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建阳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古道,如今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
B . 班会上,在同学们指出了王军的许多缺点后,他锋芒毕露,百般辩解。
C . 一个又一个的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 转过水榭,是一条回环曲折的石桥,桥下流水潺潺。
走过石桥,美景亦复如是。
2. (2分) (2018八上·廉江期末)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张不由想起三年来两人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在“共读”后面加“的情景”)B . 微信支付之所以让那么多人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删除“因为”)C . 考试焦虑是考生经常出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如果考生善于进行心理调适,就能避免减轻不良反应。
(去掉“避免”)D . 春天的城北公园鲜花盛开,生机盎然,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把“好时机”改为“好地方”)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2014·威海) 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 , ________。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________ , 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________ , __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4)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________ , ________。
(刘祯《赠从弟》)(5)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 , 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9九上·中山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fǔ làn ________在土地里面。
(2)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fù lì táng huáng ________的博物馆。
(3)我的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___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gēn shēn dì gù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盛唐诗坛群星灿烂。
李白的诗饱含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诗中奇异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清新的语言,构成了他清新俊逸、恣意纵横的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了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形成了博大精深、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他的诗是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典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李白和杜甫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 (2017八下·蒙阴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③不可具状________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后天下之乐而乐烟云竹树而已B . 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 . 处江湖之远竹工破之D . 然则何时而乐耶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7. (12分)(2015·本溪)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工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①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带。
”裂衣断带相望②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相望:相互都看得见。
说明这类事很多。
(1)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 . 国人尽服之一食或尽粟一石B . 公使吏禁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C . 君使服之于内使内外异法也D .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皆以美于徐工(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不逾月,而国莫之服。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主要事件。
(4)简要说明邹忌和晏子在劝谏时的语言特点有何不同。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2015·铁岭)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曼德拉的番茄①1964年,罗本岛监狱又来了一位新犯人。
像其他犯人一样,他一进门就被换上了专业的囚服,上面写着“第466号”。
他是一个政治犯,被推进了一个不足4.5平方米的单人牢房。
从此,他过上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他每天被囚禁23个小时,仅仅在上午和下午才有半个小时的放风时间,所以,他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罗本岛监狱的太阳,也很少有机会感受到窗外的丝丝风声,能感知的只有灰头土脸的囚犯,还有他们所发出的呻吟声。
②罗本岛监狱是个阴森的殿堂,那里的狱警动辄就对囚犯们挥起残酷的鞭子。
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日子,他几乎每天都目睹两个狱警拖着一个犯人,死尸一样地从刑讯室出来,每次都看得他义愤填膺。
他每一次都想改变监狱的现状,无奈的是,身为“重犯”的他始终没有机会。
③后来,他和众囚犯被安排到罗本岛监狱的采石场上去做苦工,每天在持枪看守的监督下拼命地搬运石头,动作稍慢就有被毒打的危险。
另外,所有的囚犯只准逗留在这个采石场里,一旦踏出采石场的边缘,就会被无情地射杀。
由于石灰石在太阳的照射下具有极强的反光性,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他,每天看到的只有刺眼的白色强光,以至于他的视力逐渐下降。
④虽然他的视线逐渐变得模糊,而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
为了改变这种悲惨的现状,他利用放风的机会,大胆地向监狱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监狱的院子里开辟一片园子。
哪知道他的这一想法刚一出口,就被监狱当局无情地否决了。
他并没有灰心,几乎一有机会他就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经过了无数次的否决,大约过了五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⑤监狱当局同意了在监狱墙脚的一片狭长地带供他开辟园子,并且破天荒地给他提供了番茄、辣椒等蔬菜的种子。
院子是用废渣垫起来的,为了开辟菜园,他必须把大量的石块挖出来,这样一来,植物才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罗本岛监狱的院子里从此多了一抹动人的绿色。
但是,由于气候的恶劣,园子的第一茬收成并不是很好,仅仅收获了一篮子不怎么红润的番茄。
他一个也舍不得吃,都分给了自己的狱友和狱警们。
⑥罗本岛监狱的条件简直太艰苦了,以至于能够吃到这样的番茄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他一从采石场回来就细心照料自己的园子,他每天把全部心思都花在自己的园子上,许多人都说他是监狱里的“植物学家”,而他自己则把那片园子看成了自己的心灵园地。
每当采石场上的石灰石刺伤了他的眼睛,他就借放风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园子望一望。
那样一片生命的绿在微风的吹拂中,轻轻摇曳,红润可爱的西红柿从绿叶中探出头来。
这片菜园缓解了他眼睛的疲劳,也消解了他在采石场里所遭受的委屈。
⑦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自从有了这片菜园之后,整个监狱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到放风时间,许多狱友都会帮助他来照料一下满园的蔬菜,在狱警们不注意的时候,他们还能揣几个番茄回去,以备夜晚享用。
更令人称奇的是,狱警们的态度似乎也变得和蔼多了,因为他总是把新采摘的番茄发给狱友们,然后再由狱友们送到狱警们手中。
吃了犯人的番茄,狱警们拿鞭子的手,也不再那么蛮横了。
一个黑人狱警说:“每当我莽撞地举起鞭子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是一群递给我番茄吃的人,他们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总是在我最疲劳的时候递给我新鲜的水果……”⑧囚犯和狱警们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这位第466号囚犯,也在罗本岛监狱整整种了18年的菜园。
这位第466号囚犯不是别人,正是黑人总统曼德拉。
曼德拉用几只番茄就让整个监狱变得融洽起来,乍一看,这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其实,曼德拉哪里是在经营菜园,他是在耕作一片片心灵的腹地呀!⑨一颗乐观坚定的心,即使是身处磨难重重的地狱,也能开垦出一片阳光明媚的伊甸园来!(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曼德拉为改变监狱现状做了哪些努力。
(2)选文②段表现了曼德拉当时怎样的心情?(3)赏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
虽然他的视线逐渐变得模糊,而他的目光却炯炯有神。
(4)选文⑥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5)结合链接材料。
说说你对选文⑧段中画波浪线句含义的理解。
【链接材料】曼德拉(1918﹣2013)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为成功废除在南非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种族隔离制度一生,曾多次入狱,被囚长达二十七年,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 . 选文标题既交代了主人公,又提示了选文相关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 选文①﹣③段主要描写了囚犯们悲惨的生活状况,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C . 选文在⑧段才揭示出“第466号”囚犯是黑人总统曼德拉,既解开前文悬念,又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