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青浦规划至2020.pptx
青浦规划至2020.pptx
第二章 区域功能定位、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 第七条 区域功能定位
是上海的现代农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具有江南历史文 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都市、上海的水源保护地;是体现地方文化特征的休闲旅游区; 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生态居住区;是具有集约性、都市型特征的现代商贸区;是与自然环 境相协调的绿色工业区。
第三章 区域总体布局及城乡体系 第十条 城市发展方向
集中财力和物力建设好新城、新市镇、六大工业发展区以及现代农业园区,解决城镇的 集约化发展问题,保证工业向园区集中得以实施。一般集镇结合行政区划调整,重新整合资 源,促进全区持续协调发展。
第十一条 区域总体布局 区域的总体布局应体现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思想,实施分类指导。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青浦区行政辖区,总面积 669.69 平方公里。 第六条 规划指导思想
1. 坚持“三个集中”的指导思想,构筑合理的城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增 强全区的竞争力。
2. 坚持全面、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注重近期可操 作性和远期发展相结合,注重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体系呈梯度、布局成组团、城镇成规模、发展有重点。 第十三条 城镇等级体系
以上海市域 1966 城乡体系布局框架为依据,结合青浦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青浦区将 形成以 1 个新城为核心,8个新市镇为纽带,70 个左右中心村为基础的 1870 城乡体系结构。
新城:下辖盈浦、夏阳和香花桥三个街道,具有商业、房地产业和城市服务业等综合功 能的城市。
2020 年,把青浦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郊区,形成具有江南历史文 化和环境特色的生态型水乡都市。
主要标志: 1、 基本形成现代化的新城框架和中等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 2、 基本形成地域空间布局合理,城镇等级层次清晰,城镇职能分工协调的,有机联系的城 乡体系构架。 3、 基本形成天蓝、地绿、水清的整体风貌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生态环境,重点加强城 镇化地区的环境建设和淀山湖旅游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4、 基本形成绿色工业区、休闲度假区、现代商贸区和生态居住区的整体构架和规模。 5、 基本形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和交通设施框架,重点建设污水处理 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1. 园区用地靠近主要交通干线。
2. 城镇建设用地 以现有城镇建设用地为依托,针对工业化优先于城市化的现状以及规划动态,合理整合
3. 坚持统筹发展,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关系,关注社会公平,达到社会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4. 体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发挥地域优势,进行错位竞争,创立具有青浦特点 的竞争平台。
5. 体现青浦的地域特色,延续青浦的历史文脉、保护好青浦的传统风貌,建成人、 自然、环境、城镇和谐的现代化郊区。
学海无涯
展的方针,未来青浦区蝴蝶形的行政范围内,自然形成“一城三片一带”的总体格局。 一城:即青浦新城城区,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包括现青浦城区、向西
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是具有 50 万人口规模、功能完善的滨水城区,重点发展商业、房 地产居住业和城市服务业。
东片:即徐泾、赵巷地区,接受上海中心城的辐射,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 点发展以商贸、商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居住业。
北片:即市级工业园区以及华新、白鹤、重固地区,发挥市级工业园区的综合优势,重 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
西南片:即朱家角、金泽、练塘地区,充分依托淀山湖地区的生态资源和朱家角古镇 的品牌效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居住业和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
一带:指以 318 国道和 A9 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生态居住带,依托上海东西发展主轴, 重点发展生态居住。 第十二条 城乡体系规划原则
学海无涯
第八条 区域发展规模 2020 年青浦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 115 万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 92%,城镇人口达到
105 万。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111.9 平方公里。
2020 年青浦新城规划人口约 50.6 万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约 44.4 平方公里;新市镇 规划实际居住人口约 64.4 万人,规划新市镇建设用地控制为 67.5 平方公里。 第九条 区域发展目标
展集中工业园区。调整农业用地构成,保护基本农田。扩大生态绿化用地面积,根据全区地 形特征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需要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上游准水源保护区。
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规划布局 青浦区区域规划用地由城镇建设总用地和非城镇建设用地组成。按照不同功能,城镇建
设总用地细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以及区域性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等 不同性质的用地;非城镇建设用地包括生态结构绿地、农业用地、中心村用地和骨干水域用 地等不同类型的用地。
学海无涯
徐泾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区界;西至徐凤路、振华路;北到北青路、南至徐泾大道、三 一八国道;总建设用地 6.0平方公里.
工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至区界;西至河流;南至区界;北至外青松公路;总建设用地1. 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2006 年至 2020 年,近中期至 2010 年。
第五条 规划范围
新市镇:朱家角镇(中心镇)、华新镇(中心镇)、练塘镇(中心镇)、金泽镇、徐泾 镇、赵巷镇、重固镇和白鹤镇;其中包括沈巷、凤溪、蒸淀、小蒸、商榻、西岑、莲盛、赵 屯等居住社区,社区人口控制在 3000 人左右,少量现状规模较大社区人口可突破 3000 人。
中心村:全区规划建设归并形成 70 个左右中心村,每个中心村人口控制在 1000—3000 人。
学海无涯
第四章 总体土地使用规划 第十四条 用地布局理念
以生态环境为发展基质,以“一城两镇”(青浦新城、朱家角镇和徐泾镇)为核心主体, 以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景观优美的水系为骨架,以产业发展为支持,合理安排各项用地 。 形成以自然为本、有机生长、城市与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区域。
第十五条 用地布局战略方针 集约发展城镇和产业用地,降低农村宅基地用地比重。限制小规模工业区发展,重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