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概说(课件)

宋词概说(课件)


五、宋词总体风貌
•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
诗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 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 长。
• 唐诗既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又因关注社 会现实而蕴涵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积极有 为的人生追求。
• 代表唐诗主流的是李杜韩白所创造的昂扬之气 与阳刚之美。
• 宋词则以委婉含蓄的美学特征在中国古代诗歌 史上独树一帜。
• 酒筵听歌只是词中一个场景,只字不提唱歌者 是否美貌女子,往事记省也不知是否与艳情相 关,词旨只是对青春难驻的惆怅感叹。
• 第二个阶段(长调、诗化),柳永、苏轼在形 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 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宋词出现多种 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
• 第三个阶段(律化),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 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
宋词概说
一、词的产生
词配合燕乐而产生
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 自此乐奏全失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 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
——沈括《梦溪笔谈》
胡乐以音域宽广的琵琶为主要伴 奏乐器,能形成繁复曲折、变化多端 的曲调,给华夏音乐发展带来强大的 推动力。
一方面,中原音乐吸收了胡乐成分;
四、南宋词概述
• 南渡词坛,发扬豪放词风,表现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深 沉的黍离之悲,如张元幹、李纲、岳飞、张孝祥等。
• 以辛弃疾为中心的辛派词人,包括陆游、刘过、刘克庄、 陈亮等。
• 以姜夔为中心的骚雅词派(格律词派),代表词的雅化。 • “词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张辑、卢祖皋、吴文英、蒋捷、
王沂孙、张炎、周密、陈允平、张翥、杨基,皆具夔之一 体,基之后,得其门者寡矣。”(朱彝尊《黑蝶斋词序》)
文人词:
1)中唐白居易、张志和等人,偶一为之。 2)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专力作词,题材多描 写女性、闺情,艺术上精雕细琢、辞藻华丽。受其 影响的西蜀词人,编有《花间集》。 3)南唐词,李璟、李煜父子,冯延巳等,词作情致 缠绵,辞句清丽。
忆江南谢秋娘、望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 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 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 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 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 逢
一、作者生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 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 辛”,与李清照(易安居士)并称“济南 二安”。
起兵抗金 率军归宋 任职地方 落职闲居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陈亮,字同甫,才气豪迈,喜谈兵, 反对议和,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 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宋史》上说,陈 亮“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 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由“壮”之极,变而成为“悲”之极, 大起大落,可见作者之悲痛。然而,这确 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活生生而又冷酷的现 实。就题面而言,这是作者与友人共勉的 一首词,而末句似乎连题面一起推翻,可 谓非赋壮词以寄之,而乃悲词,且为悲极 之词。这应该是作者的心底话,只有等到 最后一句才凸现出来。
青玉案•元夕
宋词的总体特征
• 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生活而不是社会现 实,表现功能上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 风格倾向上偏好阴柔和婉而不是阳刚雄 豪。唐诗洋溢着英雄之气,宋词却充满 儿女之情。可以说,宋词弥补了中国古 典诗歌中女性和爱情题材的不足。(莫 砺锋《唐诗与宋词》)
第一,宋词弥补了中国古典诗歌女性题材的不足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 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 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挑灯:把灯芯挑亮。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八百里:牛名。 麾:军中大旗,麾下此处指部下;炙:切碎的熟肉。 分麾下炙: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 五十弦:原指瑟,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泛指军乐。 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秋天。点兵:检阅军 队。
宴会酒令变成词
• 词的兴起,还与酒令著辞有关。“新翻酒 令著辞章”(花蕊夫人《宫辞》)。今存词调 中,留下了种种“令“词的名目,共一百 多调。酒令在不断翻新过程中,常常设计 出种种令格,这些令格,有的被继承下来, 成了词的某些体式或修辞特点。
二、唐五代词:民间词和文人词
民间词:以敦煌曲子词为代表
• 中国古代诗歌女性题材的主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 哀悯社会上某些不幸的女性,如征人妇、商人妇、 弃妇、宫女等,这些作品主要是反映社会问题,不 是普遍意义的女性题材。另一种是把女性当作欣赏 乃至玩弄的对象,如南朝宫体诗。
• 宋词则不然,宋代词人深入体会女性的感情,细致 揣摩女性的声气,宋词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女性的明 珰翠羽和容貌体态,而且成功刻画了女性的眉尖颦 笑和心底微澜。宋代词人对女性的态度是同情、理 解和尊重。
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
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 仍写闺情,但已是一般意义的男女相思,那种秦楼楚馆的习气已不复存在。
天仙子 张先
•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 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渔歌子渔父、渔父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 不须归。
三、北宋词的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欧阳修、张先和晏殊、晏几道父子,承袭“花间”余绪,由唐入 宋过渡。题材多写艳情,体裁小令为主,风格以柔美绮丽为主要倾向。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 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 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特指恢复中原事。 赢得:博得。身后:死后。 可怜:可惜。
是与友人共相勉励之作,希望共同为 君王建功立业。作品前九句所述之事,即 “壮”之情事,颇有千军万马、排山倒海 之势,可谓“壮”之极也。然而“梦回” 二字,已隐然照应末句“可怜白发生”, 故“悲”之极则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胡乐在接受华夏的选择过 程中,也吸收了汉乐成分,融合渗透,形 成了包含中原乐、江南乐、边疆民族乐、 外族乐等多种因素,有歌有舞,有新有旧, 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隋唐燕乐。
燕乐图
配燕乐两种词:长短句歌辞、声诗
配合燕乐演唱的歌辞并非一种,除长短 句形式的歌辞外,还有齐言的声诗(一 部分声诗,为与乐曲更好配合,杂以和 声、泛声等成分。这些和声、泛声处, 后来逐渐被人填成实字,即可能演变成 长短句词调)
第二,宋词在爱情题材上更具有开拓意义
• 宋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上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们 用来抒情述志的诗文作品也庄重无比,爱情题材在诗 文中几乎绝迹。
• 宋代士大夫生活优裕,接触歌儿舞女的机会较多,他 们私生活中当然也会有男女恋情的内容。于是词这种 特殊的诗体便被选为合适的情感宣泄口。
辛弃疾《破阵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