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1.第1.2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第六章 1.第1.2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小明的烦恼
我爸爸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我同桌家庭困难,
我十分想帮助他,可他从来不领情。就拿上次来说吧:
我见他橡皮快用完了,想送他一块,我说:“瞧你那
穷酸样儿,橡皮这么小了还用,新的---拿去吧。”他
不但扔回了橡皮,还送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白眼儿。我
这招谁热谁了呀?!
前天放学路上,几个初三生拦住小鹏要钱,我大
活动准备:
1.每位幼片各2份。
2.录像片段
(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 没有找到朋友。
(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 没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 的游戏活动。
。 自己撞倒
如果是您的话,您是扶还是不扶? 为什么?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
(一)亲社会行为的涵义 根据社会性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可以将个体的
社会性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
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 的行为。 反社会行为: 指违法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 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最具有 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
1.学前儿童安同情心的发展 学前儿童普遍具有同情心 由同情引发的关心和安慰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增加
2.学前儿童同情心的教育 (1)对各种事物的经验
饲养小动物 种植花草树木
(2)丰富的想象
案例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 往。 2.能在不同的情境下用适当的方式说服别人。 3.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以 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4.幼儿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开汽车、轮船、三 轮车去公园。
5.提问: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说了什么话,你是 怎么找朋友的?(我们乘的是汽车,我们在找朋友时,先问他 们:你们想乘什么?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乘汽车吗?然后他 们就同意了……)
6.小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不仅要态度友好、有礼貌, 而且和别人商量时,应该先了解别人的想法,然后再勇敢地 说出自己的原望,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 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助人与分享、合作、安慰与保护是学前儿童亲
社会行为的主要类型。
亲社会行为按发生的情境可以分为: 紧急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例如“见义勇为”。 一般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例如“让座”、
“主动捡地上的废纸”等行为。
亲社会行为按动机可以分为: 利他动机:无私、不求回报。 互惠动机:利己倾向、期望得到奖赏。
结果发现,进行过开锁训练的儿童都主动提供 了帮助,而控制组的儿童由于没有接受过训练, 年幼儿童大多未能提供帮助。说明儿童是否受 过亲社会行为的训练会影响其亲社会行为的事 实。
(五)学前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与教育
同情心:是适应社会和群体合作的道德基础,是 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在感情上能激起共鸣, 能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发自内心地在行动 上给予应有的慰藉、关心和帮助的道德情感。
尽管巨大危险笼罩着她自己和她的家庭, Balwina还是掩护了这个犹太男孩,教他装成一 个基督徒,然后安排他到几英里以外的农场做帮 工。Samuel的家人被残杀了,但在那个他几乎 不认识的、勇敢而无私的妇女的帮助下,这个男 孩活了下来。
(三)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1.亲社会行为的儿童可以从对他人的帮助中获 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 章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无偿献血 关爱他人
救助 爱心捐助
Page 5
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 赔
蒋婆婆摔倒后,手里死死抓住一位9岁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家人 表示,3个孩子当时是去搀扶老人,却被诬陷。蒋婆婆则称是小孩将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拼红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兴趣。 1.教师提出游戏要求:今天我们要去公园,请你找一个 好朋友手拉手。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每名幼儿手拿半个红心去和别人 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红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提示:你 应该怎么说,才能让人家愿意和你拼红心? 3.幼儿合作操作,找朋友。 4.游戏小结 (1)提问: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吗,你怎么找到的? 你怎么说的? (2)小结:跟人家——起做事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 貌,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 事。
2.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教育 (1)为儿童创设同伴交往与合作的机会 (2)教给儿童合作的方法
榜样、强化、表扬等方法来指导儿童共同合作。
(二)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分享行为:指个人拿出自己拥有的物品让他人共享, 而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1.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
12-24个月的婴儿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很快;24-36个月的分享 行为则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3—4岁的分享处于自我和不会分 享阶段,随年龄增长而下降;4—6岁的分享处于均分和慷慨阶 段,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二、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习 协商性语言 1.幼儿观看录像片段1,观看后提问: (1)他们为什么没和他一起玩?(他胆子太小了,不 敢和大家讲话……)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勇敢地说:我们可以 一起玩吗;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我主动和他们打招 呼…) 2.观看录像片段2,观看后提问: (1)他们为什么也没和他一起玩?(他很凶,他没有礼 貌;他态度不好…)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说话时态度要友好,有 礼貌;我轻轻地对他们说;笑嘻嘻地说……) 3.小结:当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 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说一些 “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好听的话,取得人 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
(2)让儿童学会安慰他人的方法(口头语言的表 达、肢体语言)。
(四)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1.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助人行为呈增长趋势;在小学中期逐渐达到 最高峰;到青少年早起呈下降趋势,到成年早期又有 所增加。
2.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教育
(1)增强学前儿童互相帮助的意识 (2)教会学前儿童助人的行为方式 (3)为学前儿童提供助人为乐的好榜样
2.亲社会行为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范例,促进 儿童对自我行为的调节;
3.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 儿童形成积极的群体意识。
第二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一)学前儿童合作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二)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三)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四)学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五)学前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与教育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角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户外体育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进行“小推车”比赛, 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要小便,告诉老师后他就往厕所冲, 走到小朋友的“接力区”时他突然刹住脚步,绕道去 厕所了,于是老师就抓住这一闪光的举动,等他回来 后,不失时机地问他:“你刚才去厕所怎样走的?” 并让他重新走了一遍,展示给同伴看。“为什么要这 样走?”“小朋友在玩游戏,如果我直直地走过去, 很可能撞倒他们,还有他们就不能得第一名了。”老 师鼓掌以示赞赏,孩子们也跟着热烈地鼓起了掌。
(实录二)过生日的当天,明明的爸爸特意买了一个蛋糕 和糖果送到幼儿园。大家一起为明明唱生日歌,一起搂着 肩膀照合影,我请明明给每一个孩子亲手送出蛋糕和糖果, 并要求他对每一个人说:“请你吃蛋糕(糖)”孩子们纷 纷回说:“谢谢明明。”明明很快乐。
(三)学前儿童安慰行为的发展与教育
安慰行为:指个体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状态, 并试图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消除情绪状态, 变得高兴起来的亲社会行为。
喊一声冲上前去,结果我和小鹏都被打得鼻青脸肿,
事后,老师和家长埋怨我不该那么冲动,应该给家长
老师打个电话或报警。我真是又伤身又伤心啊!
实验被试为4、7、12岁的儿童,将被试按年 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都 进行“开一把有机关的锁”的训练,控制组被 试没有进行训练。然后实验者借机离开实验室, 随后另一位实验者进来,假装急于打开带锁的 箱子,却怎么也打不开,观察两组儿童的反应。
辛德勒是纳粹统治下欧洲犹太人的营救者。二战时,希特 勒政府有计划地杀害了上百万的犹太人。
对一些人来说,这场大屠杀象征了人类本质最丑恶的一面, 不仅仅是刽子手们凶残的行为和纳粹有计划的谋杀,还包 括国际社会的无动于衷。
然而在大屠杀中也涌现了一些伟大的利他主义英雄,一些 冒着生命危险庇护犹太人的英雄。
三、找朋友去公园。 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提问: 请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乘什么去公园? 你们是
怎么商量的? 2.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三轮车满4人能走,汽车
满6人能开,轮船满8人能开。问:一对好朋友只有两个人, 不满人数怎么办?(再去找朋友和我们一起乘……)
3.提出活动要求: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 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2.学前儿童分享行为的教育
(1)进行分享教育,帮助克服自我中心,了解他人情感和需求 (2)及时表扬、赞赏和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实录一)班里的来了一个新的拼图玩具,早晨,我把玩 具给了第一个到园的孩子玩。随后孩子们陆续来园,都被 这个新玩具所吸引,大家聚在一起你拿一块我拿一块开始 尝试拼图。明明来了,他也很想试一试,他挤进人堆也摆 弄起来。可是他觉得自己的拼图不够用,开始阻止别人拿 拼图,后来发展到用双手盖住拼图不让别人动,最后连身 体也压到了上面。他的举动引起了大家的抗议,我让他暂 时离开,他气呼呼地走到了一边。
1942年夏天,12岁的Samuel Oliner和他的家人 被迫搬进了肮脏的、被围起来的波兰.Bobowa 犹太人社区。一天,Samuel一家都被逮捕装进 了卡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