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减

Chapter 6 19
Production with One Variable Input (Labor)
邊際報酬遞減法則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某一投入每增加一定量, 所增加的產出 (即邊際產量; MP) 終究會遞減 (最後可能 變成負數).

觀察: 1) 隨著勞動增加, 總產量 (Q) 先增後減. 2) 勞動的平均產量 (AP; APL) 先增後減:
Output Q AP Labor Input L
Chapter 6 14
3) 勞動的邊際產量(MP; MPL), 快速增加, 然後下降, 最後變成負值.
Output Q MPL Labor Input L
0
1 2 3 4 5 6
10
10 10 10 10 10 10
0
10 30 60 80 95 108
--10 15 20 20 19 18
--10 20 30 20 15 13
7
8 9 10
10
10 10 10
112
112 108 100
Chapter 6
16
14 12 10
4
0 -4 -8
13
6.3 單一變動要素(勞動)
Labor per year
10
Isoquants

要素的機動性 Flexibility
等產量線強調, 不同的要素組合, 可以生 產同樣的產量.
圖上的資訊, 讓生產者可以有效反應市場 的變化, 特別對應投入價格的改變.

Chapter 6
11
Isoquants

短期 vs. 長期
短期 (Short-run)
90
100 105
100
110 115
105
115 120
9
兩變動要素 (L,K) 的生產
5 EΒιβλιοθήκη Capital per year
The Isoquant Map
4 3 2 Q3 = 90 1 1 2 3
Chapter 6
A
B
C
等產量線是 從生產函數導出, 生產量: 55, 75, 90.
D
Q2 = 75 Q1 = 55 4 5
Chapter 6 3
6.1 生產技術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生產過程 (Process)

結合要素投入, 完成產出

投入 (Inputs) 的種類 (生產要素 factors)
原材料 勞動 資本 (土地與企業能力)

Chapter 6 4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Chapter 6
18
D 112
單一變動投入 (勞動) 的生產
60 A
C
B
AP = TP上某點到 原點連線的斜率, 如B, C線. MP = TP 上對應點 的切線之斜率, 如 A, C線.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產量 (每月)
勞動 (每月)
30
E
20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廠商考慮的期間, 短到至少有一個要素數量 固定, 來不及調整. 不能調整者, 稱為固定投入 (fixed inputs).


長期 (Long-run)

考慮期間內, 任何投入都是可變的.
Chapter 6
12
單一變動投入 (勞動) 的生產
Amount of Labor (L) Amount TP of Capital (K) 總產量 (Q) APL 平均產量 MPL 邊際產量

生產函數 (Production Function):
在已知技術下, 一定投入組合, 與其能生產的 最大產量之關係. 廠商有效(efficiently)操作下的技術可行範圍

Chapter 6
5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兩要素的生產函數:
Q = F(K,L) Q = 產出, K = 資本, L = 勞動 (量)
17
0 1
Chapter 6

Observations:
When When When When

MP = 0, TP is at its maximum MP > AP, AP is increasing MP < AP, AP is decreasing MP = AP, AP is at its maximum
16
0 1
2 3
Chapter 6
Outpu t per Month
30
觀察: E 左邊: MP > AP & AP 增加中 E 右邊: MP < AP & AP 減少中 E: MP = AP & AP 最大, 前圖之C點 MPL
20
E
APL
10
前圖之D點
2 3 4 5 6 7 8 9 10 Labor per Month
Chapter 6 Production 生產
討論課題

6.1 6.2 6.3 6.4 6.5
生產技術 等產量線 單一變動要素 (勞動) 兩變動要素 規模報酬
Chapter 6
2
引言

討論針對供給面
廠商理論包括:
投入轉換成產出: 生產理論 成本如何隨產出而變: 成本最小的決策 市場供給的特性: 市場結構 管制問題 (regulation)

技術已知 (在一既定生產技術下)
(技術進步 同量要素, 生產更多產量)
Chapter 6 6
6.2 等產量線 (Isoquants)

假設: 用資本(K)與勞動(L)生產食物 (Food) 觀察:

1) 在任何 K, Q 隨 L 而增加
2) 在任何 L, Q 隨 K 而增加. 3) 不同的(K, L)組合, 可以生產同一產量.
Chapter 6 7
Isoquants

等產量線 (Isoquants) 生產同一產量的所有可能的要素組合的 軌跡
Chapter 6
8
食物的生產函數
資本投入量 1 2 1 20 40 2 40 60
勞動投入量 3 55 75 4 65 85 5 75 90
3
4 5
55
65 75
75
85 90
Chapter 6
Chapter 6
15
Output 112 per Month
D
C 60
Total Product
B A
A點: 切線斜率 = MP (20) B點: 斜率 OB = AP (20) C點: 斜率 OC= MP & AP AP在此點時最大 4 5 6 7 8 9 10 Labor per Mont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