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

口腔局部麻醉与拔牙术

口腔科常用的局麻药物是普鲁卡因(奴佛卡因)和利多卡因(赛洛卡因)。

一般病员拔牙多采用2%盐酸普鲁卡因,性稳定,煮沸消毒不被破坏。

为了增强麻醉效果,延长麻醉时间,可加入1:1000肾上腺素约十万分(即100ml普鲁卡因中加1:1000肾上腺素1ml )。

但须注意: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毒症病员及孕妇等,禁用含有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以用2%利多卡因(L i d o c a i n e x y l o c a i n e)较适宜。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一)牙槽部浸润麻醉
图5~1 牙槽部浸润麻醉
适用于骨质疏松的上颌牙槽部的拔牙和牙槽手术。

注射麻醉药于牙槽的唇(颊)侧和舌(腭)侧的粘膜下或骨膜下,唇(腭)侧注射时,注射针在前庭沟刺入粘膜,针与粘膜约成30~35度角(图5~1),注意麻药1~2ml。

舌(腭)侧注射时,在硬腭上距牙龈缘0.5~1cm处进针,注射麻药0.5ml。

(二)阻滞麻醉
在神经干附近注射麻药以阻断神经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获得麻醉效果,称为阻滞麻醉,适用于骨质较致密的下颌骨区或局部有炎症及肿胀不宜作浸润麻醉者。

阻滞麻醉在口腔科应用较多,由于注射位置一般较深,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赞成深部感染,引起不良后果,注射麻醉药前应先回抽检查,以免误入血管,然后缓慢注入。

有关阻滞麻醉的具体操作方法见表5~1。

表5~1 阻滞(传导)麻醉方法麻药:2%普鲁卡因
麻醉方

穿刺点方向深度剂量麻醉范围
上牙槽
后神经
阻滞麻醉(上颌的前庭沟底
半张口,注射针
与上颌牙的咬合
面成15度角,向
上、向后、向内
1.5~
2.5厘

1.5~
2毫米
同侧上颌磨牙、
牙周膜、牙槽骨及
颊侧牙龈(不包括
结节注射)方向刺入
的近颊根)
腭前神经阻滞
麻醉(腭大孔注射)腭侧龈缘至
腭中线联线
1/3处
大口张,从对侧
下颌尖与第一前
靡牙间,向上、
后、外方向刺入
约0.5~1厘

0.5毫

同侧上颌前磨牙的
腭侧粘膜及牙龈
鼻腭神经阻滞
麻醉(切牙孔注射)腭龈乳头基
部(腭乳突
处)
大张口,与
牙长
?轴
平行或从侧方刺

约0.5厘米
0.2毫


侧粘膜及牙龈
下牙槽
神经阻滞麻醉(下颌肌注射)翼下颌韧带
外侧颊垫尖
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
下颌两前牙间,
与下颌牙咬合面
症行,向后、向
外刺入。

约1.5~2.5
厘米触及骨

1.5~
2毫升
同侧牙、牙周
膜、牙槽骨及
?牙
的唇侧粘膜及牙龈
舌神经
阻滞麻醉同上同上
麻醉下牙槽
神经后将针
退出0.5~1
厘米
0.5~
1毫升
同侧下颌舌侧牙
龈、口底及舌前2
/3粘膜
颊神经阻滞麻一法:同上同上
麻醉舌神经
后将针稍稍
退出再转至
0.5~
1毫升
同侧颊侧牙龈及粘

醉 下颌升枝前缘0.5厘米
二法:腮腺导管口后方1厘米处
与粘膜成15~30度角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见图5~2
图5~2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腭大孔注射):见图5~3。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节牙孔注射):见图5~4
图5~3 腭大孔注射 图5~4 节牙孔注射
拔牙麻醉选择:见表5~2 表5~2 拔牙麻醉选择
牙位
唇、颊、侧
舌、腭、侧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麻醉的神经 麻醉方法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
切牙孔注射
上牙槽前神经 浸润麻醉
鼻腭神经 腭
?腭侧
前神经浸润麻醉或切牙孔
注射及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浸润麻醉腭前神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浸润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
腭前神

腭大孔注射
上牙槽后神经上颌结节注射腭前神

腭大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
?加对侧下牙槽神经交通枝)
下颌孔注射
?
加对侧局部浸润
麻醉)
舌神经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下颌孔注射颊神
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下颌孔注射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孔注射)和舌神经、颊神经阻滞麻醉:(图5~5、5~6、5~7)。

图5~5 下牙槽神经、颊神经、
舌神经位置示意图
图5~6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及方向
图5~7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部位的解剖关系
拔牙前应慎重考虑的某些全身疾病
如下列一些疾病,应特别注意其拔牙后果,最好是先经过有关科室会诊检查,采取适
图5-8 拔牙常用器械
拔牙方法及步骤
1.分离牙龈:用牙龈分离器从龈沟插入,将附着于牙颈周围的龈组织分离,以免拔牙时造成牙龈撕裂。

图5-9 牙挺作用方法示意图
2.挺松牙根:用挺插入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牙挺的凹槽对着牙根面,左手保护邻近牙齿,右手持牙挺,以牙槽骨为支点,利用杠杆作用和转动力量,从近中或远中部位逐渐挺松牙齿(图5-9)。

3.拔除患牙:将牙钳喙准确放置于患牙的唇舌侧或颊舌侧,使钳喙与牙齿长轴方向缓慢摇动,随着牙齿松动度增大,用力向外牵引拔出(图5-10,图5-11)。

图5-10 拔牙操作示意图图5-11 用牙钳拔牙时的摇动方向示意图
单根牙牙根呈锥形者
,可以稍加旋转力量拔出。

单根牙牙根呈扁平状者(如
?)和多根牙,应避免旋转力,并宜顺着牙根弯曲的方向拔出,否则易折断牙根。

4.断根拔除出:首先要了解每个牙的牙根数目和分布情况。

拔除断根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

如断根边缘露于牙槽骨之间,将牙根挺出。

断根位于牙槽窝内或部位很
深者,则用骨凿凿除一部分根周骨壁,形成缝隙,然后插入根挺或根尖挺,将断根挺出(图5-12)多根牙折断牙根尚聚在一起者,可用骨凿将联结处劈,分成几个单根,然后分别取出(图5-13、5-14),上述方法仍难拔出的断根,可切开并翻起颊侧粘骨膜瓣,凿除部分颊侧骨质,暴露牙根,然后取出断根,缝合粘骨膜瓣及牙龈。

图5-12 断根拔除法示意图
3.干槽症:是在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凝块腐败分解,骨壁裸露,继发感染,剧烈疼痛,严重者影响半侧头痛,夜不能眠,症状可持续10-15天以上。

多由于拔牙时创伤较大,时间较长,异物感染等因素所引起的。

处理:先用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洗净伤口,然后用碘仿纱条加丁香油、抗菌素放牙槽窝内。

同时内服镇痛消炎药物,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或隔日换药一次,可逐渐好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