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教育之启示
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世界前20名大学美国占据了17所,世界前50名大学美国则占据了35所;美国大学集聚了70%的诺贝尔获奖人,有30%的世界科研及工程文献在美国大学中产生,时常被引用的文章44%来自美国大学。
因而美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而美国发展高等教育可资我国借鉴的经验有很多。
首先,要切实加强高等教育的立法和规划。
综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法律的推动是十分明显的。
正是有了《莫雷尔法案》,一批赠地学院应运而生,州办公立大学迅速发展;有了《退伍军人权益保障法》,大大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有了合理的纳税制度,使得美国大学校长每年都能从企业家、校友中筹集到大量的办学资金。
相比之下,我国的教育立法要滞后得多,尽管有了《高等教育法》等专门法规,但与之具体相配套的有很强的操作层面的立法却迟迟不见出现,比如,由于国家没有合理的配套的税务政策,学校从社会和企业筹措办学资金困难重重。
政府加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规划,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
美国加州的高等教育制度,是由《加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奠定基础的,它使得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从此走上了有序的道路。
在总体规划的规范下,公立高等教育机构不能改变其类别,例如社区学院不能改制为州立学院,而州立学院因受到开设博士学位、专业领域的课程及研究方向的限制无法成为加州大学的一员。
同样的,加州大学也必须担负其特定任务,不能合并州立学院或社区学院。
显然,这正是加州高等教育之所以令人称道的原因所在。
其次,要切实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这主要是指大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
在这方面,美国一些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威斯康星大学是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即大学必须为社会服务,为本州人民服务的思想的发源地;得州农工大学所属的农业试验推广站,作为农业科学的推广机构,在得州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正是有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伯克立大学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州的硅谷得以迅速发展。
而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州的奥斯汀分校可谓独树一帜。
奥斯汀分校是得州的主要智力资源,影响着得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正是有了奥斯汀分校,使得州成为全美第二大科技活动基地,拥有50万高科技工作者,拥有世界著名的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美国集成电路
制作中心、约翰逊太空中心、纳米研究中心等。
相比之下,我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存在明显不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如根据崔玉平提供的方法估算,1996—2003年,浙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3%,大致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因此,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高校走“开门办学”之路,支持高校研究人员承接各类研发项目,加强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校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为高校引进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等;另一方面,各高校也要转变观念,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集聚优秀的研究团队;高校研究人员要主动与企业“联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同时要注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等。
第三,加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可以这样说,正是实施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繁荣。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多样化,并加速向现代化、国际化推进阶段。
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创办,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但同时要看到,在我国的大学中,由于大学办学历史普遍较短,办学层次以本专科为主,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
因此,应切实重视高校与国际的合作与交流,把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推进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鼓励高校与国外大学开展合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了解国外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把大学作为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和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重要窗口和渠道等等。
除此之外在美国公众心目中,令他们骄傲的不仅是一些驰名国际的顶尖高校,还有遍布全国各个社区的社区学院。
美国的社区学院类似于中国的专科学校,学制二年,学生毕业后得到副学士学位。
社区学院有三大教育职能:一是转学教育。
学生在社区学院修四年制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然后升入四年制大学相应年级去学习;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三是社区教育,主要是面向社区成员开展家政、文化、艺术、健美等个人兴趣爱好和生活服务课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社区学院发展迅速,社区学院已占美国高等学校总数和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3左右,尤其是近几年来社区学院每年招收的新生数已占到美国高校新生数的40%以上;社区学院提供的转学教育已成为美国四年制大学
的“基础”。
有的社区学院进入四年制大学相应年级的学生数已占年级学生总数的40%左右;社区学院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课程,不仅吸引了大批高中毕业生,四年制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毕业后来社区学院为就业而学习职业教育课程的大有人在。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是美国各类大学又一共同特点。
主要表现在:一是教材“五花八门”。
学生使用的教材有新有旧,有厚有薄,这是由于美国大学教材的供应与管理是市场化的,学生所需教材由设在大学内的书店提供。
书店不仅有新书,也有回收来的学生用过的旧书。
同时,教师在每次上课时一般还为下次课带来一些复印的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阅读,完成课后作业。
二是教室“灵活机动”,大学教室桌椅一般都是可以移动的,根据教学需要可以灵活组合。
教室里有的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安装了闭路电视,有的教室里两面墙上都有黑板,有的还放置了白板。
由于桌椅是灵活的,所以课堂也是经常变化的,有圆桌会议形式的,也有弧形编排的,教师很方便地与每一位学生交流,也便于学生间进行交流。
三是课堂生动活泼。
在美国大学课堂上,讨论式教学和演示式教学是常见的两种教学形式。
不论是在哪一个教学环节,学生随时都可以举手提出问题,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也十分欢迎学生提问,哪怕是在讲授中,教师也会不时地询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提问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一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数、在校生数均获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目前高校在校生规模已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已达23%,为此,一些人开始沾沾自喜,或固步自封,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减速了,让路了。
殊不知,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与美国相比,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此,我谈谈自己对国家高等教育应如何让改进的提出几点自己的建议。
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应试教育,这导致我国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考取更好的高校,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利用知识,这也是导致我国学生在文化课上水平较高,而到需要创新实践时却总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人才。
所以,我国应该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政策。
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不断采取改革,但是,从我自身经验而谈,这种改革并没有真正改变我国人才现状,甚至是增加
了学生的负担,有可能起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其次,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教育,是我国应当采取相应政策加以改进的一方面。
我国的民办教育大多属于三流学校,大多是学生用金钱来换取学历,而没有真正起到办学育人的目的。
我国应该适当学习美国的教育体制,争取将民办学校建成和美国私立学校一样的可以培养出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
最后我想谈的一点是,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师应该采取新颖的有效率的教学方式,而不是像以往一样谆谆教导,照搬书本。
目前为止,我国大多高等学校都是教授讲课,所有些实践类的课程,但只是占少数。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体制中,我希望能先从教师教学技能和方式开始改进,这样才能更加有力的培养创新型、我国需要的人才。
以上是本人对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虽然,我国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改进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实现向美国教育或比其更先进的教育体制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