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3.4数学活动 探寻勾股数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3.4数学活动 探寻勾股数 教案

教学内容探寻“勾股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勾股数定义,了解其中规律,会判断和构造勾股数
过程与方法2.经历探索分析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发现部分勾股数的内在规律情感与态度3.感受数学规律的内在奥秘,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勾股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勾股数特征构造勾股数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白板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数学史,引入新课一、勾股定理史
中国古代
勾股定理在初中课本中就学习过,其内容如下:“在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弦)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短者叫
勾,长者叫股)平方的和.”
约在公元前100年成书的我国现存最古的一
部数学典籍《周髀算经》中记载,在公元前1100
多年我国数学家商高与周公谈话中就明确提出了
“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且在同一书中记载
的荣方与陈子的问答中,更谈到由勾股求弦的一般
方法是“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可见已给
出了普遍的勾股定理.正因为商高首先提出了勾股
定理,不少人把该定理称之为商高定理.
国外
在商高定理的研究方面作出贡献的除中国古代数学家
外,还有许多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数学家,特别是古希腊、
埃及、印度的数学家.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
哥拉斯(公元前582年——前497年)是西方第一个证明
勾股定理的人,国外常称其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阅读PPT,感
受勾股定理。

生活中蕴藏
着很多有趣
的知识,从中
外数学史引
入,鼓励学生
善于观察,激
发探索学习
的乐趣。

二、数学活动探索
1.活动引入
满足关系的3个正整数,
问题:
1.勾股数有多少?
2.请尽可能多地写出来。

3.勾股数有规律吗?
齐答勾股数概

学生随机作
答,并展出,
问题3进行探
索。

回顾勾股数
概念
三个问题,逐
层递进,引出
本节课的研
究内容勾股
数特征。

二. 师生互动探索研究
2.活动1
设是一组勾股数
将学生所写的勾股数随机选取,放在屏幕上。

为了便于研究勾股数,相同整数倍的勾股数,
研究时只选择最小的那一组,下面来选取合适的勾
股数。

提问:请观察勾股数组,有何发现?
活动2
设是一组勾股数,填表
表1
表2
规律一
表1,a为奇数,正整数b,c之间的关系:b=c-1
a,b,c之间的关系:a2=b+c
规律二
学生组内分
析,提出探索
方法。

与学生一起选
择勾股数组进
行探究。

学生根据奇
数,偶数的角
度去研究。

学生小组提出
所发现的规律
从特殊的勾
股数慢慢发
现其中的规
律。

去除整数倍
的勾股数,更
利于探究。

通过表1和2
的分类,慢慢
得到勾股数
的两个特征。

揭示规律一
如果a 是一
个大于1的奇
数,b,c 为
两个连续自
然数,且有
a2=b+c,则
为一组勾股
数.如3、4、
5是一组勾股
数,且有32
=4+5,
规律二
a为偶数2n,
正整数b,c之
表2,a为偶数 2n ,
正整数b,c之间的关系: c-b=2
a,b,c之间的关系: b= n²-1 c= n²+1
活动3 构造勾股数
例 3,4,5是一组勾股数,那么
6,8,10;9,12,15也是一组勾股数
方法1:如果a,b,c为一组勾股数,则na,nb,
nc也是一组勾股数,其中n为自然数。

方法2:构造勾股数,就是要寻找3个正整数,使
它们满足“两个数的平方和(或差)等于第三个数
的平方”,即满足以下形式:
要满足上述形式不妨从乘法公式入手.我们已经知
道:

如果等式右边也能改写成,即可。

思考:
一位数学家在他找到的勾股数的表达式中,用
(n为任意正整数)表示勾股中的最
大的一个数,你能找出另外两个数的表达式吗?
已知勾股数再
构造勾股数,
利用倍数关
系。

教师引导,帮
助学生改写
4xy,使得它是
平方形式即
可。

学生思考,合
作交流完成解

间的关系:
c-b=2
a,b,c之间的
关系:
b= n²-1
c= n²+1
方法1,学生
可以快速构

方法2,很多
学生可以理
解乘法公式
的变形,但是
对于改写4xy
的思想存在
问题,利用整
体换元的方
式,引导。

利用方法2可
以构造更多
勾股数。

利用所学知
识,完成思考
题,对前面的
再巩固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白板上显示三个规律
学生回顾,积
极思考,踊跃
发言。

培养学生归
纳总结的能
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