分析数据的统计与检验。

了解:特殊用水的制备方法,标准试剂的要求和前处理方法,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第四节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1.土壤样品的采集2.土壤样品的制备3.土壤样品的保存习题要点:如何使土壤样品具有最大的代表性,特殊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的要求。

第五节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1.植物组织品采集制备与保存2.瓜果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3.籽粒样品采集制备与保存习题要点:根据研究的要求采集制备与保存植物组织。

第六节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1.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2.有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习题要点:比较肥料样品、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的异同。

第五节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1.常压烘干法2.减压烘干法3.共沸蒸馏法4.卡尔·费休法习题要点:根据样品的特性选用其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要点。

本章重点、难点:代表性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与要求。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代表性土壤、植物、肥料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与要求,水分测定的烘干法。

理解:特殊土样、诊断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水分测定的减压烘干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的原理。

了解:根据样品的特性和研究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选择样品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第三节概述。

1.土壤有机质在肥力上的意义2.土壤有机质的形态与含量3.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的关系4.有机碳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和选用5.有机碳的校正系数和有机质含量的计算习题要点:土壤有机质定义,一般含量、分布情况,土壤有机质与氮含量关系,不同测定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有机碳的校正系数和有机质含量的计算。

第四节土壤有机质的测定1.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2.稀释热重铬酸钾容量法3.磷酸-铬酸湿烧法习题要点:方法原理、试剂配制、操作技术和操作要点、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本章重点、难点:重铬酸钾容量法的原理,试剂配制,操作技术与操作要点,误差的减免与克服。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重铬酸钾容量法的原理、适用条件,试剂配制,操作要点,误差的减免与克服,根据已知操作步骤列出分析结果的计算公式。

理解:有机质的形态、含量与分布,水合热法、磷酸-铬酸湿烧法的原理和优缺点。

了解:干烧法、红外光谱等测定有机质的原理。

第四章土壤氮和硫的测定第三节土壤氮的测定1.土壤全氮的形态、含量、分布情况2.土壤全氮经典、现代、常规测定方法的比较3.土壤全氮测定待测液的制备4.土壤有效氮待测液的制备5.溶液中铵氮、硝态氮的测定方法6.土壤土壤有机氮的分级习题要点:土壤氮的形态、含量,不同形态氮待测液制备方法,有效氮、铵氮、硝态氮的常规测定方法的原理、操作要点、适用范围、误差的减免和干扰的克服。

第四节土壤硫的测定1.土壤全硫的测定2.土壤有效硫的测定习题要点:土壤有效硫待测液制备,硫酸钡比浊法的原理、操作要点、适用范围、误差的减免和干扰的克服。

本章重点、难点:开氏定氮法、碱解扩散法、酚二磺酸比色法、靛酚蓝比色法、盐酸萘乙胺比色法。

半微量开氏定氮仪、微量滴定管的使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土壤各种形态氮待测液的制备方法和优缺点。

半微量开氏法、碱解扩散法、酚二磺酸比色法。

半微量开氏定氮仪、微量滴定管的使用。

土壤有效硫测定的硫酸钡比浊法。

理解:氮的形态、含量与分布。

纳氏比色法、靛酚蓝比色法、甲醛法、氨气敏电极法;硝态氮测定的紫外光度法,盐酸萘乙胺比色法。

了解:电极法硝态氮的原理,流动注射分析测氮的原理,生物法测矿化氮的原理和优缺点,有机氮的分级;土壤硫的形态、含量与分布,全硫测定的原理。

第五章土壤磷的测定第五节概述1.土壤中磷的含量与形态2.土壤全磷与有效磷的关系习题要点:磷的形态、含量、分布以及它们间关系第六节土壤全磷的测定1.全量磷分析待测液制备方法2.溶液中磷的测定方法习题要点:全量磷测定待测液制备方法、操作、优缺点和方法选择。

钼蓝法、钼黄法的原理、操作要点、误差的减免与干扰克服。

第七节土壤有效磷的测定1.有效养分浸提剂种类与选择2.有效养分浸提时的操作要点3.土壤有效养分身居素临界值的评价与应用4.中性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测定5.酸性土壤土壤有效磷的测定6.土壤有效磷测定的A值、E值和阴离子树脂法习题要点:有效养分浸提剂种类与选择,有效养分浸提的操作要求,土壤缺素临界值。

土壤有效磷测定的原理,操作要点,误差的减免与克服。

A值、E值、阴离子树脂法第八节土壤无机、有机磷的测定1.酸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2.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3.有机磷的形态分级习题要点:酸性、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全量、有效养分的测定待测液的制备,操作要点,钼蓝法测磷的原理、适用范围、操作要点,误差的减免与干扰的克服。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土壤全量、有效养分测定待测液制备各种方法的异同点比较和选用,操作要点,钼蓝法。

浸提剂的选择、土壤缺素临界值的应用。

理解:钼黄法、磷钼喹啉法测磷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了解:表示磷有效性的不同方式、无机磷的分级、有机磷的测定,流动注射分析测磷的原理。

第六章土壤钾的测定第五节概述1.土壤钾的形态、含量、分布2.土壤各形态钾的关系3.习题要点:土壤钾的形态、含量、分布及各形态钾的关系第六节土壤全钾的测定1.全量钾分析待测液制备方法2.溶液中钾的测定方法习题要点:土壤全钾的待测液制备方法,其操作要点。

火焰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如何使用,使用时注意些什么问题,如何检查仪器的漂移并控制分析数据的质量。

第七节土壤有效钾的影响1.土壤速效钾的测定2.土壤缓效钾的测定习题要点:土壤速效钾、缓效钾测定待测液的制备要求,钾供应临界指标。

第八节土壤供钾特性的测定1.概述2.EUF法习题要点:何为电超滤,EUF法原理和优缺点?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各形态钾的待测液制备、火焰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检查和校正仪器的漂移。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土壤各形态钾的待测液制备、火焰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检查和校正仪器的漂移。

理解:EUF法的工作原理。

了解:火焰光度法、AAS法、ICP-AES法的工作原理的不同第七章土壤微量元素的测定第五节概述1.微量元素分析的要求2.微量元素的特性、形态、含量、临界值3.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习题要点:微量元素测定的实验室条件和工作要点,微量元素临界指标与分析结果评价应用。

第六节土壤中硼的测定1.土壤全硼的测定2.土壤有效硼的测定习题要点:土壤全硼、有效硼的测定待测液制备操作要点。

姜黄素法、甲亚胺法。

第七节土壤中铜、锌、锰的测定1.土壤全量铜、锌、锰的测定2.土壤有效铜、锌、锰的测定习题要点:土壤全量与有效铜、锌、锰待测液制备操作要点,各浸提剂的特性与临界值。

AAS法与ICP-AES 法。

第八节土壤钼的测定1.土壤全量钼的测定2.土壤有效钼的测定习题要点:土壤有效态钼用待测液制备,硫氰酸盐比色法和催化极谱法。

本章重点、难点:微量元素分析的工作要求,有效态微量元素待测液的制备和操作技术,甲亚胺法原理和操作要点,AAS仪、催化极谱仪的工作原理,分析数据的评价与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微量元素分析的工作要求,有效态微量元素待测液的制备和操作技术,甲亚胺法测了原理和操作要点,微量元素分析结果的评价与应用,AAS仪的工作原理。

理解:姜黄素比色法测硼、硫氰酸盐比色法测钼的原理和操作要点,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分析待测液制备操作技术,ICP-AES仪、催化极谱仪的工作原理。

了解:微量元素的形态、含量、分布情况。

第八章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的分析第四节概述1.土壤的交换性能2.土壤效换性能的测定方法习题要点:土壤交换性能的影响因素、土壤交换性能分析项目和交换剂的选择原则。

第五节酸性土壤CEC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1.CEC的测定2.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的测定习题要点:CEC测定的主要方法、适用范围,操作主要步骤。

误差产生和克服。

pH测定注意问题,交换酸和石灰需要量。

第六节石灰性土、盐碱土交换性能分析1.石灰性土交换性能分析2.盐碱土交换性能分析习题要点:析如何选择交换剂和分析项目,测定存在困难,如何克服。

本章重点、难点:酸性土壤交换性能的分析,交换剂和分析项目的选择,分析误差的控制,pH的测定。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酸性土壤交换性能的分析,交换剂和分析项目的选择,CEC测定的一般步骤,各步骤中存在的分析误差的控制。

pH的测定的操作要点。

理解:CEC测定强迫交换法、同位素示踪法的原理了解:石灰、石膏需要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第九章土壤水溶性盐的分析第四节土壤可溶性分析待测液的制备1.盐土、盐碱土的分类指标2.盐分析待测液制备的方法和适用性。

习题要点:盐分项目眼睛它们间关系,常夫测定方法和测定流程;盐分与植物生长关系,盐土、盐碱土分类。

不同土壤盐分待测液制备方法及优缺点。

第五节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1.电导法测盐分2.烘干残渣法测盐习题要点:残渣法和电导法的方法原理、操作要点,两种方法测定的盐分间关系。

第六节土壤盐基离子组成的测定1.阳离子的测定2.阴离子的测定习题要点:盐基离子测定的方法原理、操作要点、注意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