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医患纠纷案例分析

关于医患纠纷案例分析

医患纠纷案例分析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

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每所医院年平均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约27次。

然而是什么导致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案例:2013年10月25日上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伤人事件,3名医生被一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患者因患鼻炎在温岭医院进行了微创手术,但四五个月后复发,医生复诊确定无问题,双方因此而发生纠纷。

过去一年,已有7位医生死于这样的暴力事件,另有28人受伤。

卫计委与公安部联合发出医院安全指引,要求每家医院每20张病床至少配备一名保安,或保安人员总数不得低于医护人员的3%;指引还呼吁医院安装报警按钮、保安门及扫描仪器来杜绝致命武器,并增加监视摄像头及加强巡逻。

17日,多名患者家属打砸上海中西药大学附属某医院,并拉扯打骂医务人员;21日,医生熊旭明被患者家属围殴,眼角受伤、脾脏破裂;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医生被刺身亡,两名医生受伤……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10天里全国共发生6起患者伤医事件。

专家观点:
事实上,很多无辜医生受害恰恰说明了有些人行凶时已无理智。

一些病患常年奔波寻医问诊,委屈和愤懑压在心口,有时医生一个小小的苛责或是一个小动作都可能引发不满情绪,进而演化为暴力伤医。

与此同时,误诊误操作、诊疗费用高、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等原因也是“导火索”。

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一项数据显示,委员会成立两年多来,医院有责案件为1800多件,超半数医疗纠纷中医院存在过失。

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程,通过提高诊疗费用、推进医药分离、大力发展社区医院等方式,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不过,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医院考核机制等原因,医院的“逐利冲动”并未得到根本遏制。

“眼下,医疗卫生领域,护理、诊疗服务的费用与成本并不成比例,甚至出现价格倒挂,一些医生以开‘大药方、大检查’创收,医院商业化、盈利化普遍存在,加剧了患者的反感和不信任感。


此外,医疗资源供求失衡也是医患矛盾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医院。

大医院繁重的诊疗任务难免影响医疗质量。

专家表示,医生多换位思考才能获得病患的理解和信任,对于医生的付出患者
应当用理解和尊重来取代无理取闹。

同时,要建立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将患者维权制度化、法制化。

本组观点:要缓解医患关系,先安抚病人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病人跟医生一样都是普通人,那为什么病人的情绪那么难以克制,引发惨案呢?原因是很多的。

第一、政府原因。

主要是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医院体制改革以及价药品格监管不到位、不健全,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能缓解,产生了矛盾引发纠纷,使得患者情绪激动。

第二、患者的原因。

首先,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期望值过高。

医疗事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由于医学发展水平现在达不到,将来很长的时期内也达不到治愈任何疾病的程度。

第三、医方的原因。

从医院来讲,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以及不合理的补偿机制的影响,医院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医院的工作重心偏向经济创收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

第五、法律原因。

我国卫生立法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但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
医患纠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服务态度差。

有些医务人员思想没有转变,服务意识不强,态度冷淡,语言生硬,缺乏耐心、细心和热心,使患者及家属发生不信任感,一旦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会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的诱因。

医患纠纷发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于各种服务环节中,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公正、公平地引导患者按照正常的途径协商解决。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毕竟患者是处在被动地位,即所谓的弱势群体,所以我们要多从自身找问题,要有防范意识,把矛盾和可能发生的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做到生人熟人一个样;城区农村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一视同人,平等对待。

医患纠纷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操作规范、常规办事,医疗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急救设备不会正确使用等导致的误诊事件都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

相应的解决方法:一个人在成为医生之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医生必须得非常精确得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一个环节的考核没过,就不能成为医生。

医生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每一个病人都要负责到底。

医疗资源不平衡也会导致医患纠纷。

中国人口占世界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2%。

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中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 翻看卫生部2009-2011年的卫生统计年鉴,社区卫生院人均诊疗人次和床位利用率的下降与三级医院人均诊疗人次上升的反差将中国百姓“看大病看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的现状表露无遗。

资源不平衡体现在特需服务的博弈和高级干部保健等服务上。

这中分配不平衡状况导致大医院如百货楼一般拥挤而小医院门可罗雀。

由于医生一天要看大量的病人,所以这中资源不平衡也大大降低了医生的正确诊断率。

它也会增加医院秩序管理的难度,同时增加就诊患者的不适感。

国家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转移医疗资源,财政支出进行调入社区医院
资源来保证不同医院近拥有相差不大的医疗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