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 工作者:“你应该再与你女朋友谈谈,也许有什 么误会,你们毕竟谈了三年恋爱,如果她对你一 点也没有感情,她早离开你了。”
——忽略了案主的心境和情感,只专心教导。
• 工作者:“大概是因为你最近工作压力较大,对 她关心少了,使她觉得你是个没有感情的工作狂 ,所以她才离你而去。”
——分析案主的情况,但没有对他的感受作适当的回应。
(三)承诺与责任
• 当工作者决定接受,等于向案主作出了某种 承诺,即工作者愿意尽力协助案主解决问题 ,工作者就此对案主负起了一份责任。
• 在现代个案工作中,这种承诺与责任往往以 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契约包括治疗的 目标以及评估目标达成情况的方式、替案主 保守秘密、会谈的时间与地点等。
3、接纳与期望
工作者:“你竟然谈了三年恋爱,我好几次谈了三天就被 女朋友蹬了。与你相比,你已经很不错了。”
——试图用幽默的方式安慰案主,转移他的视线。但忽略了 案主的感受。
• 工作者:“你还年轻,一次恋爱失败又什么大不了的,失 去了她,你可能会找到更好的。”
——安慰案主,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忽略了案主感 受。
一、专业关系的性质
(二)具体解析: 1、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 2、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系, 而非私人关系; 3、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 系的形成是手段,而非目的; 4、专业关系不允许个案工作 者谋取私利
一、专业关系的性质
(二)具体解析: 5、专业关系的存在时有时 间性的; 6、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 供专业性服务; 7、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 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 工作者:“年轻人应该以事业为重,怎么能因个人感情问题 上有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呢?” ——以教条批评案主,否定案主的感受。
• 工作者:“你一向感觉良好,想不到栽在一个小姑娘手里。 ” ——语带讥讽,有幸灾乐祸之嫌。
• 工作者:“你不应该这么想,如果这样悲观失望, 失去自信,真的不会有女孩子喜欢你了。”
工作者
同感 层次
五个不同层次的具体阐述
感受 程度 内容
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有想过会考
不及格,故此特别感到失望与难过,也
E
5 有点气愤;与父母商谈后,似乎非重读 √ √ √
不可,但自己实在有点不甘心,故此内
心很矛盾。
因为会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失望,
D
4 很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如何走, √ × √
正向
正向的移情, 表现为案主对个案工作 者情绪的依恋和理想化, 甚至于把异性的工作者当 作恋人。
负向
负向的移情, 如敌意、激动或 愤恨,表现在无 助的、抗拒的、 否认的或追求赞 许等行为上。
处理方法
1.及时发现情感转移 的苗头,适时采取措 施
2.认识移情的性质
3.合理处理移情
• 二、反移情
• 反移情是指工作者对案主产生一种非现实 的情感、态度与反应。这种情感往往是专 业人员过去与他人的关系的经验之一,如 今把它转到其所服务的案主身上。
• 非理性因素: • 情感、态度、固有的行为模式等
• 1.增强自我意识 • 2.全面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及行为模式 • 3.正确判断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动态性
1 倾诉
案 主
2 尊重
常 3 自我决定 见
心 4 寻求关爱 理
需 求
5
害怕批评
566 保密
案主的现实性 态度与情感反应
• 案例:
求助者:我觉得很难过、很难过,因为我从来没担心过 高考,就算想来,也只是估计自己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唉 !想不到居然名落孙山,真是越想越不服气,今年的高考其 实并不难,班上成绩中等的人都考了大学,没想到一向佼佼 者的我……。我觉得考试根本就不能正确评估一个人的成绩 ,况且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试,这样我也就想开了,决定工作 算了,但我的父母却骂了我一顿。坚持说考上大学才是有出 息,一定要我参加补习班,然后再考。和他们争了几天,都 没结果,我都烦死了。
• 接纳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个案工作者对案主不 作任何判断,即不论案主的优缺点、言谈举止等方 面如何,个案工作者都坚持相信他。
• (认识、个别化、信任和期望) • 期望是个案工作者对案主的正向希望,表明工作者
对案主改变的坚定信心,而这种乐观的态度有助于 把强烈的希望植入案主的内心,使其也对自己产生 信心。 • (个案工作者→案主,案主→个案工作者)
心中很混乱
C
3
因为会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失望, 很难过。
√
○
√
B
2
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会考却失 败了
○
○
√
A
1 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呢?
○○ ○
(六)真诚和一致
真诚是指不虚假,不欺骗他人,真实地表达 自与案主 沟通过程中,语言上的表达和实际行为方面 在整体上是统一的。
1.焦虑与敏感 2.依赖与独立 3.印象与重构
第三节 案主基本需求与工作者的对策 1.来自于人性的弱点
个案工作者的 现实性反应
2.来自案主及其问题 3.来自于工作环境 4.来自于个人与生活环境
三、专业关系中的非现实性反应
• 一、移情 • 在个案中,移情表现为案主不把工作者看
作帮助他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员,而是把早 年情感生活经验中对某特定人的特殊感受 或反应投射到工作者身上,把其当作案主 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某特定人看待。 • 在当前情景中显示过去;显现熟悉的人; 拒绝接纳新的信息
——否定案主感受,推断案主可能面临的不良结果。
• 工作者:“不要太伤心,时间是良药,事情很快就 会过去的。女朋友已经离你而去,再伤心也没有用 ,别把自己身体搞坏了。”
——虽然同情案主,却又否定了他的感受。
• 工作者:“如果我是你,我就会把她忘了,重新开 始新的生活”
——以自己的观点给予建议,但完全忽略了案主的感受。
• 权力:1.个案工作者应使用他的权力来协助 案主解决问题
• 2.在使用权力的时候让案主自我探索、自我 选择
• 3.当案主拒绝接受协助或向其他机构寻求协 助时,个案工作者的权力即消失。
• 注意!
• 1.回避权力和权威 • 2.直接否认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权威 • 3.将权威扩大化
二、其他影响因素
举例说明错误的回应方式: • 案主:“我与女朋友谈了三年恋爱,我非常喜欢
她,事事为她着想,但她还是离我而去。我无法 忘掉她,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看来我这个人 不会有女孩子喜欢的,我只能打一辈子光棍了。 ”
• 工作者:“没有用的人才会因为感情问题而一蹶不振。” ——简单归类,责备、轻视案主。
• 工作者:“你算男子汉大丈夫吗?这么一点事就把你搞成这 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吧!” ——不认同案主、批评案主。
(四)同感
在个案工作中,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 主的感受,也能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 代表的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 同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体悟;二是体悟的传达
但是要真正做到同感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往往习 惯了主观地看事物,往往以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 做判断,以致无法与案主达成同感,无法接纳案 主的看法和立场。
第四章
第三章
个案工作的专业关系
本章纲要
• 第一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概述 • 第二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 • 第三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动态性
第一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概述
• 一、专业关系的性质 •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者和案主之
间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 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协助案主解 决问题,从而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正向
过分认同, 工作者完全站在案主的 立场上,与案主同乐同 悲,只看到案主的长处, 而看不到案主的问题,这 使工作者无法协助案主面 对问题和寻求改变。
负向
认同过少,
往往产生于案主 的粗暴与敌意, 这激起工作者的 感情困扰,使其 把对早年经历中 某个特定人物的 态度转移到案主 身上。
在工作初期工作者易犯的错误
1.要勇于探索对自己的真实认识,要勇于 剖析自己,分析自己在专业知识、工作能 力、知识结构、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优缺点。
2.要了解不同案主对机构和个案工作者的 看法。
3.真诚和一致是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是 个案工作者的价值观、会谈技术、行为方 式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
(七)权威和权力
• 权威是指个案工作者拥有特定的专业地位 和专业知识,有能力影响、改变、说服案 主。
• 工作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像你这样的小伙子很快就能 开始新的恋爱,请相信我的判断。”
——不切实际地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鼓励案主作空想。
(一)目的 1.规范性:通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社 会系统的改变,挖掘个人的潜力。 2.操作性:注重具体技术与技巧,注 重实效 3.个别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关心他人 • 工作者对案主的关心来自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与信
念,只有在无条件肯定案主的生活和需要的信念下, 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关心。 • 1.消除对案主的个人看法(非选择性关注) • 2.从细微之处入手体现对案主的关心 • 3.理解案主(敏感性) • 4.应该全身心替案主着想。
第一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概述
• 二、专业关系的特点 • 单向性、目的明确性、暂时性、案主中心、工具
性和情感性并存、机构性、非平等性
Page 6
第二节 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建立
一、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
目的; 关心他人; 承诺与责任; 接纳与期望; 同感; 真诚和一致 权威和权力
一、专业关系的基本要素
案例分析
工作者A: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呢? 工作者B: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高考却失败了。 工作者C:因为高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 工作者D:因为高考不及格,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