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矛盾: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外溢为一般商品同等
价物商品的外部对立。
左端商品只是直接当作使用价值,其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使
用价值表现出来;
右端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其使用价值变成了表现左端商品价
值的材料。
作用: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局限:
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只表现在一种商品上,因而
是不充分的,还没有充分体现价值的本质;
(2)纸币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 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 发行的
(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4)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现代货币(按流动性大小)
M0 = 现金 M1 = 现金 + 活期存款 M2 = M1 + 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3 = M2 + 其他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性资产(国库券、债
备,并可自由兑换 价值;完全割断
金属货币。
了与贵金属的联
形态:辅币→纸币 系,无十足储备
可能:货币的媒介 不承诺兑换;基
作用
本保证是国家和
优点:成本低;便 银行的信誉
于携带和运输;可 形态:银行券
以避免金属货第二币章流政治经济学(1) 通中所产生的问题
银行券和纸币的区别:
(1)纸币产生于货币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银行券 则产生于信用体系
(2)作为国际的一般购买手段
(3)充当国际间财富转移的手段
第二章 政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联系
它们共同体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使货币的一般等价 物作用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方面的表现。
具体职能 衡量、表 实现价值
区
现价值
货币性质 观念上 现实货币
2.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如:1件上衣=2两黄金 3.价格标准: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 4.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货币的区别: ➢ 衡量对象不同:价值尺度用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价
格标准则代表一定的金属含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 ➢ 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不同:价值尺度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
后期清偿债务(现实的货币) 5.作用和问题:减少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解决了现
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促进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加深了危机的可能性。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世界货币
1.含义: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
的作用。
2.货币性质:金银——世界主要货币——特别提款权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四、货币形式及其发展
含义及公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由货币来表现,货币
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成为价值和财富的化身, 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即:
2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其他商品=
1两黄金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货币形式的特点、作用
优点:体积小,价 值大,便于携带; 质地坚固,不易损 坏和变质,宜于长 期保存;质地均匀, 便于分割或熔合成 不同重量的条块。 发展历程:金属块、 铸币 理解:金银天然不 是货币,但货币天 然是金银
特点:货币物品本
身的价值低于它所 特点:信用货币
代表的货币价值; 本身的价值低于
有十足的贵金属储 它所代表的货币
券、保单、承兑票据等) 电子货币(信用卡)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流通规律
一、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派生职能
储藏手段 支付手短 世界货币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价值尺度
1.含义: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把不同商品的价值尺度出来,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外在价值尺度与内在价值尺度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具有内在价值的金 属货币数量为限度。
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现象,叫做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量少于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升值、 物价下跌的现象,叫做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原因: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政府支出 缩减和放松管制等。
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只是个别等价物,只能表现一种商品的
价值。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判断思考?
在简单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中,
(1)左端商品的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使用 价值表现出来,右端商品充当表现左端 商品价值的材料。
(2)左端商品的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价值 表现出来;
(3)左端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 使用价值表现出来;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2020/12/9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Contents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的流通规律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两种 表现形式
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可以直接 感触到的商品的自然体本身。
的货币
保存、再 生产必要
现实且足 值的货币
延期支付 世界流通
从观念到 从黄金到 现实货币 世界主要货币
别危 机
潜藏危机 的可能性
加剧危机 的可能性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二、货币流通规律
1.含义: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在一定时期内商品 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
2.决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的因素: (1)待售商品数量(正比); (2)商品价格水平(正比); (3)货币流通速度(反比)。 3.公式:
价值的客观性与表现形式:交换中表现
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和货币形式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一、简单的价值形式
性质:是和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的
公式
一只绵羊 = 2把斧子
作用:主动作用
被动作用
地位: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等价物(价值镜)
意义:“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 单的价值形式中。”
的价值发生变动,则商品A的相对价值与商品B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动。
▪ 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A(绵羊)的价值与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B
(斧子)的价值按相同方向和相同比例发生变动,则商品A(绵羊)的相 对价值不变。
▪ 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A(绵羊)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B(斧子)
的价值按同一方向不同比例、或按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动,则对商品A的相 对价值的影响可以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推知。
调节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不会产生通胀。 4. 贮藏手段的货币职能及性质:必须是现实且足值的
货币,诸如金银或金银饰品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支付手段
1.含义: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 于清偿债务
2.产生前提:商业信用 3.主体关系:债权债务关系 4. 货币的两种职能:前期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
1.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相当长时期稳定在一种商品上:货币
2.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为商品和货币 的对立统一关系。
3.货币的出现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使得商品交换能以最高效 率和最低成本进行,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4.货币形式是从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 式逐步发展过来的。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特殊商品。
(4)左端商品的使用价值通过右端商品的
价值表现出来;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含义:某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商品上的价值 形式,用公式表示即:
2把斧子
1只绵羊 =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其他商品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意义
1.质: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绵羊)价值经常地 表现在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上,使价值第一次表现为 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 表现形式 作用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1)
1.左端——相对价值形式
质: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对方身上
量:相对的(取决于两端商品本身价值量的大小)价值量,其变动有四种情
况:
▪ 如果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B(斧子)的价值不变,而商品A(绵羊)的相对价
值与它自身的价值成正比例变动
▪ 如果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A(绵羊)的价值不变,而商品B(斧子)
1.价值表现是单一的(而非无限延长)——绵羊 2.价值表现是统一的(而非特殊的),一切商品的价值作为无差
别人类劳动凝结的性质,完全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3.价值表现是一般的,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成了一切商品价
值的表现材料
缺点和局限性——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是固定不
变的,在时、空上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所以,适应交换的进 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等价物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地区上 具有统一性。
(SDR):即根据成员国在IMF分摊的基金份额按比例分配的记账单
位,这种单位只能用于政府间的结算,可与黄金(含金量0.888671)、美 元一起作为外汇储备,支付国际收支逆差、偿还贷款,但不能直接用于贸 易或非贸易支付。(如何看待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3.主要职能:
(1)作为国际间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三、一般价值形式
含义: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大家公认的某一种特殊 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用公式表示即:
2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其他商品
= 1只绵羊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 界中分离出来充当其他商 品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 的特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