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PPT课件
414.8 kJ/mol
431.6-515.4 kJ/mol
Hale Waihona Puke (3)分解阶段:当聚合物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除弱键断裂外,主链也断裂, 即发生裂解,产生低分子物。
1 、可燃性气体 H2、CH4、C2H6、CH2O、CH3COCH3、CO等 2、 不燃性气体 CO2、HCl、HBr等。 3、 液态产物 聚合物部分分解为液态产物。 4、 固态产物 部分焦化为焦炭,也可不完全燃烧产生烟等粒子
1、 聚合物的热分解特性 热分解温度高,聚合物热稳定性好。
2、 燃烧温度和着火温度
3、 燃烧热
4、 氧气浓度
阻燃并具有自息性的材料氧指数至少 >27%。
6.2.2 阻燃机理
截断燃烧的5个阶段的任一阶段都能达到阻燃的目的,但最 好使燃烧在萌芽状态就被制止,即截断某一阶段来源或中 断连锁反应,停止游离基的产生。
例:卤代磷阻燃剂
受热分解
R4PX
R3P + RX
膦 烷基卤化物
2 R3P + O2
2R3PO
膦氧化物
聚磷酸盐玻璃体
覆盖在材料表面,隔离空气而阻燃。
硼酸和水合硼酸盐都是低熔点的化合物,加热时形成玻璃状涂层, 覆盖在聚合物之上,当温度高于325℃时B2O3软化形成玻璃状物质。
加热到500℃时,显多孔型物质。
(NH4)2SO4
NH4HSO4 + NH3
NH4HSO4
H2SO4 + NH3
R-H
C + H2O
2、不燃型气体机理
阻燃剂能在中等温度下立即分解出不燃性气体,稀释可燃性气体和 冲淡燃烧区氧的浓度,阻止燃烧发生。
这类阻燃剂的代表为含卤阻燃剂。 有机卤与化合物受热后释放出HX。HX是难燃气体,不仅稀释空气 中的氧,而且其相对密度比空气大,可替代空气形成保护层,使材 料的燃烧速度减缓或熄灭。
阻燃剂
第六章 阻燃剂
6.1 概述
6.1.1 阻燃剂的概念 塑料、橡胶、纤维都是有机化合物,均具有可燃
性,极易在一定条件下燃烧。
阻燃剂是一种能防止材料被引燃或抑制火焰传播 的助剂。
最常用的是磷、溴、氯、锑和铝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很多有效的阻燃剂配方都含有这些元素。
在全球的火灾死亡事故中有80%左右是由于有毒气体或 烟的窒息造成的。
HBr / HCl(重量):1:2.2 ,含溴阻燃剂的效能约为含氯阻燃剂的2.2倍)
RX
R· + X·
卤化物 卤原子
X· + AH
HX + A·
聚合物
3、 冷却机理
阻燃剂能使聚合物材料的固体表面在较低温度下熔化,吸收潜热或 发生吸热反应,大量消耗掉热量,阻止燃烧继续进行。
此类阻燃剂由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即三水合氧化铝)
阻燃机理有多种,分述如下:(无统一看法)
1、 保护膜机理 2、 不燃性气体机理 3、 冷却机理 4、 终止链锁反应机理 5、 协同作用机理
1、保护膜机理 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形成一层不燃烧的保护膜,覆盖 在材料上,隔离空气而阻燃,可分为两种情况:玻璃状 薄膜和隔热焦炭层。
(1)玻璃状薄膜 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为不挥发、不氧化的玻璃状薄 膜,覆盖在材料表面,可隔离空气(或氧),且能使热 量反射出去或具有低的导热系数,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
反应型阻燃剂 是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作为一个组分参加反应,并键合
在聚合物的分子链上。 其优点:对聚合物影响性能小,阻燃性持久。
6.2 聚合物的燃烧和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6.2.1 燃烧的机理
维持燃烧的要素:可燃物、氧、热。
燃烧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 1、 加热阶段 2、 降解阶段 3、 分解阶段 4、 点燃阶段 5、 燃烧阶段
(1)加热阶段
由外部热源产生的热量给予聚合物,使聚合物的温度逐渐升高。
(2)降解阶段:
聚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最弱的链断裂,发生热降解。
O-O C-N C-Cl C-C C-H C-F
不同链的链能:
146.7 kJ/mol
最弱的单键
305.9 kJ/mol
339.4 kJ/mol
347.8 kJ/mol
RH
R·+ H·
H·+ O2
HO·+ O·
R·+ O2
RCHO + ·OH
HO·+ RH
R·+ H2O
聚合物在热源作用下产生可燃气体,从固相传到气相,与氧发生燃烧, 产生热量向聚合物表面辐射并传至内部,使聚合物继续分解,形成燃 烧的循环过程。
影响聚合物燃烧的主要因素
1、 聚合物的热分解特性 2、 燃烧温度和着火温度 3、 燃烧热 4、 氧气浓度
因此在阻燃剂的研究开发领域中,“阻燃”和“抑烟” 是相辅相成的。
也就是说,“阻燃”的含义包括抑烟。
阻燃剂具备的基本条件:
1、 阻燃剂不损害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即阻燃 剂加入后,不降低热变形温度、机械强度和电气特性。
2、 具有耐候性和持久性 进行阻燃加工的塑料制品都是 准备长期使用的物品,因此阻燃效果不能在制品使用 中消失。
(可形成烟雾,危害很大)等。
(4)点燃阶段:
当可燃性气体达到一定浓度,且温度达到其燃点或闪点,并有足够的氧或氧 化剂存在下,开始出现火焰,这就是点燃,燃烧从此开始。
(5)燃烧阶段:
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和活性游离基引起的连锁反应,不断提供可燃性物质,使 燃烧自动传播和扩展,火焰越来越大。
燃烧反应如下:(氢过氧化物)
130-200℃
260-270℃
2H3BO3
2HBO2
B2O3
FB阻燃剂即硼酸锌,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硼阻燃剂。
(2)隔热焦炭层
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可使材料表面脱水炭化,形成一层多孔性隔热焦 炭层,从而阻止热的传导,起阻燃的作用。
例 H2:SO氮4阻。燃脱水主生要成以焦铵炭盐层形。成(NH4)2SO4,受热释放出NH3,并生成
3、 无毒或低毒。
4、 价格低廉 阻燃剂在制品中的添加量有增多的倾向, 所以价格要求低廉。
6.1.2 阻燃剂的分类
根据其使用方法可分为:添加型和反应型 。 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阻燃剂和有机阻燃剂。
按起作用的元素可分为: 卤素阻燃剂、磷阻燃剂及铝、锑、硼、钼等金属阻燃 剂。
添加型阻燃剂 是在塑料加工过程中简单添加和混合在塑料中。 其优点:使用方便、适用面广、但对聚合物性能影响较大。
当温度达到250℃,高聚物燃烧时,氢氧化铝发生分解,吸收大量 热并生成水;产生的水汽化,亦需吸收大量潜热,从而降低聚合物 的温度,减缓和阻止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