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3.2适用范围
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所有涵洞施工工程。
4.施工方案
圆管涵和倒虹吸施工前先在预制场预制涵节和倒虹吸水平管节,等混疑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框架涵在基础开挖完成后便可施工混凝土垫层以及后续工序。
4.1施工方法
4.1.1基坑开挖
涵洞及倒虹吸基坑开挖采取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进行放坡施工,必要时加设挡板或适当放缓边坡。开挖过程中如果有地下水出现,必须计算排出坑内集水,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20~30cm后,改由人工进行清除,以免扰动原有地质。
内径直径
±10
管壁厚度
+10,-5
2
钢筋混凝土矩形涵节
长度
±2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宽度
±20
高度
±15
顶、底板厚度
+10,-5
成品涵节的质量、规格应该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预制涵节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装配涵节接缝必须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壁厚不一致时,每一错台段内底面应调整平齐。
(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侧点及预理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
(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所设置的预埋螺栓、预留孔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时及时校正。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塑料薄膜包裹并定时洒水养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时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按冬季施工处理。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 作者:
———————————————————————————————— 日期: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3标
项目经理部四部
2.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2.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J 283-2004
2.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3.1工程概况
本标段涵洞的形式主要有圆管涵、倒虹吸、新建框架涵以及改建框架接长涵。涵洞基础为明挖基础,其中圆管涵及倒虹吸需提前预制。
(5)砼的捣固:砼的捣固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严密组织,规范操作。一是必须固定人员,责任到人,分片承包。二是捣固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度,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翻浆、不出现气泡为度。
(6)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需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大体积砼施工中要注意内外温差及砼核心温度最大值的控制。
二〇一一年八月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l.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我标段在涵洞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切实有效地实施涵洞施工强制性工艺工序、标准。特制订本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涵洞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涵洞作业施工,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2.编制依据
2.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4.1.2垫层混凝土施工
基坑开挖好后测量人员对涵洞中线及轴线进行放样,施工人员根据放样桩位支架模板并按设计要求浇注垫层混凝土
4.1.3框架涵洞底板、边墙、顶板钢筋绑扎
钢筋在钢筋加工棚内加工,载重汽车运输至工地,在现场进行绑扎和焊接成型。框架涵洞钢筋绑扎分两次完成,首先绑扎底板钢筋和边墙钢筋底板和边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就开始浇注底板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便可支架满堂红架子管以及绑扎顶板铜筋。
基坑不得被水浸泡,基坑渗水时,在基坑内设集水井,采用抽水机排出坑外,保持基坑处于无水状态。在基坑内设置集水坑与集水沟排水时,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禁止在基础范围内用泵抽水,防止水在新灌注混凝土中流动。
基坑开挖土随挖随运弃土要远运,特别是基坑顶面周围清理干净,不得堆放工具及堆土。
基坑开挖后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大小、基底高程、基底排水和基底处理情况等进行检验,并核对基底的地质情况和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1.4涵洞模板支架
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扳,模板采用0.5mm钢模,底板模扳主要由支撑在基坑四周的横木架子管支撑加固,边墙模板每1.5m2设置横向拉杆两根。
4.1.5混凝土浇筑
框架涵洞混凝土施工分两次施工,首先是底板混凝土的施工,然后是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合站拌合,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模。
(2)砼坍落度要严格按照试验的数据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用滑槽或串筒灌注,串筒出口距砼表面1.5m左右,防止砼离析。
(3)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内面涂刷脱模剂。
(4)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业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间距,插下下层5cm左右,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9)砼浇筑必须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三方值班制”(工程项目领导、技术和试验人员),人、机、料、工每一个环节应具备条件,不得盲目施工。
4.1.6附属施工
附属施工包括帽石、冀墙身及翼墙基础施工,施工时需注意设计意图,是否在翼墙处设置检查梯等设施,翼墙施工完成后及时回填基坑。
5.装配式混凝土涵洞施工
除了框架涵以外,对于孔径较小的圆管涵、拱涵、矩形涵等都可以采用先预制后安装的方法施工,故称之为装配式涵洞。
装配式混凝土涵节内外壁表面应光滑圆顺,端面平齐,如有麻面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cm*3.0cm,深度不得超过1.0c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检验方法:尺量和观察。
装配式混凝土涵洞涵节预制作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节
长度
0,-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