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绝密★启用前麻阳新希望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第二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0*4=40)1.如图,直线AB∥CD,∠A=70°,∠C=40°,则∠E等于()A.30°B.40°C.60°D.70°2.三条线段a=5,b=3,c的值为整数,由a、b、c为边可组成三角形()A.1个B.3个C.5个D.无数个3.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方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①②③都带去4.如下图所示,D为BC上一点,且AB=AC=BD,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可编辑修改-试卷第2页,总8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A .∠1=2∠2B .∠1+∠2=180°C .∠1+3∠2=180°D .3∠1﹣∠2=180°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则其顶角为( ) A .45° B .135° C .45°或67.5° D .45°或135°6.如图,已知DE ∥BC ,AB=AC ,∠1=125°,则∠C 的度数是( )A .55°B .45°C .35°D .65°7.如图,△ABC 中,AB+BC=10,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D 和E ,则△BCD 的周长是( )A .6B .8C .10D .无法确定8.如图,△ABC 中,∠B 、∠C 的平分线交于O 点,过O 点作EF ∥BC 交AB 、AC 于E 、F .EF=6,BE=4,则CF 的长为( )A .6B .4C .2D .59.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如果∠A=50°,那么∠1+∠2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130°B.180°C.230°D.260°10.如图,△ABC中,∠A=60°,BD,CD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则∠BDC的度数是()A.100°B.110°C.120°D.130°-可编辑修改-试卷第4页,总8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第Ⅱ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Ⅱ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 得 分二.填空题(共10小题,10*4=40)11.△ABC 中,已知∠A=100°,∠B=60°,则∠C= . 12.如图,七星形中∠A+∠B+∠C+∠D+∠E+∠F+∠G=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14.如图,在△ABC 中,AB=20cm ,AC=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15.如图,在△ABC 中,AB=AC ,点E 在CA 延长线上,EP ⊥BC 于点P ,交AB 于点F ,若AF=2,BF=3,则CE 的长度为 .16.如图,在△ABC 中,∠C=90°,∠A=15°,∠DBC=60°,BC=4,则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命题“若a=b,则a2=b2”的逆命题是.18.如图,在△ABC中,∠B=40°,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 .19.如图,等腰△ABC中,AB=AC,∠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A的度数是.20.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度.评卷人得分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21.如图,已知AB∥DE,AB=DE,BE=CF,求证:AC∥DF.(10分)22.如图,已知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B=DF,AC=DE,∠A=∠D.(10分)-可编辑修改-试卷第6页,总8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求证:AC ∥DE ;(2)若BF=13,EC=5,求BC 的长.23.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別在边BC ,AC 上,DE ∥AB ,过点E 作EF 丄D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12分) (1)求∠F 的度数;(2)若CD=2,求DF 、EF 的长.24.如图,已知:在△AFD 和△CEB 中,点A 、E 、F 、C 在同一直线上,AE=CF ,∠B=∠D ,AD ∥BC .求证:AD=BC .(12分)25.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BD=CE ,DE 交BC 于F ,求证:DF=EF .(12分)26.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除点A 、B 外的任意一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线段AB 的同旁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连接AE 交DC 于M ,连接BD 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E于N,连接MN.(14分)(1)求证:AE=BD;(2)求证:MN∥AB.-可编辑修改-试卷第8页,总8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年11月19日初中数学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直线AB∥CD,∠A=70°,∠C=40°,则∠E等于()A.30°B.40°C.60°D.70°【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1,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E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B∥CD,∠A=70°,∴∠1=∠A=70°,∵∠1=∠C+∠E,∠C=40°,∴∠E=∠1﹣∠C=70°﹣40°=3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三条线段a=5,b=3,c的值为整数,由a、b、c为边可组成三角形()A.1个B.3个C.5个D.无数个【分析】已知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这样就可求出第三边c的范围,根据c的值为整数,即可确定c的值.从而确定三角形的个数.【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c的取值范围是:2<c<8,又c的值为整数,因而c的值可以是:3、4、5、6、7共5个数,因而由a、b、c为边可组成5个三角形.-可编辑修改-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出c的值.3.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方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①②③都带去【分析】本题就是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应带③去.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开放性的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方法.4.如下图所示,D为BC上一点,且AB=AC=BD,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A.∠1=2∠2 B.∠1+∠2=180°C.∠1+3∠2=180°D.3∠1﹣∠2=180°【分析】由已知AB=AC=BD,结合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解答】解:∵AB=AC=BD,∴∠1=∠BAD,∠C=∠B,∠1是△ADC的外角,∴∠1=∠2+∠C,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