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显微分析选修课原子力显微镜 ()

材料显微分析选修课原子力显微镜 ()


轻敲模式:
优点:(1)分辨率比较高; (2)适用于较软易碎及粘性样品,不损伤样品表面。
缺点:(1)扫描速度低于接触式; (2)当探针敲击较硬的样品时,可能会损坏针尖。
原子力显微镜的特点与应用
18
原子力显微镜的特点
优点:
➢制样相对简单,分辨率高,样品表面的三维数据满足了研究、 生产、质量检验越来越微观化的要求。
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原子力显微镜是利用检测样品表面与细微的探针尖 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原子力)测出表面的形貌。
3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原子力与距离关系
式中,d —— 能量单位常数; s —— 原子直径; r —— 原子间距离。
4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模式
5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模式
➢基本结构:微探针、探针位移探测器、扫描平台和控制系统。
6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模式
➢微探针:由弹性悬臂梁和尖的探针组成,作用是感应样品 表面与探针的原子力。
AFM探针示意图
式中,F —— 原子力; k —— 悬臂梁弹性系数; Z —— 原子力产生的悬臂挠度。
7
AFM探针和悬臂的形貌
悬臂一般是由100-150um 长和大约500nm-5um厚的 硅片或氮化硅片制成,在 悬臂顶端有针尖,来扫描 样品表面,悬臂和针尖有 一定的规格,依照样品的 特点以及操作模式选择不 同的针尖。
(2)钝的或污染的针尖产生的假象:当针尖污染 或有磨损时,所得图像有时是有针尖的磨损形状或 污染物的形状,这种假象特征是整幅图像都有同样 的特征。
(3)双针尖或多针尖假象:这种假象是由于探针末端 带有两个或多个针点所致,当扫描样品时,多个针尖 依次扫描样品而得到重复图像。
(4)样品上污染物引起的假象:当样品上的污染物与 基底吸附不牢时,污物可能被正在扫描的针尖带走, 并随针尖运动,致使大面积图像模糊不清。
原子力显微镜
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982年,G.Binning与 H.Rohrer于瑞士IBM实验 室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此二人因此荣获 1986年之诺贝尔奖。
➢1986年,G.Binning等三 人利用当时的STM技术, 与Stanford University合 作者开发出能探测探针与 式样间范德华力的原子力 显微镜(AFM)。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1.在材料领域的应用:观察表面二维三维形貌图、 以及薄膜的孔径、粒度、粗糙度等的分析
多孔Al2O3板材的二维形貌图
普通名片纸三维形貌图
陶瓷膜表面形貌的三维图象
单根碳纳米线圈的原子力显微镜二维和三维形貌图
敲击式AFM获得的聚偏氟乙烯 球晶高度图形
水相中接触式AFM获得的聚 乙烯高度图
非接触模式:
d:5-10nm 振幅:2nm-5nm
非接触式就是探针与样品表面不接触,探针在距离样品表面510nm附近震荡,通过检测样品与探针之间的吸引力达到检测样 品表面形貌的目的,这种吸引力很小,远小于排斥力,大约为 10-12N。
非接触模式:
优点:可以很好地保护样品。 缺点: (1)分辨率比较低;
接触式就是针尖始终与样品表面接触,并在样品表面做简 单运动,产生排斥力,这种力的大小大约为10-10-10-6N,通 过检测这种力的变化来得到样品表面的信息
接触模式:
优点:可以产生稳定高分辨的图像,对较硬的材料通常 会得到比较好的分辨率。 缺点:由于探针与试样表面接触,过大的作用力会损坏 样品,因此对软性材质的如聚合物、细胞分子等不适用, 而且在空气中,因为样品表面吸附液层的毛细作用,是 针尖与样品间的粘着力很大,粘着力会使图像的分辨率 降低。
8
AFM的工作模式模式:恒力和恒高模式
恒力模式就是一种是恒变形,即保持针 尖与样品之间的变形量恒定不变,当样 品表面有起伏时,微悬臂就会发生变形, 打在微悬臂上的激光的反射光束也就随 之放生偏转,检测器接收到信号之后, 控制器使扫描管深长或缩短,维持针尖 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恒定,通过记录扫 描管的位置变化来获得样品表面信息
9
另一种工作模式是恒高模式,就 是维持针尖与样品表面的距离恒 定,当样品表面发生起伏时,针 尖与样品之间的作用力发生变化, 悬臂也跟着发生形变,通过检测 悬臂的变形来记录样品表面信息。
10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模式 ➢AFM的操作模式:接触式、非接触式和敲拍式。
11
接触模式:
d<0.03nm
2.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用AFM观察细胞生长
晶状体纤维细胞的嵌入蛋白质表面图像
用AFM观察DNA双螺旋结构
(3)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在电化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有 3 个方向:界面结构的表征、界面动态学 和化学材料及结构的表征, 如观察和研究单晶、 多晶局部表面结构、 表面缺陷和表面重构 、 表面吸附物种的形态和结构、 金属电极的氧 化还原过程、 金属或半导体的表面电腐蚀过程、 有机分子的电聚合及 电极表面上的沉积等
(2)扫描速度比较低; (3)气体的表面压吸附到样品表面,造 成图像数据不稳定和对样品的破坏。
轻敲模式:
振幅:5-100nm
轻敲模式即探针与样品表面间歇性的轻微跳动接触,维持探针的振 幅不变,振幅大于非接触模式,当样品表面发生起伏时,振幅发生 变化,为维持振幅不变,压电陶瓷就会控制扫描管随着样品表面起 伏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记录扫描管的位置变化,达到测试样品表 面信息的目的。
➢非破坏性,远比以往触针式粗糙度仪压力小,不会损伤样品, 不存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损伤问题。
➢应用范围广,可用于表面观察、尺寸测定、表面粗糙测定、颗 粒度解析、突起与凹坑的统计处理、层间绝缘膜的平整度评价、 定向薄膜的摩擦处理过程的评价、缺陷分析等。
➢软件处理功能强,三维图象显示其大小、视角、显示色、光泽 可以自由设定。并可选用网络、等高线、线条显示。图象处理 的宏管理,断面的形状与粗糙度解析,形貌解析等多种功能。
19
原子力显微镜的特点
缺点:
➢对试样的平整度有较高的要求 ➢对于实验结果对针尖有较高的依赖性 ➢对于仍然属于表面表征技术,需要和其它测试手段共同
使用。
20
几种针尖造成的假象
(1)针尖成像:当针尖比样品特征尖锐时,可以很好地显示 样品信息。但是当样品比针尖更尖时,此时成像主要为针尖特 征,造成假象。因此高表面率的针尖一般可以减少这种假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