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刘献君)

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刘献君)

论中;多种矛盾中。 皮亚杰:“我们从理论上的考虑出
发,是不能发现什么问题。唯一的办法 是从事实开始,因为事实迟早会使理论 上的考虑成为必要。”
(3)如何发现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在
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 研究秘决;“见人之未见”,“言
人之所未言”。
• 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有实践 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种。实践归纳是人们在 教育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经验梳理、分 析、概括和归纳,从而发现需要解决的教 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理论演绎是人们 以理论思维的一般性为基础,将有关学科 理论揭示的基本问题,通过演绎“迁移”, 而具体化到教育研究中。
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彼此之间缺乏内在逻辑。 要有一个核心(基本)问题,核心问题又可以分 为若干子问题。
(5)确定问题边界(问题窄化)。
研究学校乱收费问题,要界定:公立学 校,私立学校;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重 点学校,非重点学校;城市,农村。
(6)把实践问题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 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都是具体问题,作为学术 研究,不可能仅仅就这些具体问题展开研究,有一 个转化问题。
• 科学理论是一种或一组规律性的陈述,使 用某一学科的专门词汇加以表达,是对学 科研究的现象给予真理性的表达。目的在 于一般的理解力以及这种理解力的进一步 增长。
• 实践理论提出自己命题的目的是为了指导 实践中的事业,指导相关领域内的实践决 策。
(2)理论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 一个体系。
的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② 把现象当问题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③ 把假问题当真问题。 大学的政治性格;水变油;永动
机。 ④ 模糊问题。
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学 生适应性研究。 ⑤无研究价值的问题。
穿皮鞋和穿球鞋学生与学习成绩 的相关性。
⑥不是“未决问题” 。
前人或他人以探讨或解决了的问题。 ⑦没有核心问题。
(6)人是两种东西(物质,精神)的高 度统一体。
(7)人有两种属性——人性、兽性。
(8)人充满了“二律背反式的自我矛盾” 人依赖着自然,又要不断去否定自然; 人要与物区别开来,又必须同物结为
一体; 人以自我为中心,却又只能在他物中去
实现自我;
人本属软弱的动物,却有能力与大自然抗衡; 人的生命很有限,生存的价值却可以是永恒的; 人受制于必然性,却又能够同时享受自由; 人并未走出自然,却完全超越了物种的局限。
大家开始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但在研究 过程中,往往搬来一堆理论,哲学、心理学、 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仅仅将各种理论 往那里一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研究中,要经过反复比较、思考,找到 与解决问题适切的,具有解释力的理论。
3、资料 (1)有多少资料做多少东西。
用资料来回答问题。 通过数据(资料)去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 否则,“空口说白话”。
教育研究中的四个基本要素:问题,理 论,资料,方法。四个要素相互联系,来回 穿梭式互动。
“方法是连接问题、理论、资料的纽 带”。
1.问题。 (1)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科学始于问题”。(库恩) 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沙抢法)。 问题是研究的发端。 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2)问题从哪里来。 历史发展中;现实状况中;现有理
① 诠释性分析。
严密检查个案研究资料的过程,以便 找出用来描述并解释正被研究的现象的构成, 主题和模式。
将资料库分段;开发类目;给分段编 码;给类别系统归类;得出结论。
② 结构性分析 检查个案研究资料的过程,以识别对
话、文本、事件或其他现象中的模式。 ③ 沉思性分析。 研究人员主要依赖于直觉或判断来描
摒弃和自己想得出的结论相悖的事实。 ② 影响研究对象,引导其按自己的需要
提供资料。 ③ 改变或编造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 ④ 不重视定量数据。
(3)结论与资料之间应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结论应有资料支撑。资料不应与结论脱节。 用资料证明结论的可靠性。不能自话自说。
(4)掌握资料分析方法。 定性研究的几种分析模型: ①时间顺序或生命历程模式。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自然发展过程,要经历
打老婆——家庭暴力。 开会习惯性的座位——教师在场域中的位置。 教代会、学术委员会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利 益、权力——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 校园建筑作用——情境化。
(7)问题偏大。 做博士,硕士论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 理论。 (1)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
科学研究就是要运用现有的理论、 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从而发现规 律和新的知识。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矩阵式的 而非直线式的关系。
方法论→方法→技术。
理论 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体系
一般方法论 研究方法 研究技术
唯物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 调查研究法 观察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三维综合纵向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实验法 经验规律总结法 实验技术 测试技术 问卷 访谈技巧 电子计算机技术 情报记录技术 统计技术
绘或评价正在研究的现象的过程。
(5)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对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分析中,“生长”
出科学的结论。 提出新的核心概念。
“失范”——涂尔干《自杀论》。 “异化”——马克思《资本论》。 “风险社会”——卢曼《风险:一种社 会学理论》。
“场域”——布迪厄 “自我互动”——米德 “印象管理”——戈夫曼 “仁”——孔子 “教学服务型”——本人 “重学轻术”(地方大学定位)——和飞
理论由几个概念组成,不同的联系,组 成不同的理论。
如:量的增长必然带来质的变化。
(3)关注概念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判断、推理和进行论
证的基石,是学术探索的结果。 理论研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概念的界定。 概念界定:在多种含义中选择、确定自己认
为合适的。 概念界定之后,要一以贯之,具有同一性。
“应该根据现有的经验的材料来考察和 研究家庭,而不应该通常在德国所做的那样, 根据家庭的概念来考察和研究家庭”。
——(马克思)
(2)资料收集要全面、翔实、客观。 资料来源:文献(历史、政策文本,
个人资料等);实地调研(定性数据,定 量数据,docta)。
避免的问题: ① 只重视、选取符合自己需要的数据,
教育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现象: 非决定性; 不可逆性; 非线性。
方法论上: 自然科学——说明; 人文、教育——理解。 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相通的。人与人
之间有一条秘密通道,从最真实的自我 出发,可以抵达任何人。
三、教育研究中的四个 基本要素
研究过程(基本环节):确定问题——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 出结论。
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 和分析框架
刘献君
学习和研究的感悟:
• 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是无限的。 • 不能用无知去研究未知。 • 有多少资料做多少东西。 • 结论应该是“长”出来的。 • 问题偏大,理论偏多,资料偏虚,
方法偏乱。
•两种问题; •两种意义; •两种理论; •两种文献。
做一件事要产生多种功能。 工作、完成、发表(法拉第座右铭)。 人的一生有做不完的事,首先要抓住关 的,影响自己一生的事。 很多事情别人都可以代替,唯独学习, 谁也代替不了。
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 可能世界——以事物可能存在的现状呈
现于人的精神、思想之中。 人的活动——要以他所拟设的可能世界
去取代现实世界。 教育——对可能世界的把握。
(5)人是两种存在 实然存在——对象性存在。 应然存在——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
在物。即按自己的需要,通过对象性活 动,去超越各种被给定的对象性关系, 实现应是的目的。
①理论提供一个框架。研究者以此为起点来 追寻研究问题。
②理论具有综合功能。将观点和个别的经验 信息,整合为一整套的思维框架,使认识更深刻, 意蕴更博大,应用范围更加广阔。
③理论能提供一个或多个可检验的普遍性判 断,并在实践和深入研究中使用这些判断。
(5)两种理论。 理论视角。 理论框架。
(6)理论偏多。
• 方法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工具,还是 一套严谨的程序。
• 作为理论的方法是方法论。
• 作为工具的方法,是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从而 得出科学结论的技术手段。
• 程序即从提出问题或假设开始,经过分析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程序合理,结论才可能合理。
(6)资料偏虚。 博士论文写作中的突出问题。 用“虚”的资料,加上看到的某一时髦
说法,加在一起,“贴”上一个结论。
4、方法。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自
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 活动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 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是从已知领域过渡到未知的一座桥梁。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发展 问题。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教 育的复杂性。
(1)人是肉体+文化的复合体。 四种物质形态:物理物质; 化学物质;生命物质;复合物质形态。 老子:“人之患在我有身。”
(2)人有两次生成。 (3)人有两重生命。
自然生命,社会生命。
(4)在人的面前有两种世界: 现实世界——由现存的一切事物及它们

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体系(本人90年代初设计)
范式是“学理研究”所应遵循的,是对 整个研究而言的。
范式是一个研究共同体,是以一套大家 公认的话语、公式、概念、定义,结论以及 方法所构成。
教育学的范式: 学科范式。凯洛夫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教育学一 般原理;教学论;教育论;学校管理。我国教育学学 科范式:讲坛教育学,论坛教育学、地坛教育学。 理论范式: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人文价值的 理论范式。 研究范式:量的研究;质的研究;哲学思辨。
一、研究方法的相关概念 及其关系
“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持续的、有计划的和 自我批判的探究,这种探究应该进入公众的批判 领域。”(斯腾豪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