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记两则
一、教学内容:学习写日记。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和新词。
常用词语会用。
2、理解句子意思,读懂日记内容,学习怎样挑选写日记的材料。
3、复习日记的书写格式,练习写一篇日记。
4、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三、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怎样挑选写日记的材料,并写一篇日记。
四、教学难点:写一篇日记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讲解法、练习法
六、教具准备:放大课文
七、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以前学习过怎样写日记,请同学们说说日记的书写格式和日记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日记的格式:第一行写上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第二行写日记的正文。
日记的内容有许多:可以写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或者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要选择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
板书:13 日记两则
二、新授。
1、出示放大课文,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读课后的预习,明白预习要求:
默读课文,想想第一则日记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则日记里是怎样讲两只小鸡抢虫子的?
(2)检查预习情况。
先让学生说说,然后师生评议。
(第一则日记讲了“我”去食堂买饭时看到的及听到的。
第二则日记讲“小金鸡捉虫头,小花鸡捉着虫尾,谁也不让谁。
)
2、教师范读两则日记。
3、让学生读,标出生字和新词。
mài fàn ái màzēng gǒng juéji àng zhuóchóng
卖饭挨骂曾巩
倔强啄虫
4、教学生字词。
(本课多音字较多,要引起学生注意。
)
5、让学生读课文。
6、指名读。
三、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分别说说两则日记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小结。
五、作业。
1、书写词语。
2、熟读课文。
课后记:
本节课学习了课文《日记两则》里的生字新词,重点讲了“曾、倔、啄”等字的书写,学生学的很认真,效果较
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
倔强买饭挨
骂啄虫
2、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课文两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二、新授。
学习第一则日记:
1、指名学生读第一则日记。
2、让学生说说第一则日记的时间、星期及天气情况。
时间:五月三日
星期:星期日
天气:晴
3、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这则日记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主要写了谁?
(日记中的人物有:“我”、一个小男孩、一位女同志、曾巩及
曾巩的爸爸。
)
(2)这则日记写了一件什么事?
(去食堂买饭的事情。
)
(3)“买饭”中,小男孩是怎么排队买饭的?曾巩是怎么做的?
(小男孩插到了队的前面,舔舔地叫了声阿姨,就站到那位阿姨的前面。
还说他几天前队都没排就买到了饭。
而曾
巩挨了爸爸的骂,仍挨着次序买饭。
)
(4)让学生讨论:
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孩子?曾巩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第3题中的第一小题:
一个男孩没有()排队,跑到我()的一位女同志(),挤
进队伍,还说他几天前队都()就买到了饭。
他的做
法是()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篇日记的学习:教育我们每一个同学要遵守公共秩序。
五、作业。
朗读并默写第一则日记。
课后记:
本节课学习了第一则日记,教育学生要遵守公共秩序。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说说第一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二、新授。
教学第二则日记。
1、让学生读第二则日记。
2、让学生说说第二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讲“我”看到两只小鸡抢虫子吃,赶忙捉来虫子,让两只小鸡各吃一条,小鸡吃完又去捉害虫了。
)
3、让学生边读边理解句意,结合挂图和演示。
(1)第一自然段讲什么?
(先讲一群小鸡在捉虫子。
接着讲两只小鸡看见了同一条虫子,都向虫子奔去。
最后讲两只小鸡抢虫子吃。
)
两只小鸡是怎样抢虫子吃的?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小金鸡啄着虫头,小花鸡捉着虫尾,谁也不让谁。
)
(2)“我”看到两只小鸡抢虫子吃,是怎样做的?画出有关句子。
(“我”赶忙捉来一条虫子,给它们各吃一条。
)
小金鸡和小花鸡吃完虫子后怎么样?“我”看了怎么样?
(小金鸡和小花鸡吃完虫子后,拍拍翅膀又去捉害虫了。
“我”
看到了心里很高兴。
)
4、指导学生朗读这则日记。
三、练习。
指导学生背诵这则日记。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二日记的内容。
主要讲了“我”看到两只小鸡抢虫子吃,连忙捉来一条。
让它们各吃一条,小鸡吃完虫子又去捉害虫了。
五、作业。
背诵第二则日记。
课后记:
本节课学习了第二则日记,学生们图文结合来学习,教育效果较好。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做课后练习。
1、第一题:读课文回答问题。
(1)排队买饭时有哪两种不同的态度?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态度?(2)看到两只小鸡抢虫子吃,“我”是怎么做的?
(这些问题在新授时都已讨论过,指名学生回答,师生评议即可。
)
2、填空。
1 一个男骇没有()排队,跑到我
()的一位女同志(),挤进队伍,还说几天前对都()就买到了饭。
他的做法是()的。
2 曾巩只是红着脸,(),
仍()站在队伍里,
()向前移动着。
人们向他投去
()的微笑。
(这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检查后小结。
)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停顿。
(1)我排在队尾,挨着次序慢慢地靠近卖饭的窗口。
忽然,一个小男孩跑到我面前的一位女同志面前,甜甜地叫了声阿姨,就挤进了队伍。
(2)我做完早操,听见身后有“叽叽”的叫声,转身一看,是一群小鸡在捉虫子。
(老师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好长句,这是衡量学生理解长句的标志之一。
)
5、让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一、二题。
教学后记:
指导学生写日记时,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选材,不要记流水帐。
同时要规范日记的格式。
要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