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2020届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复习 推荐
高三地理2020届高三地理区域地理综合复习 推荐
例一:图5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 读图5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面 积大于1000万公顷 的省级行政 有、、、 、。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
原因是
。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
原因是
。
世界地空间思维复习设计:
第一步,选取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让学生在脑 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 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目标
当一个经纬度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
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 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 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不能不说,此时学生头脑中的地球 模型已经极大丰富了,立体化、数据化、结构化的数字地球 出现了。事实上,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改变而出现的数字地 球概念,已经极大的改变了地理学的发展,这种改变是否也 可以借鉴到我们的高考地理复习中来,毕竟,形成科学有效 的地理学科思维方法是根本的。
3.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
主要中国图
中国政区图
中国交通图
中国地形图 中国气候图 中国河湖图
中国农业图 中国工业图 人口城市图
中国资源图
中国分区图
东 北
新 疆
华 北
长江下游地区
华 南
台 湾 海 峡 两 岸 地 区
青藏高原
重 庆 市 及 附 近 地 区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 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1)读图,判断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将正确答案 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4分)
A.50km B.1l0km C.160km D.300km
[]
(2)绘出图中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6分)
(3)判断甲、乙两图中表示ab剖面所在地区的气候直 方图是 (甲、乙)图,并根据图示资料,分析ab剖面 附近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11分)
(4)另一幅直方图反映的是都江堰附近地区的气候资 料,与ab剖面附近区域相比较,都江堰地区更有利于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在筑堰之前,对农业生产 威胁较大的因素是什么?(11分)
云贵高原
黄 河 上 游 地 区
1、图下部的地形剖面图所对应的横切显示图 中的 线。
2、图示的地形类型是
。
3、图中最高的等高线是 米,最高、最低 两条等高线垂直高差为 米。
4、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 应选择在海拔 至 米之间的高度修 建。
5、计划在D处修建水坝,若水把在图上的长 度为0.5厘米,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 米。
高原
案例2、沿北纬32度的剖面图
山脉A为 平原C为
盆地B为 海域D为
2.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
山脉界线(三大阶梯、主要界线山脉)
河流界线(例如,黄河、长江沿线等)
一些主要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 流区与外流区、我国1月平均温0C等温线、年 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中国人口线、京哈—京广线、陇海—兰新线铁 路沿线
1.一般情况下,河流R 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 C.只有秋汛 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
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 源基地是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 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河名 F
Ry/ Rq 0.10
G 0.25
H 0.49
图8所示的剖面,切过F、G、H三条大河的河源段。河源区径 流(Ry)与全流域径流(Rq)的比值如表所示。(10分) (1)据图回答河流名称,F 是 G是 H是 。
(2)依据表中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3条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 量之和约占全国的( )
A 1/5 B 1/10 C 1/15 D 1/20
1.抓住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 2.抓住界线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 3.以中国政区图为基础,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
1.抓住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范围和位置
案例1、沿东经89度的剖面图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A 山脉 B 盆地 C 山脉 D 盆地 E 盆地 F G 山脉 H 平原
在复习设计中,要千方百计调动思维。专题图训练、区域 图训练、覆叠训练、拆分图训练、随机套用图训练是很好的 复习方法。
如何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
解答区域地理的相关问题,关键是要建立空间概 念。把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既是地理 学习的要求,也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下面主要 强调建立地理中国区域空间概念的三个方法。
2010高考区域国土整治 复习系列课件
07《区域地理 综合复习》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原则与策略:
地理学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基本的地球模型,由经纬网 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模型;
在自然地理的研究和复习中,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姿态成 为影响地球表面自然地理事物成因的关键,此时这一模型不再 是孤立单独存在的,而是运行在一定的系统中的天体;
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学生脑海中想像, 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学 生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
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引导学 生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 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此时脑 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地球了。
海陆的分布和各个圈层的认识,促使学生将地球模型进一 步完善,学生脑海中,在经纬坐标的基础上,地球表层的面貌 被覆叠上,经纬仪变成了地球仪;
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自然地理要素, 还要关注在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个 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 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人 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而这些要素, 无一不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空间,学生脑海中的空间模型变得空 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