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等8个生字,会写“扇”等12个生字。

读准文中多音字和轻声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积累好词佳句,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秋天丰富的色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欣赏秋色铺垫情感1、配乐播放秋天的图片。

2、谈话: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欣赏图片。

丰富的图片、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激发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配乐朗诵。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强调轻声。

1、倾听配乐朗诵。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4、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配乐朗诵把孩子们带入了秋天的雨中,缩短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

以学生感知为主,初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细读品味感受美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1、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感悟、以悟促读。

2、相机指导朗读。

1、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2、理解“五彩缤纷”。

学生在“读”的基础上
有所“思”、有所“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阅读的乐趣。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2、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四人小组识记生字。

4、练习书写。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注意观察字形,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小结。

2、出示课后练习。

自选课外练习。

多元化作业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铺垫情感
1、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谁来说几个和秋天有关的词语。

2、谈话:是谁把美好的秋天带到我们眼前?有人说是那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是怎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用心聆听课文。

(播放录音)你喜欢秋天的雨吗?
2、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3、老师把生字藏进句子去,你能认出它们吗?来看一段话,轻声地读一读。

“是谁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是谁给橘子、柿子、菠萝穿上了美丽的衣裳?
是谁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我们秋天来到了?”
问:“是谁呀?”
指名读句子。

“钥匙、衣裳”指名读。

你听出了什么?(读轻声)齐读。

4、多么神奇的秋雨啊!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秋天的雨的?请你
默读一遍课文,到课文中找出描写秋天的雨的的句子。

读完后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5、这就像一首小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三、细读品味,感受美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是啊,秋天的雨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秋天的大门里有什么呢?我们眼前首先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颜色。

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秋雨带来的颜色?下面请你一边默读第二自然段一边用波浪线画出秋雨带来的颜色。

2、集体交流。

3、理解词语。

这么多颜色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
4、这些颜色分别给了谁?请你再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谁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相机出示: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指名读加点的词,你有什么发
现吗?(多音字)齐读。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秋雨送给菊花仙子的颜色可真多,写也写不完,文中用了哪个标点表示?(省略号)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刚才大家读得很不错,现在看看你们的字写得怎么样。

看看课后田字格里的字,先自己读一读。

四人小组用最快的方法记住这12个生字。

2、大家把这些字的字形记住了,下面我们来写一写。

哪几个字写起来有困难?师范写。

谁愿意上来写一写“爽”字?(书空,记住笔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呢!下节课我们再接下去学习。

我们去练习超市看看,选择一项你最感兴趣的作业完成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