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至乌海高速公路河北徐水至涞源(冀晋界)段涵洞、通道施工作业指导书保定交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目录一、基本要求二、盖板涵三、通道桥(桩基础)四、波纹管涵五、箱型涵洞六、钢筋混凝土拱涵七、外观质量及预防措施八、台背回填九、桥头搭板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涵洞、通道作业指导书一、一般要求:1、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员已进场到位,施工现场的各种标示牌齐全。
2、拌和站已按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建成,并具备提供符合涵洞、通道的混凝土要求的能力。
3、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要求,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厚度如设计代表计算确定。
不得超挖,超挖部分不得回填虚土,必须采用经监理人批准的回填工艺,回填处理时监理人旁站。
4、洞口浆砌工程与涵洞混凝土主体的衔接,接缝垂直、宽度上下统一,为2cm,填塞沥青玛蹄酯等具有弹性和不透水材料,并填充密实。
5、开挖基坑前应复核设计的涵洞、通道位置、角度等是否与实际相符。
6、涵洞、通道应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或按有关文件要求设置)采用沥青麻絮等符合要求的填料填塞,必须塞满填实,并保证其竖直,宽度一致,同时必须贯穿整个断面。
7、钢筋加工1)建立钢筋下料确认制度,由现场技术人员按照图纸计算各细部尺寸,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及现场建立工程师确认,钢筋工应严格按照下料表(图)进行加工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调直、切头,无局部弯曲,表面洁净、无伤痕、无污渍、无漆皮、无鳞锈等。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3)保护层使用小石子混凝土垫块,垫块强度不小于所在部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禁止使用塑料垫块和砂浆垫块和钢筋头垫块。
4)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控制钢筋的弯制和端部弯钩的加工质量。
5)钢筋的连接。
宜采用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一般不采用机械连接接头。
6)搭接焊(1)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试焊质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钢筋焊接必须在焊台上进行,禁止就地施焊。
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雪、严寒设施。
(2)进场的钢筋电弧焊焊条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禁止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3)钢筋电弧焊接前必须弯好角度,保证焊接同心,禁止焊后弯同心角。
(4)电弧焊接完成后必须敲除焊皮,检查焊缝质量,不合格的进行补焊。
(5)电弧焊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焊缝长度不包括10mm的起弧和10mm的落弧长度。
电弧焊宜采用双面焊。
(6)对焊机做好防风、雨、雪等保护措施。
对焊前要调整对焊机电压,对焊头调直、切头、除锈。
(7)对焊时要掌握钢筋的预热时间、加压时机及加压力度。
(8)对焊接头的冷却及检查,对于不合格的焊头切除重焊。
7)焊接质量:焊接部位同心,焊缝长度、厚度、宽度满足规范要求;接头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搭接焊与对焊焊件必须100%进行外观检验。
所有焊件取样试验都应从成品构件中切割取样,禁止专门制作对焊、电弧焊试件。
8)钢筋绑扎(1)钢筋绑扎绑丝宜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绑扎,必要时刻采用点焊焊牢。
扎接后绑丝头不应露出最外层钢筋面。
(2)结构或构件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要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应不少于全部交叉点的50%。
(3)钢筋绑扎时,除设计有特殊规定外,箍筋要与主筋垂直。
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应不少于全部交叉点的50%。
8、垫块1)垫块必须采用高标号小石子混凝土(C40以上)或砂浆(M40)集中预制,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并保证7天的养生期;垫块厚度要符合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允许误差0,+1mm;预制时要预埋绑丝,绑丝要与钢筋绑扎用的绑丝一致。
2)可采用弧形、爪形等垫块,尽量减小垫块于模板接触面积,不得使用塑料、石子、钢筋等做垫块,不得使用平面形垫块。
3)垫块要呈梅花形均匀布设,不得横贯混凝土保护层的全部界面进行设置。
垫块数量底板不少于6个/㎡,侧面不少于4个/㎡.垫块安装在钢筋交叉点处,使用绑丝绑扎牢固,绑丝头不应露出钢筋面,应对垫块做饱水处理。
9、模板1)模板实行准入制度。
所有构件模板均应使用大块钢模板,平面模板面积不小于1.0㎡,模板使用前进行仔细抛光处理。
2)应对模板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
模板接口螺栓连接钢板必须满焊,不得点焊。
3)模板接缝要用不小于2mm的回力胶条牢固粘贴,不得使用海绵、胶带等替代。
4)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模板支设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支设过程中,必须设置防止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浇筑时必须安排模板工专人盯岗。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避免触及模板。
5)要使用专用模板脱模剂。
6)模板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振动和偶然碰撞。
7)模板和支架均应进行施工图设计,按审批程序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
对于重要工程的模板和支架施工图由监理人审批。
8)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抗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9)模板施工工序:10、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场后,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提前做好各种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2)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3)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 时,设串筒预防混凝土离析,对于就地浇筑承台、系梁等地面以下混凝土时,禁止使用溜槽输送混凝土。
4)混凝土采用合理的布料方式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
5)在高温或低温环境进行混凝土施工,应对模板进行温度养护,减小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温差。
6)混凝土振捣采用机械振捣方式。
用振动器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 倍;与侧模应保持5~l0c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l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对每一振动部位,以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3)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因故中断间歇时间要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重塑时间。
混凝土构件浇筑完成时间除另有要求外,一般不得超过浇筑首批混凝土的终凝时间。
(4)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A、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B、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不得积水。
C、不得用水冲毛;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0%以上时,不得凿毛,不得在混凝土初凝前刷毛。
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其收浆后及时覆盖,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失,防止产生收缩裂缝,并根据环境温度及构件表面温度适时进行洒水、蒸汽、5保温、保湿养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洒水养生)。
8)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和养生,制定专门的施工工艺,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温差裂缝。
9)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盯岗,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10)及时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二、盖板涵1、施工工序。
如下图:2、施工要点1)盖板涵的墙身施工应采用钢模,钢模板表面积不小于1m2)统一使用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垫块,确保保护层的厚度。
3)对于涵洞较长时的墙身应根据设计设置沉降缝,间距每4m~6m设置一道,缝宽2cm。
4)盖板涵的现浇盖板,模板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沉降缝可采用泡沫板隔开,浇筑时可“跳节”施工基础、墙身、盖板沉降缝应在同一位置、上下顺直、贯通。
5)盖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养生,同时制作两组试块与其同条件养生,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时方可拆除支架。
6)施工过程中,严禁采用溜槽输送混凝土。
三、通道桥(桩基础)1、施工工序:2、施工要点1)在垫层上绑扎底板钢筋,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2)模板加固采用穿膛螺栓。
3)左右幅全断缝按图纸相关要求施工,台帽、耳墙同时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缩短施工时间。
4)尽量采用不小于1㎡的大块模板,减少使用小块模板,打磨模板干净,使用新机油或专用脱模剂。
5)混凝土浇筑完成终凝后注意覆盖洒水,保证养生不少于7天。
四、波纹管涵1、施工工序:2、施工要点:1)基础砂砾层,必须做出预拱度。
2)波纹管现场拼接,采用高强螺栓,中间加密封垫。
拼装前内外涂沥青。
3)涵管上方当回填土超过30cm时,采用压路机静压;填土厚度超过60cm时,采用压路机振压。
4)基坑回填前,清理基坑底部至原状土,清除基坑内垃圾,使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基坑回填。
分层填筑,填筑厚度不大于15cm,采用小型冲击夯夯实。
5)波纹管进场后,进行检测,厚度、镀锌层厚度、刚度、强度等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五、箱型通道1、施工工序:2、施工要点:1)在垫层上绑扎底板钢筋。
在路中心线位置以及每隔4—6m位置设置沉降缝。
2)浇筑底板混凝土,墙身混凝土浇筑至底板顶面30cm处,施工缝必须认真进行凿毛处理。
3)模板加固采用穿膛螺栓。
4)墙身、顶板同时浇筑,混凝土施工应采取措施,尽量缩短浇筑时间。
5)帽石、耳墙与墙身同时浇筑。
六、钢筋混凝土拱涵1、施工工序:2、施工要点:1)按照设计设置沉降缝,并在地基变化处增设沉降缝。
2)拱圈施工必须设置顶模,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拱圈厚度。
3)基础及侧墙的混凝土施工必须规范。
4)侧墙完成后进行台背回填,回填后进行拱圈浇筑。
5)做好沉降缝的防水处理。
6)片石混凝土及新老混凝土连接顶面必须预留榫石,并进行凿毛。
七、外观质量及预防措施混凝土外露面的不规则施工缝1)预防措施(1)合理安排人员和设备,保证混凝土供应及时。
(2)规范混凝土浇筑顺序,优先采用水平分层浇筑施工,并保证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3)采用掺加缓凝剂混凝土配合比,延缓初凝时间;(4)混凝土施工避开高温时段。
2)管理措施(1)对于小范围的施工缝,经监理人批准后可采取修饰处理,修饰处理过程现场监理人员全过程旁站;(2)对于大范围的施工缝,不宜处理的就地返工。
八、台背回填1、一般要求1)台背回填执行“五专”管理(专业队伍、专门设备、专业负责人、专门材料及专项施工工艺)。
台背回填前,要在台背背墙两端和中央用红白油漆画出每一层压实厚度标志线,并标明层次。
2)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并进行混凝土防腐处理后才能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3)安装梁板后方可进行对称回填。
两侧填筑高差不超过50cm。
4)基础施工完毕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基底无虚土、积水,并应整平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