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炉外精炼比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炉 外 精 炼 比 ( %)
连 铸 比 ( %)
吹氩喂丝比(%) 年 份
精品课件
❖ ——钢的综合成材率提高了约11个百分点(当然,其中也有连轧 技术的贡献因素);
❖ ——转炉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利用系数快速增长。特别是中、小 转炉的利用系数从1990年的26.64t/(t•d)至1999年提高到 53.08t/(t•d),实现了成倍增长。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20世纪60年代初期
❖ 开始自主开发冶金技术,建成氧气顶吹转 炉和连铸机 ❖ 1965年,粗钢年产量1223万吨,世界第八 ❖ 文化大革命,生产起伏波动,“十年徘徊” ❖ 武钢冷、热轧薄板工程开始建设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改革开发(1978年)以后
❖ 新建宝山钢铁公司为代表的当代先进技术设备,老企
❖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GDP万亿
投资 亿元
钢材消费 亿吨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原因
❖ “以连铸为中心”的技术进步和推广(关键技术、共 性技术的开发、推广和集成,生产流程的优化)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历史
❖ 近代(1890年)
❖ 1890年,兴办汉阳铁厂
❖ 1900年,生铁年产量2.6万吨
❖ 20世纪前期,鞍山昭和制钢所
❖ 1942年,铁年产量178.7万吨
❖ 1943年,钢年产量92.3万吨
❖ 1949年,粗钢年产量15.8万吨,生铁年产
量25万吨,占全球钢产量0.1%,粗钢产量名列
2004 292.4 12.9 272.8 22.7
2005 349.1 19.39 349.4 28.1
粗钢产量,百万吨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0年
2001年
日本
2002年
美国 俄罗斯
精品课件
2003年
韩国 德国
2004年
中国
2005年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Mt.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20世纪90年代后崛起
400
350
❖ 产钢量迅速增加
300
250
••1328中 0k0g国2/年人钢·产人年量均自钢9产6年量以超来过已了连世续界保人持均世钢界产第量一
业开始改造,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 1981年,武钢1700mm带钢轧机建成
❖ 1985年9月,宝钢一期工程高炉投产, 引进连铸机、
连轧机、炉外精炼设备
❖ 80年代开始与国际接轨
❖ 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以“连铸为中心”
❖ 90年代,结构调整
❖ 1990年,粗钢年产量达到6535万吨,占全世界产钢量
的8.48%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冶金制造流程的演化发展规律
2008
提纲
❖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 ❖ 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概述
❖ 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 近代(1890年) ❖ 建国(1949年)以后 ❖ 大跃进运动(1958年) ❖ 20世纪60年代初期 ❖ 改革开发(1978年)以后 ❖ 20世纪90年代后崛起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20世纪90年代后崛起
❖ 钢铁工业结构得到调整
❖ 钢铁企业规模经济合理化
❖ 布局得到优化:越来越靠近市场,越来越靠
近资金密集地区,越来越靠近便于使用进口矿的地
区
❖ 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综合成材率、高炉利用系
数、入炉焦比、喷煤比 、转炉炉衬寿命 、连铸比 。
❖ 钢材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平(板)材的产能
全世界26位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建国(1949年)以后
❖ 1950恢复生产 ❖ 第一个五年计划,鞍山扩建,武钢新建 ❖ 1957年,粗钢年产量535万吨,居世界第九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大跃进运动(1958年)
❖ 曲解“超英赶美” ❖ 全民大办钢铁 ❖ 建立一批地方中小骨干企业 ❖ 教训值得吸取,基础相当宝贵
200 150 100
• 至2008年,估计产能5.1亿吨
50
0
年
年 粗钢消费量,百万吨
同比增长% 粗钢产量,百万吨
同比增长%
2000 138.7
2.2 128.5 3.67
2001
2002
169.8
205.8
22.4
21. 2
151.0
182.2
17.5精品课件20.7
2003 258.9 25. 8 222.3 22.0
迅速扩大
精品课件
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
❖ 进入21世纪后
❖ 呈爆炸性发展 ❖ 钢产量达到5亿吨,生产潜能达到6亿吨。 ❖ 资源、能源现实矛盾日趋突出 ❖ 环境保护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 结构调整的需求迫切 ❖ 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的概念逐步被 接受并实施 ❖ 新建具有三大功能的沿海大型钢厂
精品课件
❖ 关键技术:钢厂生产流程中技术关联度大,对结构影 响力大的技术。
❖ 共性技术:指绝大多数钢厂都用的上的先进技术或实 用技术。
❖ 连铸工序是影响当时中国钢厂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能耗、成本等主要指标的关键工序,由此确定了“连 铸为中心”的生产技术方针。
精品课件
100
80
60
吹氩喂丝比
40
连铸比
20
❖ ——快速淘汰了初轧机、开坯轧机,同时大批横列式棒、线材轧 机也相应失去了竞争力而被改造成连轧机;
❖ ——铸坯热送、热装等工序结构性调整,出现相应节能效果; ❖ ——自1996年全国连铸比超过50%并出现一批全连铸炼钢厂的模
式后,平炉-模铸工艺被迅速淘汰,到2001年底中国钢铁工业彻底 淘汰了平炉。
精品课件
❖ 6项关键—共性技术 ① 连铸技术 ② 高炉喷吹煤粉技术 ③ 高炉一代炉役长寿技术 ④ 棒、线材连轧技术 ⑤ 流程工序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 ⑥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
精品课件
❖ 国际矿产资源和废钢资源的促进作用 ❖ 一批先进工艺、装备的国产化与单位产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