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情绪
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 情绪的紧张性: 紧张、轻松
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基本形态: 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
1.心境 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它并不指向 特定的对象,而是影响着一个人整个 行为表现,使人的一切行为在一定时 间内都带有特定的情绪色彩。
持续时间:几小时、几天、几周、几 个月、更长的时间 原因 影响:积极—提高;消极---降低
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 使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3.应激(stress) :
定义: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境引起的情绪状
态。它是有机体动员自身的能源以回答强烈 的或超强的外界刺激的一种特殊的防御机制。
原因: 应激状态下的表现:两种 应激的作用
应激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是对个体体力和 智力的极大消耗,都会大大消弱有机体的免疫力。
3、养成积极的心理
42
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
主观体验
幸福、快乐、满足
人格特质
乐观、宽容、豁达 责任感、和谐(家 庭、社区、学校)
社会情境
4、学会一定的心理调试策略
45
自我训练:TRAIN
放松(relaxing)
R
倾诉(talking)
T
自我训练 (train)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时间短暂的情绪 状态。
表现: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激情具有爆发性的特点。激情状态常伴有显著的 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的变化。
引起激情的原因:对于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如 事业的成功、亲人的死亡、突如其来的危险等
影响
意识狭窄
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为认识活动范
38
发生事件
自我观 人际观 世界观
心理行为反应
艾利斯ABC理论
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 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
目前 困境 “因为男(女)朋友和我 分手了,所以我不开心。”
转换 方法
情境不变,结果改为相反词。 “因为”置后,补充完整。
转换 结果
“和朋友分手了,我仍然 开心,因为……”
•体育运动:
10分钟的散步能导致随后2小时的 精力充沛。
产生内啡肽,是快乐的生化基础。 •公益活动: •通过某种善意的行为和对他人的帮 助可以降低压力,提升幸福感。
兴趣(I):尽情娱乐
•用娱乐来转移注意力, 可以使你暂时忘记生活 中的压力事件。
营养(N):吃出快乐来
营养(N):吃出快乐来
维生素 : 维生素 B1、B6、叶酸可缓解忧郁; 泛酸与维生素 C 可减轻压力;烟酸和 维生素 D 可平缓情绪, 消除焦虑; •矿物质: •钙平稳情绪;铁克服紧张、焦躁; 锌能 够抑制忧郁情绪,并提高人的注意力; 镁具有安神和抗忧郁的作用。
态度。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 度体验。
情感: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关系后而
产生的稳定、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绪 需要的角度 时间上 稳定性 生理需要 早 情感
社会需要
晚 稳定性 深刻性 持久性
情境性 激动性 暂时性 外显 冲动性
表现上
内隐 内心体验
当你觉得热、心跳加速、手有点抖:
如果你碰到愤怒的大熊,你会感觉……
如果你碰到令你神魂颠倒的人,你会感觉……
如果你拿到期末考试题,你会感觉……
如果你在健身房,你会感觉……
研究案例:“爱她还是其它?”(Aron等,1974)
实验目的:维生素对视力的作用
4、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既承认情绪生 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也承认情绪受社 会文化情境、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 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评价中。 每种情绪均包括生理的、行为的认知的三种成 分,它们在每种特定的情绪中各自起着不同的 作用,而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3、就脑的活动而言,情绪、情感是同一 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事物的 两个侧面或着眼点。
二、情绪的分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激活程度
: 情绪的强度:
微怒—愤怒——大怒——暴怒——狂怒 好感—喜欢——爱慕——热爱——酷爱
生活改变与压力感量表
4. 热 情
定义: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 不如激情强烈,但较之深厚持久; 不如心境广泛,但较之强烈而稳定。 基本特征:情绪性、理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没有人的热情,就从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 ——列宁
三、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外周生理理论 2 、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3 、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二因素论) 4 、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思考:认知与情绪的关系?
跨文化的基本表情
快樂 ?
驚訝 ?
生氣 ?
厭惡 ?
悲傷 ?
害怕 ?
輕視 ?
第二部分
情绪调控
• 健康情绪的标志有哪些? • 情商包括哪些内容 • 情绪调节的策略
30
一 健康情绪的标志
1、诱因明确 2、反应适度 3、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 4、情绪的自制性
二、情商EQ
1995年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戈尔曼的著 作《情商》(EQ)之所以风靡了美国商业界 与教育界,原因在于人们终于认识到,智商并 非成功的唯一法宝,情商才是人生致胜的关键。 如今EQ在国外许多国家已被纳入正式教育。 我国学者都认同的EQ主要包括五大因素: 自我意识、 自我激励、 情绪控制、 人际沟通、 挫折承受能力。
营养(nourishing)
A
活动(action)
N
I
兴趣(interests)
倾诉(T):倾诉的好处
•处理问题;表达情感; •与人沟通,减轻压力; •反省总结;享受陪伴。
如何来倾诉?
你信任 的人
你喜欢 的人
关心你 的人
参加社 会团体
寻求心 理咨询
放松(R):放松想象
放松(R):放松音乐
活动(A):
“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 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 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 —— 詹姆斯
此理论的优缺点:
优点:它看到了情绪的独特属性与机体变化 有直接联系,对当代情绪理论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 局限:把外周生理反应看成是情绪的唯一来 源,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调控作用。
四、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
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可以从表情(情绪表现:情绪在有机体 身上的外显行为)中显现出来。 面部表情:恐惧、愤怒、快乐、冲动 言语表情 身段表情:
(二)情绪与行为的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
个体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先天遗传性,但情绪的行为表现形 式却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例如:埃克曼的情绪行为表现实验。美国人和日本人看电影
第五章 情绪
学习目标
掌握情绪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有关情绪与认知、行为的关系 掌握情商的内容 懂得如何调控情绪
第一部分:
情绪概述
• 情绪情感有什么区别联系 • 情绪的种类、特征
3
How do you feel today?
情绪概述
一、情绪、情感
情绪:人类对于各种认识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
S
合理目标 (SMART) T R
A
能够实现的 ( Achievable)
时间限制的 ( Time-limited)
实际性 ( Realistic )
•愿望:好好学习英语
我要怎么做:
那我该做什么: •目标: 我要每天背20个单词,做2篇阅 读理解,每天半小时的听力,在年底 通过英语6级考试。
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
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 和感到害怕”
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
1、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1884) 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1885)认为 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 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兰格则更鲜明地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的 反应
2、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内容: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无助于情绪的发 生。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 功能,即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 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及机体的其它部分。
3、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内容:
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 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因此,认知解释起两次 作用:第一次是当人知觉到导致内脏反应的情境时, 第二次是当人接受到这些反应的反馈时把它标记为 一种特定的情绪,其中,脑可以以几种方式解释同 一生理反馈模式,给以不同的标记。标记过程取决 于归因。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可以做出不同的归因, 产生不同的情绪。
三、情绪调节的主要内容
1
2 3 4 调整好行为目标 改变认知评价方式 养成积极的心理 学会一定的心理策略
1、调整好行为目标
34
调整好行为目标,建立理 想与现实尽可能一致的生活目 标或行为,减少否定情绪的发 生。
设置合理目标:SMART
可量化(Measurable)
M
具体的 ( Specif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