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

语文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即本课所学)。

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

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 . 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儿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 . 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 . 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6分)2.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________)地操纵着航空母舰。

(2)母亲这样地整日láo lù(________)着。

(3)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ǎo wúxiāo xī(________)了。

(4)到了晚上,简直是jīn pílìjìn(________)。

3. (5分)找出下面词语中有错的字并加以改正。

漠不关心帐蓬刨根问底哄堂大笑虐待捏轻怕重废墟沉默寡言神彩奕奕禁涸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

(《诗经·关雎》)(2)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论语》十二章)(3)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4)朔气传金柝,________。

(《木兰诗》)(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达其政治理想及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许,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5.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②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④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⑤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6. (1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凡草木之生石上者,必须微土以附其根。

如石韦、石斛之类,虽不待土,然去其本处,辄槁死。

惟石菖蒲并石取之,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

虽不甚茂,而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其轻身延年之功,既非昌阳①之所能及。

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余游慈湖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

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顾恐陆行不能致也,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使善视之。

余复过此,将问其安否。

(节选自苏轼《石菖蒲赞》一文)【注】①昌阳,《名医别录》认为昌阳和菖蒲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濯去泥土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B . 乃以遗九江道士胡洞微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 . 既非昌阳之所能及及郡下(《桃花源记》)D . 置盆中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项是()例:以石盆养之A .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B . 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C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D .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一处朗读停顿。

余游慈湖山中(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苍然于几案间(5)请简要概括石菖蒲的特点,并揣摩作者对石菖蒲的情感。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名著阅读。

(1)①处应填入的作品名是《________》;②处应填入的人物名是________。

(2)高阳同学在片段③处批注了“如愿以偿”一词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①小的时候,每年寒暑假,我和哥哥都会跟着父母去田里种庄稼。

老两口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耕作,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哪个季节收获哪样庄稼,样样门儿清。

这也让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读书就如种庄稼,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

②播下良种,才能有好收成。

种庄稼,首先就要选育良种。

读书,同样需要有一种挑剔的眼光。

优秀的书籍就像粒粒饱满健硕的种子,能在人的心灵原野植下美好,生根发芽;相反,将时间花在粗制滥造、内容廉价的书籍上,不仅于知识、德行的增长无益,还容易让心灵受到污染,得不偿失。

古人讲,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这里面的道理,不仅仅在于书需要“读透”,更在于书需要“选好”。

③好的书籍,能将历史定格,变柔弱为坚强。

“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这是我每次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一个感受。

它让我懂得,痛苦与幸福实际上是相对的。

要想在精神上保持富足,就需要不断超越简单的物质追求,并多加审视不完美状态下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一度心灰意冷,但每每在空闲时读起这本书,浮躁的内心就能平静下来,而孙少平永不服输的那种拼搏精神、永不气馁的那股韧劲,也总是能深深地感染我。

合上书本,再反观现实,就能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不也是铺通前行之路的基石吗?更何况,只是一时的挫折,与其埋怨,毋宁改变。

一本好书,力量如斯。

④“要想庄稼种得好,还得力气下得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是站在田头观望别人播种,自己却不付出任何努力的人,在丰收时节也只能远远地观望他人的成果。

想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不能坐而空谈,更不能叶公好龙,而应该在书籍的“稻田”里,与文字和思想为伍,或读,或抄,或默,或思,或悟。

就好比播种、除草、施肥、浇水等诸多农活,自始至终都付出汗水,才能在丰收时收获喜悦。

⑤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一句话说得好:“善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

”对于一本好书,如果只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而做不到理性反思、融会贯通,就很难有机吸收书籍当中的营养,反倒可能让自己患上“厌食症”,损害独立思考的能力。

⑥正如庄稼的成长会碰到风霜雨雪一样,阅读的过程,也往往会遭遇困难,尤其是在阅读经典的时候。

当时的语言习惯、思考方式,往往与现在有着极大差别,这样的“硬骨头”,要啃下来,绝非易事。

比如,大家都知道《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放在当下,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依然没有过时,但真正从头到尾细细读过的人,恐怕并不多。

其实,越是难读,越见勇气和毅力。

读好书、啃经典,就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要知道,经典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精神源泉”,读经典的“大书”虽难,却能让人终身受益。

⑦“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

”细细品味父母种庄稼的朴素道理,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与高度。

(1)本文围绕“读书就如种庄稼”,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成本文的内容结构分析。

①段:提出“读书就如种庄稼”的观点。

②③段:种庄稼要选良种,读书也要选好书。

④⑤段:________。

⑥段:________。

⑦段: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划线词语的含义。

想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不能坐而空谈,更不能叶公好龙,而应该在书籍的“稻田”里,与文字和思想为伍,或读,或抄,或默,或思,或悟。

(3)文章用“种庄稼”和读书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4)第②③可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9. (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什么是睡眠?睡眠是机体对外界环境失去知觉和反应的一种可逆性行为。

它不是机体的一种消极和被动状态,而是在多种神经网络和递质积极主动支配下产生的,并涉及大量生理、代谢和神经行为。

一般人在一个完整的夜间睡眠中,大脑在进行着具有一定周期性的功能和状态循环。

依据多导睡眠图描绘的脑电图模式、眼动和肌张力特征,人的睡眠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循环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

每次夜晚的睡眠通常有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

两个睡眠周期之间通常伴有短暂觉醒,整夜大概出现4~6次。

具体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为安静睡眠,表现为同步化、高压、低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低,肌张力弱,心跳和呼吸较为规律。

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的最后阶段,个体不易被唤醒;若被唤醒,则会感觉头昏脑涨。

快速眼动睡眠则被称为活跃睡眠,表现为同步化、低压、混合频率的脑电活动,大脑活动水平较高,常伴有梦境、肌张力缺失、心跳和呼吸不规律以及阶段性眼动爆发。

材料二:人为什么要睡觉?睡眠到底有什么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一,睡眠可以帮助大脑恢复精力,修补自由基对大脑造成的损伤。

自由基是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可损伤人体细胞。

其他器官都可以通过放弃和替换受损细胞来修补这种损伤,但大脑无法这样做。

人只有进入睡眠状态,尤其是非快速眼动睡眠状态,人体组织才能利用这段难得的“闲暇时间”通过合成抗氧化酶进行“抢修作业”。

第二,睡眠可以为身体解毒,排除大脑代谢废物。

有一项新研究: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

因为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即“类淋巴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

脑脊液会沿着动脉周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周隙,随即排除至脑外。

第三,睡眠可以调节脏腑功能,降低感冒几率。

充足的睡眠不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不疏、气血亏虚、脾胃失调、肾功能低下易起夜。

研究人员給164名健康的成年人先戴上健康追踪腕带,然后让参与者每人把含有感冒病毒的滴鼻剂滴入鼻腔。

5天之后,三分之一的人表现出了感冒迹象——流鼻涕。

分析发现,在感染感冒病毒的前一周中,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脏腑功能下降明显,会比睡眠超过7小时的人得感冒的几率高三倍。

第四,睡眠可以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睡眠会促进脑神经元上特定棘状突起的形成,维护特定的树突分支,从而促进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科学家通过对健康成人被试者的睡眠情况进行控制,发现睡眠不足会引发被试体内多种基因功能的改变,涉及认知功能、新陈代谢、免疫力等领域,明确了睡眠对基因的影响。

科学家还认为,儿童在睡眠时可以将已经学习过的隐性知识,更为有效地转化为外在知识,而儿童的这种特殊的认知能力与其晚上睡眠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如果能达到9小时以上的睡眠,他们的记忆力和精力会特别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