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尚书》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
”成语箕风毕雨
即来源于此。
2.
称“皇帝” 由秦
朝开始,直至
辛亥革命
才结束。
3.
金陵是南京
的古名,扬州的古名叫
广陵。
4.
古代室内的四角有专名,西南角叫奥
,西北角叫
屋漏
,东北角叫
宦
,东南角叫窔
,其中以
奥
为最尊。
5.
清人张之洞撰写的《书目答问
》是指导初学者的目录学著作。
6.
三桓即孟
桓、
叔孙
桓和
季
桓。
7.
六部
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8.
历代的古籍目录著作,大体有三种类别:史志目录
、
官修目录
、
私家目录。
9.
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五音,加上变宫和变徵,就是七音。
五音指的是
宫
、 商
、
角
、
徵
、羽。
10.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中的“浊酒”指的是浇愁
的酒。
11.
堂的正面没有墙,堂前有两个阶梯,称东阶和西阶。
古人在室外尊左,因此西阶是宾客走的。
∙√
∙×
12.
墓志也是一种碑刻。
汉朝时就有墓志。
古人在坟里埋上一块石头,或长或方,上面记载着死者的事迹,其性质与碑刻一样。
∙√
∙×
13.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
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
∙×
14.
帞头后代音转称为幞头。
后来幞头又在脑后扎成两“脚”,自然下垂,再往后取消了前边的结,后面的两“脚”用金属丝扎起,衬以木片,称为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后面的“脚”向上在脑后相交,称为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
幞头通常用青黑色的纱制成,所以也叫乌纱,后代俗称乌纱帽。
∙√
∙×
15.
明清时进士榜都用黄纸书写,所以叫做黄甲,也称为金榜,中进士称为金榜题名。
∙√
∙×
16.
现在的鄱阳湖在东汉时还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当时的鄡阳县址就设在现在的湖中间,以后逐渐沦为大湖。
∙√
∙×
17.
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里的太守指的是京城太守。
∙√
∙×
18.
车右又叫骖乘,其任务是执戈御敌,车遇险时下推车。
古代作战乘车一般是三人一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车右在右。
如果是国君或主帅在车,则居于中,御者与之对调。
∙√
∙×
19.
今江西全省相当于西汉一个豫章郡。
∙√
∙×
20.
古时有“缙绅”一词。
缙又可写作搢,义为插,指插笏于绅(带),是教师上课作为记事或指画时用,所以缙绅成为教师的代称。
∙√
∙×
21.
黄钟宫确定下来后,按三分损益的方法,可以产生宫、商、角、徵、羽五音,加上(),就是七音。
∙变宫
∙变商
∙变角
∙变徵
∙变羽
22.
绍兴的古名叫()。
∙南京
∙广陵
∙会稽
∙无锡
23.
汉代的察举以道德品行为重,察举的科目,常见的有()等。
∙秀才
∙孝廉
∙明经
∙贤良方正
24.
孔子说:“殷有三仁焉”,指的是()。
∙周文王
∙周武王
∙姜太公
∙微子
∙箕子
∙比干
25.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宇为裈衣。
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中的“裈”是指()。
∙裙子
∙裤子
∙衣服身后的下摆
∙被子
26.
西汉的会稽郡包括今()。
∙江苏太湖流域
∙上海市
∙浙江的大部分
∙安徽的大部分
∙江西的小部分
∙福建
27.
在紫微垣外,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
∙大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红微垣
28.
《太阳历》是由汉代()等人制订。
∙郭守敬
∙落下闳
∙王恂
∙邓平
∙傅仁钧
∙祖冲之
29.
秦汉时()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麒麟阁
∙兰台
∙东观
∙馆阁
30.
古人认为()是天帝之座。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红微垣
31.
在黄河流域见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红微垣
32.
二十八宿即二十八个星区,包括()。
∙东方苍龙七宿
∙北方玄武七宿
∙西方白虎七宿
∙南方朱雀七宿
33.
记载二十八宿较早的书有()。
∙《吕氏春秋》
∙《淮南子》
∙《月令》
∙《诗经》
34.
梁溪是()的别名。
∙苏州
∙松江
∙无锡
∙泉州
35.
()又称手板,是君臣相见时手里拿着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或指指画画。
∙衽
∙笏
∙缙
∙绅
36.
()是用来煮肉或盛肉的青铜容器,常用来煮全牲,有圆腹三足和方腹四足两种,腹下烧火,口有耳,便于抬举。
∙鼎
∙鬲
∙镬
∙甑
∙甗
37.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1949年,约有两千一百多年时间,在此段时期内,中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划分为()阶段。
∙第一阶段称州郡时代,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约800年。
∙第二阶段称道路时代,经隋、唐、五代、宋、辽、金朝,约700年。
∙第三阶段称行省时代,经元、明、清朝和民国时期,约700年。
∙以上答案都不对。
38.
《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中“俎”是()。
∙筷子
∙砧板
∙托盘
∙案
39.
掌握一点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知识,有()益处。
∙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伟大国家的缔造和发展的过程
∙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某种方言分布情况
∙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哪些地区经济发达,原因何在
∙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各地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
∙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常识,便于理解学习和现实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40.
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的三礼是指()。
∙周礼
∙吉礼
∙仪礼
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