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化学小题训练 (4)

2021高考化学小题训练 (4)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每天练习20分钟——无机框图推断题常见突破口(有答案和详细解析)1.(2020·黄冈调研)已知A~I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D为金属单质,反应过程中需要或生成的水及其他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1)B和F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B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在空气中转化为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G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常温下,H的溶度积常数K sp=8.0×10-16)。

2.以下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其中,氧化物Ⅰ是红棕色固体,氧化物Ⅱ、Ⅲ、Ⅳ在反应条件下都是气体。

(1)氧化物Ⅰ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氧化物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

化合物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请填写下列空白:(1)A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H与盐酸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I和D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H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H________。

(3)①H2O2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漳州调研)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知气态烃D(其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13倍)跟物质F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浓烟的火焰。

请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

7.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G是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H是一种重要的能源,J是一种耐高温材料,K是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G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 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X的电子式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9·安庆质检)有一化合物X,其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

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M、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

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M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元素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混合液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含有L元素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有L元素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a g E气体在D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b kJ的热量,写出E气体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1.(1)Fe 2O 3、Al(OH)3(2)①Fe 2O 3+2Al =====高温2Fe +Al 2O 3②4Fe(OH)2+2H 2O +O 2===4Fe(OH)3(3)c (Na +)>c (AlO -2)>c (OH -)>c (H +)(4)Fe 2++2H 2O Fe(OH)2+2H + 1.25×10-13解析根据框图中转化关系及题干信息,可以确定I 为氢氧化铁。

A 、D 为金属单质,根据A 和B 的反应条件就可以联想到铝热反应,推测A 、D 分别为铝和铁,则B 为氧化铁,C 为氧化铝,E 为偏铝酸钠,G 为氯化亚铁,F 为氢氧化铝,H 为氢氧化亚铁。

偏铝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 (Na +)>c (AlO -2)>c (OH -)>c (H +);FeCl 2溶液中,Fe 2+发生水解:Fe 2++2H 2O Fe(OH)2+2H +,平衡常数K =c 2(H +)c (Fe 2+)=c 2(H +)·c 2(OH -)c (Fe 2+)·c 2(OH -)=(1.0×10-14)28.0×10-16=1.25×10-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