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文士物管理学第三版第三章计划职能概述

杨文士物管理学第三版第三章计划职能概述


4.战略
战略是为实现组织或企业长远目标 所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方针, 以及资源分配方针和资源分配方案的一 个总纲。
5.政策
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 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 规定。
政策规定了行动的方向和界限,使 各级主管人员在决策时有一个明确的思 考范围。政策允许主管人员有斟酌裁量 的自由。
8.编制预算
• 项目预算 • 工资预算 • 采购预算 • 销售预算等等
第二节 使命、愿景与目标
一、使命 二、愿景 三、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作用 四、目标 五、目标管理
四、目标 P65
(一)目标的性质 1.目标是分层次的 2.目标是一个网络体系 3.目标具有多样性 4.目标是长短期目标相协
调的整体
1.估量机会
• 市场变化的需求趋势 • 竞争对手动向 • 我们的优势 • 我们的不足
2.确定目标
• 我们要向哪里发展 • 打算实现什么目标 • 什么时候实现
3.确定前提条件
• 实施计划的企业内部条件 • 实施计划的企业外部条件
4.拟订备选方案
• 为了实现目标有哪些最有希望的方案
5.评价方案
6.程序
程序规定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 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
它与战略不同,它是行动的指南, 而非思想指南。
它与政策不同,它没有给行动者自 由处理的权力。
7.规则
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 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规则不同于程序: 其一,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 其二,可以把程序看作是一系列的规则, 但是一条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 分。 规则也不同于政策:规则在应用中不具有 自由处理权。
计划工作的任务可以概括为“5W1H”。 WHAT,明确每一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 WHY,明确工作的宗旨、目标。 WHO,明确权责关系。 WHEN,规定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进度。 WHERE,规定计划的实施地点和场所,了解计划实施的 环境条件和限制。 HOW,确定实施计划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政策和规则。
(二)目标的作用
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2.激励作用 3.凝聚作用 4.目标是考核主管人员和
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五、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由来 2、目标管理的特点和概念 3、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4、目标管理的优点 5、目标管理的缺点
1、目标管理的由来
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它 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梅奥的行为科学理 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 (3)检查和评价 (4)制定新的目标
2、目标管理的特点和概念
(1)特点
• 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 一种形式
• 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控 制
• 促使下放权力 • 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2)概念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 的主管人员和员工亲自 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 作中实行“自我控制” 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 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3、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最高管理层订出总目标 下级以及个人订出分目标
一、什么是计划
计划是人们为实现某项工作目标或 某一目的而制定的未来行动方案。
二、计划的作用 P55
1、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2、使组织集中全力于目标 3、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4、为控制奠定基础
三、计划工作的任务
计划工作的任务分两方面:一是确定组织在一定时期 内的奋斗目标;二是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
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组织 帮助我们知道
需要什么样的职工——人事 关系到要有 何种指导
指导和领导职工——领导
确保计划成功
提供控制标准——控制
图:计划是首要职能
3、普遍性
计划的普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 首先,组织的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进行计划。计
划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以至全体成 员。 • 其次,计划是所有管理者应有的功能。高层管理 者不必要也不可能包揽组织内的全部计划工作, 各层次的管理者都要根据其职责和权力制定相应 的计划。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各级管理 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执行计划。
8.规划
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计划,它包括 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 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 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的其他因素。
9.预算
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 表。
六、计划的步骤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条件 4.拟订备选方案 5.评价方案 6.选择方案 7.拟订派生计划 8.编制预算
五、计划工作的输出
1.使命或宗旨 2.愿景 3.目标 4.战略 5.政策
6、程序 7、规则 8、规划 9、预算
1.使命或宗旨
指明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上应起 的作用,所处的地位。
2.愿景
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 是组织的远大的目标或追求,是需要花 五年甚至十几年来实现的目标。
3.目标
目标是根据组织宗旨提出的组织在 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效益性:计划的经济性
任何计划都要符合经济性,即要以最少的耗 费实现预定的目标。经济性是用制定计划与执 行计划时所有的产出与所有的投入之比来衡量 的。这个比例高,计划的经济性就好;这个比 例低,计划的经济性就不好。一般而言,经济 性不好的计划就不是一份好的计划。需要指出 的是,这里所指的投入与产出,不仅包括经济 方面的,还包括非经济方面的。
• 成本最低 • 收益最大
6.选择方案
• 选择行动方案
7.拟订派生计划
• 投资计划 • 生产计划 • 采购计划
• 培训计划 • 销售计划 • 成本计划等等
某航空公司投资于新喷气式飞机的计划,就需要派生 计划的支持。如:制定为进行维修提供备用零部件的计划; 制定培训维修人员的计划;制定对驾驶人员和机上工程人 员进行培训的计划。另外,由于新购飞机意味着增加飞行 时间,所以还要有增聘飞行人员的计划;修改飞行时间表 的计划;培训机场地勤人员的计划;融资计划;投保计划。
四、计划的性质
1、目的性 2、首位性 计划工作具有首位性有三个原因:
①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计划工作先于其他管理职 能。
②在某些场合,计划工作是付诸实施的唯一管理职 能。
③计划工作影响和贯穿于管理的其他职能。 3、普遍性 4.效益性
③计划工作影响和贯穿于管理的其他职能
目标和如 何实现目 标—计划 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