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浆渗透压-遵义医学院生理学精品课程

血浆渗透压-遵义医学院生理学精品课程


2.无机盐
无机盐绝大部分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正离子:Na+、K+、Ca2+、Mg2+等 负离子: Cl-、HC03-、HPO42-、SO42-
作用:维持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酸碱 平衡和组织细胞兴奋性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血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男性:40%~50% 女性:37%~48% 血细胞的比容可反映红细胞的相对数量
成年女性 3.5~5.0×1012/L 110~150g/L
新生儿
6.0×1012/L 5天内达200g/L
贫血(anemia): 血液中红细胞、Hb浓度低于正常
(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
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1)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 :
外力→RBC→变型→恢复
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①运载氧和二氧化碳 ②缓冲作用:酸或碱 ③具有免疫功能
(三)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 红细胞生成所需的物质
⑴生成部位:胚胎期为肝、脾和骨髓;
出生后主要在骨髓
蛋白质
基本原料
⑵造血原料:

叶酸
成熟因子
VitB12
①铁:Hb合成必需原料
成年人体内共有铁3~4g,约67%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成人每天需20~30mg铁用于合成RBC
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 ① 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 ② 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 ③ 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
(2)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
指红细胞能够较稳定地分散悬浮于 血浆中的特性
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 性。
血沉(全称红细胞沉降率)
(3)渗透脆性(osmoticfragility) 概念: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
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 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
正常值:0.45%
正常值=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 正常值=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
临床意义:
如: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 遗传性球形RBC增多症患者其脆性特别大。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本章知识框架
血浆(血浆渗透压)
组成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生理特性 生成调节

血小板(板止血栓

血液凝固
抗凝
纤溶
血型(ABO、Rh)和输血原则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二)运输与联系的作用 (三)维持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四)调节机体体温的作用 (五)免疫和防护功能 ①化学防御 ②细胞防御 ③止血与凝血
压力 大(300mmol/L或770KPa) 小(1.3mmol/L或3.3KPa)

意义 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平衡和维持血浆容量
等渗溶液(iso-osmotic solution): 0.85%NaCl、5%葡萄糖、1.9%尿素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张溶液(isotonic solution)
红细胞沉降率的快慢与 红细胞叠连现象有关
★叠连现象:是指红细 胞以凹面相贴而重叠在 一起, 状如缮钱
叠连形成的快慢主要受 血浆中蛋白质的影响, 而不在于红细胞本身
影响ESR快慢的因素:
白蛋白、卵磷脂抑制RBC 叠连ESR
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加速RBC叠连 ESR
二、血量(blood volume):
血浆和血细胞的总和,即血液的总量
(7-8%)(70-80ml/kg)
循环血量 储存血量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比重
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质浓度
全血比重 1.050~1.060

主与红细胞数量有关
血浆比重 1.025~1.035

主与血浆蛋白含量有关
红细胞 比重 1.090~1.092

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呈正变
(二)血液的粘度(viscosity)
大小取决于液体中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力 与所含的红细胞数量和蛋白质的浓度呈正比, 还受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聚集能力的影响
血液粘度与水相比为4~5,血浆:1.6~2.4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和 一般过程(自学)
二、红细胞生理: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 与功能
双凹圆盘结构, 直径7- 8μm,厚度2μm 主要蛋白质:血红蛋白 (hemoglobin , Hb)
RBC和Hb的正常值
RBC
Hb
成年男性 4.0~5.5×1012/L 120~160g/L
(三)血浆渗透压
1.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 半透膜的吸水能力
大小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 的多少成正比,与溶质颗粒 的种类和大小无关。
2.血浆渗透压的分类: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组成 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NaCl)
(主要为白蛋白)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有机物
血液
血浆 无机物
(plasma) 一些气体
白蛋白
血浆蛋白
球蛋白
(plasma proteins)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最多)
血(b细lood胞cells)白细胞(最少)
血小板(最小)
1、血浆蛋白的功能 (1)营养功能
(2)运输功能 (3)缓冲功能 (4)形成胶体渗透压 (5)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6)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
内的沉降速率。 数值:
正常成年男子为0~15mm/h 正常成年女子为0~20mm/h
ESR的意义:
①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 • 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 •
②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 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
临床上常用0.85%NaCl 、5%葡萄糖
(四)血浆pH值
正常人血浆pH值:7.35~7.45 缓冲系统: ★血浆的缓冲对:
NaHC03/H2C03(主) 、Na-蛋白质/H-蛋白质、 Na2HPO4/NaH2PO4
★红细胞内:
KHb/HHb、KHbO2/HHbO2、KHC03/H2CO3、 K2HPO4/KH2PO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