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形楼盖汇总
一、板 单向板和双向板
二、梁 次梁和主梁
§10.2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
One-way ribbed slab panels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步骤为: ①结构平面布置,并初步拟定板厚和主、次梁的截面尺寸; ②荷载计算; ③确定梁、板的计算简图; ④梁、板的内力计算; ⑤截面计算,配筋及构造处理; ⑥绘制施工图
第十章
现浇钢筋混凝土 楼盖设计
楼盖和屋盖是最典型的梁板结构。
梁板结构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
常用的结构,例如楼盖和屋盖、筏式基础、挡 土墙、储液池的底板和顶盖,以及楼梯、阳台 和雨篷等。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的形式:
肋形楼盖 井式楼盖 无梁楼盖
§10.2 肋形楼盖的受力体系
活荷载:民用 建筑楼面上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可以从《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根据房屋类别查得。例如,住宅为.1.5kN/ m2教室为2. 5kN/m2 、藏书室为5.0 kN/m2等。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在生产、使用或检修、安装时,由 设备、管道、 运输工具等产生的局部荷载,均应按实际情况 考虑,可采用等效均布活荷载代替
M 表中系数 ql2 V 表中系数 ql
2、集中荷载作用下:
M 表中系数Ql V 表中系数Q
1.活荷载不利布置和内力包罗图
(1)活荷载不利布置:活荷载是按一整跨为单位 来改变其位置的,因此在设计连续梁、板时,应 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将使梁内某一截面的内力为 最不利。
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
恒荷载g
结构平面布置 Structural layout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的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 主梁的间距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柱距则决定了主梁的 跨度。
一、根据工程实践,单向板、次 梁和主梁的常用跨度为:
单向板:1.7—2.5m,一般不宜超 过3.0m(荷载较大时宜取较小值);
次梁: 4~6m; 主梁: 5~8m。
活荷载1:第 一跨Mmax
活荷载2:第 二跨载4:第 一内支座跨 -Mmax
活荷载5:第 二内支座跨 -Mmax
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
活荷载不利布置的法则
1)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 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 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2)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即最小 弯矩),该跨不 应布置活荷载,而 在两相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 一跨布置;
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时,恒荷载的分项系数取为 g=1.2(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或1.0(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 活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取q =1.4,当楼面活荷载标大于 4 kN/m2, q =1.3
10.4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内力计算
一、钢筋混凝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 ①按弹性方法计算; ②按考虑内力重分布;
通过上述分析可得: 单向板、次梁、主梁均可简化成连续梁进行设计,如下图:
主梁
次梁
荷载 Load
楼盖上的荷载有恒荷载和活荷载两类。 恒荷载包括自重、构造层重、固定设备重等。 活荷载包括人群、堆料和临时性设备等。
板带的荷载范围
主梁的荷载范围 柱
主梁
次梁
次梁的荷载范围
恒荷载:标准值由所确定的构件尺寸和构造等,根据材料单位 体积的重量计算。
计算跨度:梁、
板的计算跨度l。
是指计算弯矩时 所采用的跨间长 度,该值与支座 反力分布有关, 即与构件的搁置 长度a和构件的刚 度有关。
a
ln1
b
ln 2
b
ln3
ba
l02
l03
或l01
l01 l
ln1
b 2
22
0.025ln1
中间跨的计算跨度,就是支 承中心线间的距离;
对于边跨,伸进边支座的计 算长度可在0.025ln1和a/2两 者中取较小值。
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
梁、板的内力可按《结构力学》中讲述的方法计算。
折算荷载和弯矩、剪力的设计值
在计算简图中,把与支座整体浇筑的梁、板假定为铰支承,计算跨度 取为支承中心线间的距离。这样处理使计算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对 此可用折算荷载和调整支座截面弯矩、剪力的设计值给予适当弥补。
折算荷载
3)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 支座左右两跨布置 活荷载,然后每 隔一跨布置;
4)求某支座截面最大剪力,其活荷 载布置与求该支座 最大负弯矩时的 布置相同。
恒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分布
当活荷载不利布置明确后,等跨连续梁、 板的内力可由附录查出相应的弯矩及剪力系数, 利用公式计算跨内或支座截面的最大内力:
二、梁格布置
1、主梁沿横向布置
主梁和柱可形成横向框架,其侧向刚度较大。各榀横向框 架间由纵向的次梁联系,故房屋的整体性较好。此外,由于 主梁与外纵墙窗户垂直,窗扇高度可取得大些,对室内采光 有利。
主梁
次梁
2、主梁沿纵向布置
若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 距较多时,也可以沿纵 向布置主梁。这样可减 小主 梁的截面高度,从 而增大了室内净高。
M k1gl2 k2ql 2 V k3gl2 k4ql2
(2)内力包罗图
活荷载
连续板
g g q 2
q q 2
连续梁
g g q 4 q 3q 4
考虑次梁抗扭对连续板内力的有利影响,通过增大恒荷载 并相应地减小活荷载的方式来修正,即计算连续板内力时, 采用折算恒荷载g’,和折算活荷载q’进行。
等跨连续梁、板的内力可由附录查出相应的弯 矩及剪力系数,利用公式计算跨内或支座截面的内 力: 1、均布及三角形荷载作用下:
对连续梁、板的某一跨来说,与其相邻两跨以远 的其余跨上的荷载,对该跨内力的影响已很小,所以 对于等刚度、等跨度的连续梁、板。
当实际跨数超过五跨时,可简化为五跨计算,即 所有中间跨的内力和配筋均按第三跨的处理。
1
2
3
3
3
2
1
1
2
3
2
1
当梁、板的跨数少于五跨时,则按实际跨数计算。
3、计算跨度Span calculation
在有中间走廊的房屋中, 常可利用中间纵墙承重, 可以只布置次梁而不设主 梁
次梁
主梁
计算简图的确定
连续梁、板的计算简图,应解决支承条件、计 算跨数和计算跨度三个问题。
1、支承条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承是砌体
还是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均可简化成集中于一点的 支承链杆。
2、计算跨数:Calculation str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