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昌市邛海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介绍

西昌市邛海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介绍

西昌市邛海湿地恢复建设工程介绍邛海湿地位于四川省西昌市邛海四岸,经天然淡水湖开发建设而成,是四川省首个具备国际重要湿地申报条件的湿地,目前正在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邛海湿地总占地2万亩,2010年开建,分六期建设,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为一至四期,2013年五、六期动工,预计2020年全部完工。

一至四期湿地的恢复建设,累计投资16亿元,使得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恢复至31平方公里,邛海湿地旅游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待五期、六期湿地建成后,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42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将达到2万亩,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湿地。

届时,邛海将更加美丽富饶,必将为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邛海湿地一期恢复工程——观鸟岛湿地一期恢复工程位于邛海西岸北端,总投资0.55亿元,占地面积112200平方米,其中原建钓鱼台18000平方米,映月潭9000平方米,绿地面积54100平方米,仿木栈道2700平方米,退塘还湖28400平方米,驳岸2100米,共有5个雕塑,1个广场,2座小桥,3个亭子,25种水生植物,4个生态厕所,50亩菱角。

工程主要由“亚热带风情区、海门桥渔人海湾区、生命之源区、祈福灵核心区、柳荫垂纶观鸟区”等5大主题游览区项目组成,湿地是白鹭、灰鹤、海鸥等野生鸟类理想的栖息地,体现了“自然、生态、和谐”的主题。

邛海湿地二期恢复工程——梦里水乡湿地二期恢复工程位于邛海北侧,南起湿地一期的小海,北达新海河出口,东临邛海岸线,西至滨海路人行健身步道,项目总投资1.65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资金1.35亿元,湿地恢复建设工程资金3000万元。

项目占地2600亩,其中陆地绿化面积为270亩,水生植物285亩,水面面积2045亩,共有81个小岛。

项目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按照“二带三区”布局,采取“五大”措施进行湿地恢复。

“二带”即:湿地生态防护林步行游览带和湿地水上游览观光带。

“三区”即:植物园湿地区、白鹭滩水生植物观赏区、自然湿地修复区,其中自然湿地修复区占湿地规划总面积的85%。

“五大”措施:一是实施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三退三还”工程,扩大邛海水域面积——通过一、二期湿地恢复建设使邛海水域面积从26.5平方公里增加至28.6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实施浅滩清淤疏浚,扩大邛海库容;三是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构筑自然生态立体景观和天然生态屏障,营造候鸟栖息地及野生动植物繁衍地;四是实施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的休闲场所,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五是开展紫茎泽兰、水葫莲、水白菜等有害物种清除工程。

邛海湿地三期恢复工程——烟雨鹭洲湿地三期恢复工程位于邛海北岸,南临海河入海口、西靠观海桥、北沿环海步道、东接新沙滩,总投资8.5亿元,占地3530亩地,其中水域湿地面积947亩,陆域湿地面积2583亩。

工程按“一带、四区、三栖息地、多科研监测点”功能分区布局,即生态防护林带、宣教管护湿地区、生态利用湿地区、水质净化湿地区、近自然恢复湿地区、林灌鸟类栖息地、浅水涉禽类鸟类栖息地、深水游禽类鸟类栖息地、多个科研监测点。

建设内容包括一带二区9园18景,构建沼泽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三大湿地类型,4个主要入口,三种游船航线。

邛海湿地四期恢复工程——西波鹤影湿地四期恢复工程南起邛海湾,北至邛海公园,东连邛海海岸线,西至108国道,占地1750亩,总投资2.6亿元,其中征地拆迁2亿元,工程建设费用0.6亿元。

湿地内种植了银杏、兰花楹、红叶李、台湾梧桐等40多种高大乔木,黄金香柳、非洲茉莉、三角梅等30多种矮小灌木,血草、小盼草、美国薄荷等20多种观赏草类,金叶芦竹、梭鱼草、睡莲等30多种水生植物。

项目由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西昌市设计院作施工设计。

规划按“两带、三区、八节点”(“两带”指滨湖亲水步道游览带和自行车驾游览观光带;“三区”:人文生态体验区,田园观光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八节点”:踏波栈道、五棵榕、梦回成昆、坐石观海、黄家湾、蛙溪、邛管会旧址、邛海湾)进行布局,旨在打造集游览观光、体验刺激、感悟文化、品味生活为一体的滨水景观。

将亲水步道和自行车绿道合理分离、有机串连,形成了5公里长的自行车、观光车绿道,5.5公里的亲水步道,沿自行车绿道和亲水步道安装了260多盏太阳能灯,300多条石櫈,沿线布局了观光车错车平台、生态停车场、星级厕所、凉亭、茶室、自行车租赁点、观光车换乘处等功能服务设施。

标识标牌系统严格按照“5A级旅游景区导览标识系统设计设置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选用防腐实木、花岗石石材等中高档天然材料,制作安装了160余个标识标牌及二十四节气文化石刻、楹联及坐石观海、神泉碑刻,精美的“邛海湿地”标志。

邛海湿地五期恢复工程——四季花海湿地五期恢复工程规划范围位于邛海东北岸,西含小渔村景区,南至青龙寺以南,项目总投资14.5亿元,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计划于2013年07月开工建设。

建设内容:将实施退塘、退田、退房还湖工程恢复湖滨湿地,包括邛海主绿道以内用地及海丰村、焦家村、赵家村部分低洼地,开展湖滨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 步道观光车道建设;截污管网、入湖河流治理;拆迁及安置房建设、节点建设、厕所、小品建设、绿化水生植物种植等。

规划定位:“以邛海高原淡水湖泊自然湿地的修复为立足点,以河口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展示为特色,遵循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生态公益性项目。

”指导思想:一是继承前四期“生态化、去公园化、景观性功能性有机结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奋进一步,以花为媒,以花点睛,展示邛海基于优异气候、光热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构建“四季花海”、美丽绝伦的湿地生态系统,实践“美丽中国”。

二是以河口水土保持和三角洲湿地恢复为重点,协同邛海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消除泥沙淤积这一威胁邛海生态系统安全的最大因素,画出西昌“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墨重彩。

邛海湿地六期恢复工程——枫林光影湿地六期恢复工程规划范围位于邛海南岸,海南乡境内,项目总投资21亿元,规划面积约3.08平方公里,计划于2013年07月开工建设。

建设内容:将实施退塘、退田、退房还湖工程恢复湖滨湿地,包括邛海主绿道以内用地及核桃村部分低洼地,开展湖滨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 步道观光车道建设;截污管网、入湖河流治理;拆迁及安置房建设、节点建设、厕所、小品建设、绿化水生植物种植等。

总体定位:自然湿地恢复与田园风光有机融合的生态公园——恢复滨水低洼地区天然湿地,保留农田肌理,连片特色种植形成大尺度田园风光,保留、改造大面积农田为农业湿地。

“梦里田园,新农建设与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邛海湿地恢复工程与惠民工程的典范。

”建设新农村社区,改善乡村风貌。

“依托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化、遵循村庄成长空间,串藤结瓜,科学布局村庄村落”的指示精神重新确定拆除范围和安置需求。

邛海湿地恢复工程与惠民工程的典范建设新农村社区,改善乡村风貌。

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一村一品:缸窑村——环海特色旅游小镇,天下第一缸、特色商业街;古城村——田园风光秀丽的新农村社区,古戏台;钟楼村——依山就势的自然村庄,突出灵鹰寺、大石板市场等古迹;核桃村——结合湿地恢复的自然村落。

邛海湿地恢复工程管理措施“三分建设,七分管理”,湿地景区管理局与市级相关部门在对湿地建设工程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相关功能设施的同时,迅速将工作重点转向管理经营和拆迁群众的安置、就业上来。

一是成立西波鹤影湿地管理处,实施高水平管理。

二是把湿地管理与拆迁群众就业有机结合,现已从拆迁群众中招聘了保安32名、保洁员41名、观光车驾驶员7名、协管员2名,经专业培训后参与湿地管理,成为了景区旅游服务从业人员。

同时,景区设施维护、绿化管护等临时用工均优先考虑拆迁群众。

三是采取公开竞价招租方式确定自行车经营业主,启动自行车经营项目,第一年招租价为23.2万元。

四是新购8辆电动观光车用,开展观光车游览项目。

五是按照州市党委、政府“搬得出、住得好、能发展”的要求,加快拆迁安置房的规划建设。

将拆迁村民的居住用房和经营性用房分离,在城景结合部建设居住性用房,在景区内规划建设“宁海听涛”经营性安置房(总占地面积为10.1公倾,建筑占地26725㎡,建筑总面积42176㎡,概算1.1亿元),该经营性用房安置点完全按旅游小镇的模式进行打造,旨在通过搬迁让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搬迁让老百姓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依托景区发展旅游服务业,切实解决保护、发展与民生问题,切实做到“实施一项工程,助推一项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目前,安置房规划方案正在按程序报省建设厅审批。

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建设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围海造田、填海造塘加之自然泥沙淤积,使邛海水面面积大大缩减。

而近30年来的旅游开发、网箱养鱼和农家乐的无序发展,使近2/3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因此,为进一步保护邛海生态,依照邛海湿地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西昌市2008年起着手邛海湿地建设,通过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和浅滩清淤疏浚扩容工程建设邛海周边湿地。

邛海湿地建设工程的目标是为邛海构筑一个立体的生态屏障,打造出一条“净化带”。

通过邛海一、二期湿地恢复工程,邛海水域面积已从不足27平方公里增加到近29平方公里,形成了1500米独具特色的湿地水上航线,形成了融湿地科普、环境保护和游览观光为一体的湿地文化长廊。

邛海湿地建设工程是西昌市邛海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工程的核心,分三片六期对邛海周边湿地进行建设。

三大片湿地包括西北岸湿地、东北岸湿地、南岸湿地。

西北岸湿地包括一至四期湿地公园,东北岸湿地为五期、南岸湿地为六期,将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建成。

届时,整个邛海将被2万亩湿地团团包围,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区。

邛海湿地建设工程将使邛海水域面积恢复到42km2。

同时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理想之地,大大提升西昌市民的幸福指数。

邛海湿地恢复工程经验总结一、湿地恢复建设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相结合;二、湿地恢复建设与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三、湿地恢复建设与土地整体利用相结合;四、坚持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完善;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的“三退三还”;坚持体现项目的生态性、自然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