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氩氦刀治疗晚期肺癌的探讨

氩氦刀治疗晚期肺癌的探讨

氩氦刀治疗晚期肺癌的探讨广医三院心胸外科王进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1]。

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2/3以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确诊时处于中、晚期阶段[2]。

化疗:主要治疗手段,疗效已经达到平台期[3,4]。

客观反应率(ORR)约30%,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8~10 个月。

氩氦刀: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局部治疗效果确切[5-7]。

[1]Jemal A,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61(2):69-90.[2]Ramalingam SS,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1,61(2):91-112.[3] NSCLC Meta-Analyses Collaborative Group. J Clin Oncol, 2008,26(28):4617-4625.[4]Stinchcombe TE, et al. Oncologist, 2008,13(9):933-944.[5]冯华松等.中国肿瘤, 2007,16(11):906-909.[6]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7]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氩氦刀冷冻治疗原理1、物理性灭杀----主要作用,细胞内冰晶,细胞外冰晶2、微血管栓塞----小血管,直径大于350um时,冷冻造成的血管损伤很少发生3、冷冻后免疫作用----NK细胞、T细胞增多,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细胞毒性免疫细胞的激活肖越勇等.氩氦刀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Rupp et al. Cryobiology, 2002,45(2):167-182.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1、单发或多发周围型肺癌且单个肿瘤直径> 1. 0cm;2、巨大肿瘤,累计纵膈或心包;3、预计不能完全切除的中央型肺癌;4、伴有恶性胸水, 但原发灶显示清楚者;5、肺癌综合治疗后病灶缩小稳定,但不能消失者;6、原发癌已较好控制或较为局限的转移性肺癌。

1、多于5个或者双侧多发病灶;2、肺门肿块或肿物靠近纵膈大血管;3、胸膜广泛转移伴大量胸水,且原发灶显示不清楚者4、肺功能严重低下,最大通气容积<39%或不能下床活动,静息时仍感气急者;5、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或难以配合者;6、KPS<60分,或有出血倾向不能承受手术者。

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肖越勇等.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44(2):185-189.安全性冯华松等.中国肿瘤, 2007,16(11):906-909.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冯华松和王洪武等报道了1359例氩氦刀冷冻治疗病例,没发生1例术中死亡,有1例发生术中休克,经积极救治后逆转。

冰球覆盖率冰球覆盖率:直观评判冷冻治疗杀伤范围的量化指标,可分为四类[1]。

1.根治性冷冻100%2.显著减瘤冷冻≥80%3.有效减瘤冷冻≥70%4.无效减瘤冷冻<60%总有效率:冷冻覆盖范围>瘤体70%的瘤灶数/总冷冻病灶数x100%[1,2]显效率:冷冻覆盖范围>瘤体80%的瘤灶数/总冷冻病灶数x100%[3][1]李宝平等.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41(7):745-749.[2]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3]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冰球覆盖率与肿物大小有关[1,2]。

肺内肿块最大直径≤4cm,氩氦刀显效率96.8%~97%;肺内肿块最大直径>4cm,氩氦刀显效率仅为60.2%~68%冰球覆盖率与肿物位置有关周围性肺癌显效率为95.4%,而中央型肺癌显效率仅为59.4%[2]。

[1]冯华松等.中国肿瘤, 2007,16(11):906-909.[2]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客观有效率差异很大,11%至70%不等[1-3];大多数认为约为60%[4,5]。

有研究者认为应根据肿瘤大小分别评价氩氦刀治疗ORR[6]。

肿块<3cm,冷冻覆盖率及ORR均为100%;肿块3.0~5.0cm,冰球覆盖率为80%以上,ORR为81%; 肿块>5cm,冰球覆盖率为70%以上,ORR为63.6%。

[1] 陈波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18(7):510-514.[2] 张彩霞等. 吉林医学, 2006,27(7):2.[3] 宋谦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12(1):62-64.[4]冯华松等.中国肿瘤, 2007,16(11):906-909.[5]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6]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提高的方法通过CT扫描监视,依据冰球形成情况确定冷冻探针数量的增减、各个冷冻探针的拔针时间,提高肿瘤组织的冷冻时间、缩短邻近重要结构探针的冷冻时间,达到病灶的“差时”冷冻,提高肿瘤组织冰球覆盖率、避免重要结构的冷冻损伤[1]。

有研究报道,采用此技术,肺内肿块最大径<5.0cm,冰球可以100%覆盖病灶;而肺内肿块最大径5~8cm,冰球覆盖率可达90%以上;而肺内肿块最大径>8cm,冰球覆盖率达80%以上[2]。

其他措施:如三维适形放疗[3]。

[1]肖越勇等.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44(2):185-189.[2]刘士榕等.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6(2):370-373.[3]李增智等.齐鲁医学杂志, 2012,27(2):115-116+119.生存时间氩氦刀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7.8个月[1]至24.0个月[2],随访期内死亡者的中位生存期仅5个月[3]。

冯华松等报道氩氦刀术后随访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6%和18%[3];而牛立志等报道氩氦刀术后1、2年总生存率为70%、54%[2]。

[1]王洪武等.医学研究杂志, 2008,37(2):63-67+132-133.[2]牛立志等.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1,4(1):13-19.[3]冯华松等.中国肿瘤, 2007,16(11):906-909.Cliniclal Stages 87%80% 74% 65% 59% 45%26%72% 65% 57% 42% 35%10% 21%1-Y ear2-Y earDetterbeck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存在的问题:无失访情况的详细报告;未区分初治肺癌及复治肺癌;未区分单纯氩氦刀治疗及氩氦刀联合治疗;……结论:文献报道的数据可性度不高,单纯氩氦刀治疗肺癌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尚不明确。

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有研究发现:对于中位生存时间,上中叶肿瘤优于下叶,腺癌优于鳞癌, 周围型优于中央型, III B期优于IV 期, 联合化疗中化疗≥2个周期优于化疗< 2个周期。

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IIIB期、肿块较小、上中叶肿瘤、联合化疗的患者风险小。

[1]。

该研究共253例样本,随访时间为6~ 55个月, 失访率为17 % 。

有Meta分析得出:氩氦刀组与氦刀联合全身化疗组比较,治疗NSLCL近期有效率合并OR值为2.09,95%CI 为[1.40~3.14],1年生存率合并RR为1.30(0.98,1.72)。

可提高近期临床缓解率,但不能改善1年生存率[2]。

[1]李泳群等.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0,15(4):346-349.[2]费贤树等.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22(2):165-168.氩氦刀与化疗联合应用尚需更多证据。

新方向展望研究组:氩氦刀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照组:仅行氩氦刀治疗晚期NSCLC(配对的病例)。

聂舟山等,中国肿瘤,2011,20(1):68-70.氩氦刀+恩度组中位PFS为279d单纯氩氦刀组的中位PFS为258dP <0. 01温居一等,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武警医学,2012,23(2):120-123.早期肺癌不能耐受手术者:根治性冷冻治疗?马旭阳等,IA 期非小细胞肺癌冷冻消融疗效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2):3269-3272.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9例,氩氦刀术后6个月复查时可见2例患者肿瘤组织灭活不完全,病灶保持相对稳定,其后复查中发现病灶处于进展状态; 其余27例患者6个月内原位未见肿瘤组织生长,其后随访过程中发现:3例患者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21 例患者经术后2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

我们的病例举例氩氦刀术前氩氦刀术中氩氦刀术后即刻氩氦刀术后2周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