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期末复习试题第一章单选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A、《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经验与教育》2、我国先秦时期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3、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其标志性的事件是哪本著作的出版?()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D、《经验与教育》多选1、教育的基本要素为()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过程D、教育影响2、实验教育学派对主要代表人物为()A、梅伊曼B、拉伊C、杜威D、赫尔巴特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主要有()A、原始性B、宗教性C、无阶级性D、学习内容非常丰富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克伯屈D、拉伊辨析:1、从起源上讲,教育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
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简答: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实验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古代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4、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单选1、一个出身贫寒的子弟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这是教育何种作用的体现?()A、促进政治民主化B、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C、有助于设计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D、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多选1、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A、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社会功能2、教育功能从作用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A、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负向功能3、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A、个体功能B、隐性功能C、显性功能D、负向功能4、经济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传递B、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C、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D、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5、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主要有()A、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B、具有文化选择功能C、教育具有文化整合功能D、教育具有文化创新功能简答:1、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什么?它们分别对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2、试论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第三章多选确定现代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主要是()A、生产力的影响B、生产关系的影响C、受教者身心的制约D、个人的价值观简答: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五育”的关系?第四章单选1、最早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2、以教师任教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是()A、在职进修B、校本培训C、教师发展学校D、教前师范教育3、“外塑论”学生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洛克和赫尔巴特B、卢梭和杜威C、洛克和杜威D、卢梭和赫尔巴特4、只是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不问是非绝对服从的师生关系类型是()A、放任—自流型B、民主—参与型C、命令—服从型D、宽松—参与型多选1、在现代语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促使其转变的原因主要有()A、终身教育的要求B、网络时代消解了教师的权威C、现代知识观的变迁D、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为了适应我国新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师角色应进行怎样的转变?()A、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B、有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C、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C、由学生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伦理关系D、朋友关系简答1、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2、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第五章单选1、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2、根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上的区别可分为()A、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B、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与外围课程1、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可分为()A、事实知识B、原理规律知识C、技能知识D、人力知识2、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主要有()A、自主学习B、接受性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简答:1、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呈现出哪些特点?2、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哪些?论述:试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第六章单选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智育B、德育C、实践活动D、教学2、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语言传递或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是()A、传递—接受模式B、引导—发现模式C、自学--辅导模式D、情境—陶冶模式3、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辅导贯穿于自学过程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 )A、传递—接受模式B、引导—发现模式C、自学--辅导模式D、情境—陶冶模式多选:1、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A、练习法B、实验法C、讲授法D、实习作业法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参观法辨析:1、教学就是智育2、教学就是教育简答:1、什么是教学?它内在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有哪些?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案例分析:上《鱼》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
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
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
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问:这一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多选:1、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三备”包括()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方法D、备教参单选1、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A、提问B、练习C、导入D、讲授2、一个老师在上课之初,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课文《茶花赋》,那么今天的茶花又象征着什么呢?”这种导入属于()A、激情式导入B、冥想式导入C、温故式导入D、释题式导入3、一个老师上课后发现学生很吵闹,因此他没有采用课前设计的导入,而是根据当时情况随机设计了另外一种导入方式,这样的导入是()A、激情式导入B、机变式导入C、温故式导入D、释题式导入简答1、教师应如何钻研教材?2、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应如何选择教学方法?论述如何预防与纠正课堂违纪行为?设计:请结合你所学的专业,设计一个课堂导入。
第八章单选:1、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依据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催化剂作用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看其()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多选1、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包括()A、思想品德课B.文化知识课C.团队活动D.校园文化简答: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采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案例分析: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
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查出来要处分。
可是总是禁而不绝。
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
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
但老师没有责任他,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楞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回答。
老师接着说:“我们乐队缺一名鼓手,觉得你有条件当。
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扑扑地掉了下来。
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再也不敲桌沿了。
试用我们学过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来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
一次课堂上,我发现一位女生在座位上偷照镜子。
与是,快速轻步地走上前,一把缴过镜子,朝讲台上一丢,口里讽刺道:“不要照了,够漂亮的了!”话音未落,小圆镜“啪”地一下,从讲台上摔到了地上,破了。
试用我们学过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来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
李老师班上有个女学生近段时间过于注重着装打扮,衣着与初中学生的身份很不相符合。
老师很生气,把学生狠很的批评,指责她打扮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学生非常恼火,大吼“我漂不漂亮不要你管”,更变本加厉的打扮自己。
老师冷静下来后发觉是自己操之过急,在彼此都冷静下来后,找学生很诚恳的谈了第二次话。
老师从一个关于化妆的电视节目着手,一步步地谈到中学生应该有的着装打扮。
学生听的心悦诚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快地改正了。
试用我们学过的德育原则与方法等知识来分析李老师找学生的两次谈话。
为什么第一次谈话不欢而散,而第二次谈话却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