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办法期末考试题
一、简答题
1. 简要简介测量4种层次并举例。
答:(1)定类测量:又叫类别或定名测量,是测量层次最低一种。
即将研究对象不同属性或特性加以区别,标以不同名称或符号,拟定其类别。
其数学特性重要是等于或不等于。
如:社会研究中,对诸如人们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奉等特性测量。
它们分别将被研究者划提成“男女、工人、教师、商人……”等各种不同群体或类别,且每一类别都是穷尽且互斥,即既是互相排斥,互不交叉重叠,又对各种状况包罗无遗。
(2)定序测量:又叫顺序或级别测量,可以按某种特性或原则将对象分为强度、限度或级别不同序列。
其数字特性是不不大于或不大于,它比定类测量高一种层次。
例如:测量人们文化限度,可将其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这是一种由低至高级别排序,尚有如:测量都市规模,人们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等都属于定序测量。
(3)定距测量:又叫等距或区间测量。
它不但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别为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且可以拟定它们互相间不同级别间隔和数量差别。
数值特性是加或减。
例如:公元年代,智商,温度等。
这些都可以进行加减,但值得注意是定距测量值虽然可觉得0,但这个0不具备数学中意义。
如说温度为零,并不是代表没有温度,二是说达到了冰点温度。
(4)定比测量:又叫等比或比例测量。
它除具备上述三种测量所有性质外,尚有一种绝对零点,即有实际意义零。
它测量所得数据既能进行加减外,又能进行乘除运算。
如:对人们收入、年龄、出生率、都市人口等进行测量都是定比测量。
2. 什么是区位谬误?请举例阐明。
答:又叫层次谬误,生态谬误或体系错误,指在社会调查中,研究者用一种比较大集群分析单位作研究,而用另一种比较小或非集群分析单位作结论现象。
如在以都市为分析单位调查犯罪现象时,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多都市犯罪率大大高于流动人口少都市,呈现出“都市流动人口越多,都市犯罪率越高”趋势。
若研究者据此得出“流动人口比非流动人口犯罪率高”,则犯了层次谬误。
由于她调查资料以都市为单位收集而来,所得出结论也只能是关于都市结论,而不能是以关于流动人口和非流动人口结论。
3. 什么是概念操作化?
答:指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观测详细指标过程。
或者说,它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概念进行详细测量时所采用程序,环节办法手段详细阐明。
例如:将抽象概念“同情心”转化为“积极协助盲人过街,积极给讨饭者钱物,积极向灾区捐款等就是操作化一种例子。
4. 咱们做研究为什么要抽样?
答:抽样指按一定方式从总体中选取或抽出样本过程。
在研究中之因此要进行抽样可从如下几方面阐明:第一,抽样作为人们从某些结识整体这一过程核心环节,其基本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实现“由某些结识总体”这一目的途径和手段;第二,在社会研究中,抽样重要解决是对象选用问题,即如何从总体中选出一某些对象作为总体代表问题。
这样就有助于咱们在研究中节约时间,以便有效。
二、阐述题(四题中选答三题)
1. 比较阐明历时性研究中三种不同办法:趋势研究、世代研究、和专项群体研究,并举例阐明。
答:(1)定义不同:1)趋势研究:(trend studies)指对普通总体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研究。
其目是通过对普通总体在不同步期态度,行为或状况进行比较,以揭示和发现社会现象变化趋势和规律。
2)世代研究:(cohort study)也叫同期研究,指对某一特殊人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研究。
且每次研究样本并不同,即详细对象可以不同,但她们必要都同属于这一特殊人群。
3)专项群体研究:(panel study):也叫同组研究,指对同一组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研究。
专项群体研究不同于世代研究,区别在于专项群体研究每次研究时所用都是同一种样本。
(2)以宗教亲和力为例子,趋势研究着眼于宗教亲和力在时间顺序上变化;世代研究则侧重于一代人对不同宗教支持度变化,如1932年时20-30岁人,或1942年。
在30-40岁人等;专项群体研究则先对整体或特定群体进行抽样,并对样本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需要注意,只有专项群体研究能描述这种变化全景;不同类型亲和力,涉及“没有”,而世代研究和趋势研究只能发现某些总体变动。
专项群体研究可以提供随时间变化综合性资料。
2. 比较抽样设计不同类型优、缺陷以及抽样误差。
3. 请定义信度和效度,它们各从什么方面来衡量测量质量?如果咱们说某一测量信度很高但缺少效度,这与否也许?请解释。
答:(1)信度:即可靠性,指采用同样办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成果相一致限度。
也即测量成果一致性或稳定性,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事物或变量。
是从测量稳定性或一致性方面来衡量测量质量。
信度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再测信度,折半信度,复本信度。
(2)效度:也叫测量有效度或精确度,指测量工具或测量手段可以精确测出所要测量变量限度,或者说可以精确真实度量事物属性限度。
它从有三个类型:一是表面效度,也叫内容效度或逻辑效度,指测量内容或指标与测量目的间适当性和逻辑相符性;二是准则效度,也叫校标效度,指用一种不同于以往测量方式或指标对同一事物或变量进行测量时,将原有一种测量方式或指标作为准则,用新方式或指标所得到测量成果与原成果对比,若两者具备相似效果则具备准则效度;三是建构效度。
总得来说,效度是从测量精确或有效度来衡量测量质量。
(3)若某一测量信度很高但缺少效度,这一说法是也许。
由于信度是效度必要条件,效度是信度充分条件。
普通来说,缺少信度测量必定也是无效度测量;而具备很高信度测量并不意味着同步也是高效度测量,即它也许是有效度,也许依然是无效度。
信度高只能阐明测量成果有稳定性或一致性,并不代表测量成果精确性。
4. 请比较、对比并讨论下列各种研究办法相对优、缺陷: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实地研究,4)内容分析。
答:(1)调查研究:长处:1)使得大样本调查具备可行性,有助于描述大样本特性,应用广泛;2)从某种意义上说,调查研究也有弹性;3)原则化问卷对测量相称有协助;4)具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这使得其研究成果具备较高信度,即描述和概括事物精准度较高;5)可兼顾到描述和解释目。
缺陷:1)在探讨和分析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方面,它
不及实验研究那么有力。
2)对事物理解和解释进一步方面及研究所具备效度方面,远不及实地研究方式。
3)在研究无反映性方面,它不及文献研究。
特别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所采用自填问卷或构拜访问形式,使得所得资料较表面化,简朴化,难进一步。
4)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5)普通来说调查研究信度较强,而效度较弱。
(2)实验研究:长处:1)把实验变量和其带来影响分离开来。
2)由于实验有一定范畴限制,省时省钱,且研究成果可重复性会让咱们对其效度与概化更深信不疑。
实验背景和变量相对容易控制,实验环境可以较好地封闭,实验者能较清晰地观测到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
3)缺陷:1)人为造作,有时不大真实,不能真正理解在真实环境下观测到人们自然反映。
2)成果在推广性,普遍性和概括性上往往较差。
(3)实地研究:长处:1)适合在自然条件下观测和研究人们态度和行为。
2)研究效度较高。
3)方式比较灵活,弹性大。
相对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其操作限度较为简朴,且研究过程中可随时修正研究目的及设计。
4)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过程及其特性。
缺陷:1)概括性差,结论难推广到更大范畴。
2)信度较低。
对情景难控制,所资料较琐碎,凌乱,不易系统化。
且受研究者主观作用难以检查其信度。
加之因时间地点人物变动或流失影响,也导致研究者难对原先研究对象进行重复观测或研究。
3)对研究对象影响。
4)所需时间较长。
5)伦理问题。
(4)内容分析:长处:1)最大长处就是经济性,省时、省钱、省力特点。
2)安全,在研究做不完美,你也许被迫要花时间去重复做,或是做不详尽时几乎不也许重做,内容分析可以比其她研究办法更易做其中一某些。
3)内容分析容许咱们研究一段时间内发生事情。
4)非介入性,即很少耗费精力在受试者上。
5)内容分析所研究详细资料可以增长信度。
缺陷:1)被局限在考察已经记录好传播内容上,且也许是口头,这种传播内容也许
是书面或是图像,但它们必要用某种方式记录以便分析。
2)在效度及信度上也有缺陷。
就效度而言,除非碰巧研究了传播内容产生过程,否则依然无法避免效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