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
(1)对世界:①继葡、西之后,荷、英、法等国紧随其后,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影响,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a.“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b.“价格革命”:金银大量流入造成物价上涨,封建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考点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了解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
①殖民活动方式: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扩张工具);参与殖民竞争,抢掠商船,探索新航路。
②结果: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2)英国的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18世纪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2)影响①对欧洲: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发展缓慢、贫穷落后。
③对世界市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考点三两次工业革命
1.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条件
(1)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确立)。
(2)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
(3)资本:殖民掠夺、殖民贸易和黑奴贸易。
(4)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
(5)市场: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
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
(根本原因)
(1)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就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4.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原因①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了国内市场的容量,促使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
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往更加便捷。
(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方便。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列强的对外扩张,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早期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易错警醒】
1.曾经到过亚洲的西方航海家有达·伽马和麦哲伦(非哥伦布)。
2.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非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非地中海地区)。
3.1588年,随着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打败后,商业资本发达的荷兰(非英国)掌握海上霸权,海外贸易大增,成为17世纪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4.1851年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展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铁路设备等(非电灯)。
5.第二次工业革命(非工业革命)时期,伴随着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6.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非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