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我国油脂植物资源【摘要】我国油脂植物资源是植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植物资源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中千种以上的特大科有四个。
油脂是人类食物的主要营养之一,同时还是工业的重要原料,由此其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潜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我国目前的油脂植物的开发与研究还有待提高,研究方向也应该结合当今时事问题来确定。
【关键词】油脂植物;分布;主要植物;开发应用Analysis of Chinese Oil Plant ResourcesYuChong【abstract】Oil plant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lant resources,plant resources in China accounted for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of whic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kinds of subjects are four large. Oil is one of the main human food nutri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or industrial important raw materials, thus it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ities and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But the oil plant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should also be on the current affairs to determine.【key words】Oil plant; distribution; Wirtspflanze;Development application1油脂植物的概念油脂植物(Oil Plant)植物体内含有油脂的一群植物。
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
植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溶于醇(除蓖麻油外),而溶于脂、乙醚、石油醚、苯等溶剂。
植物油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油料及工业原料,除食用外,广泛用于制肥皂、油漆、润滑油等方面,有的在国防工业上还有特殊用途,也是化学、医药、轻纺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油脂植物资源是中国的优势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且开发利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因而,进一步研究油脂植物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综合利用,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的油脂植物种资源油脂植物的分布世界上油料植物有万种以上,我国有千种以上的特大科有四个: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及兰科(Orchidaceae)。
据有关报道中,豆科有29种(平均含油量16%),禾本科2种(平均含油量16%),菊科24种(平均含油量25%),兰科则未发现。
我国大约有50个含100~1000种的大科。
其中含 500种以上的大科,如杜鹃花科等,这次分析出有可资利用的油脂植物,其数种类也不算多。
如:唇形科仅发现22种(平均含油量29%)、玄参科3种(平均含油量45%)、蔷薇科40种(平均含油量 31%)、伞形科3种(平均含油量16%)、毛茛科 6种(平均含油量26%)。
含100~500种的大科中有六个富油科,它们是:大戟科、樟科、茶科、芸香科、葫芦科、卫矛科。
它们的含油量在33~44%之间,估计有20%左右的种属油脂植物。
六科共发现油脂植物197种,因此它们是富油科。
还有一些大科,如:十字花科有23种(平均含油量34%)、木樨科有16种(平均含油量19%)、忍冬科有16种(平均含油量21%)为油脂植物。
它们中间有富油属,如芸苔属及荚迷属。
含10~100种的中、小科中我们发现有14个富油科,其中平均含油量在19~29%之间有5科57种,平均含油量在30~58%之间有9科131种,14科合计185种。
综上虽然我国的可资利用的油脂植物不是很多,但依然具有很大的生产价值,为我国的油料作物的生产和油脂工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油脂植物主要植物3.1 竹柏竹柏又名竹叶球、糖鸡子、椰树等。
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植物。
本种主要产于福建、湖南、广东、浙江、江西等地。
据分析种仁含有较高,含铀量为52.2%。
3.2 三尖杉三尖杉又名狗尾松、明杉、藏杉、明油果等。
为三尖杉科三尖杉属植物。
本种主要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以及甘肃、陕西、河南等地。
其种仁含油率较高,为63.1%-66.1%。
3.3 华山松华山松又名果松、白松、青松、无须松等。
为松科松属植物。
产于山西、河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其中云南省产量较大。
江西、浙江等地有栽培。
种仁含油率20.9%-58.1%。
3.4 香叶树香叶树又名红果树、红油果、臭果树千金树等。
樟科山胡椒属。
主要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种仁含油率较高,据分析达到56.1%,该油多用于制肥皂,提取月桂酸等原料。
3.5 乌桕乌桕又名乌桕籽、木油树、乌树果、桠树等。
大戟科乌桕属植物。
本种产于陕西、河南、甘肃、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四川、贵州、台湾等地。
果肉和种仁含油率较高,果肉含油量达到70.3%,种仁含油量达到31.7%。
3.6 油桐油桐又名三年桐,为大戟科油桐属植物。
本种为我国原产,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各地,河南、陕西和甘肃南部也广为引种栽培。
种仁含油率为58.7%,产地不同含油量有较大差异。
3.7 灯油藤灯油藤又名红果藤,打油果等。
为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
主要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种子含油率较高,达到了58.3%。
3.8 文冠果文冠果又名文官果、木瓜、文冠树、龙瓜等,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
本种主要产于内蒙古、辽宁、吉林、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文冠果种仁含油率高,据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分析:种仁含油59.9%。
3.9 油茶油茶又名白花茶、茶子树、建茶等。
为茶科茶属植物。
我国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广东等省。
油茶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均较高。
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析,种子含油量为36.6%,种仁含铀量为55.9%。
3.10 多花山竹子多花山竹子又名木竹果、金苹果、花瓶果、山竹子等。
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
我国主要产于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种子含油量51.22%,种仁含油量55.6%-65.2%。
3.11 月见草月见草又名山芝麻、夜来香。
为柳叶菜科月见草属植物。
本种野生于东北西部山区,主产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河北、内蒙古、江苏等地也有分布。
月见草含油率较高,据分析种子含油22.6%-30.1%。
3.12 油渣果油渣果又名油瓜、猪油果、蔓胡桃等。
为葫芦科油渣果属植物。
本种产于西藏、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南部地区。
油渣果种仁含油率较高,达到了60.6%。
4油脂植物的应用价值油脂植物中的油脂是工业的重要的原料,同时油脂被水解后的提取的脂肪酸和甘油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用于日用化工业制造各种化妆品;做橡胶工业的促进剂,以促进硫化,从而使橡胶软化和防止老化;在纺织印染工业常被用来做打光剂;也是食品工业良好的乳化剂;其他的如文教用品工业、机械工业、电镀工业、皮革工业、塑料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都广泛油脂及其加工品为原料,制造各种物资。
特别是分解出来的甘油,应用更加广泛,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国防等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5我国利用油脂植物的历史与现状我国是开发利用油脂植物较早的国家之一。
现在广为栽培的油料作物,都是我们祖先长期引种驯化由野生变家植的。
但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油料作物生产和油脂工业却十分薄弱,野生油脂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就更谈不到。
5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国油脂植物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逐年不断的扩大种植的面积,改进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制定合理的分配和价格政策,大大促进了油脂工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我国对油脂植物的利用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依然规模较小,研究人员缺乏,各项加工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
6对我国油脂植物研究利用方向的建议针对我国油脂植物的研究利用现状以及当下能源紧张的问题,我认为在研究利用油脂植物方面应该实行油脂植物种植区域化和良种化,努力开发名优油脂植物;增加资金投入,改进工艺,进行深度加工;加强对油脂植物的综合利用;开发和引进新品种;规模化与多样化经营相结合;加大对能源油脂植物的研究。
参考文献[1]贾良智,周俊编,中国油脂植物.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刘胜祥主编,植物资源学.武昌:武汉出版社,1994[3]戴宝合主编,野生植物资源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马祥庆,王平,范广阔,吴鹏飞,林芳顺.福建油脂植物资源现状分析[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5)野生植物资源学课程论文2011-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