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打印版】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完整打印版】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
课件
学具
长方形纸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撰写人
领导签字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出示饮料罐:
如果我们要想求至少需要多少铁皮,怎样计算?
2.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谁的表面积大?为什么?
小结: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他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
3.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办呢?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板书)
4.这张纸的长是31.4厘米,宽是18.84厘米。那现在你们就算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如果独立思考有困难的话可以小组讨论来共同完成。
2个底面有什么关系呢?将圆柱两底面分别画在纸上,剪下重叠比较大小,你发现什么?
板书:两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
比较胖瘦两个圆柱Βιβλιοθήκη 师:底面的圆大些,圆柱就粗些。高——出示高(吸管)矮两个圆柱,指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观察:圆柱的高在哪里?有几条?可以怎样测量最方便?
同桌互相测量圆柱体实物的高,学生反馈后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测量,讲讲方法。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自己制作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2.在物体的侧面画一条高,沿着这条高把商标纸剪开。
把剪开的图展开,再重新包上。与圆柱相比较,长方形与圆
复备
正面:
教学过程
长方形与圆柱之间有关系吗?
小结: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讨论研究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形
师:那么这些圆柱形的物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结合手中的立体图形自学数学书2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题目:
复备
背面:
教学过程
1.圆柱是由哪些面组成的?
2.这些面都有哪些特征?
生自学:
现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长整理好准备汇报。
小组长汇报:
底面——拿着圆柱,同桌面对面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得出:
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也就是说: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4.介绍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平行四边形与圆柱之间的关系。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知道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指着图边问边答)当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时候,……
分别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以上问题,再板书。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三)深化感知
1(课本3页)指出下列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圆柱?
3让学生说出圆柱的有关数据。
(四)教学侧面
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有什么感受?如果要想知道圆柱体侧面的包装纸有多大怎么办?
学生操作:把罐头盒或饮料罐等的商标纸用小刀切开,再打开,看看商标纸是什么形状?它们和圆柱有怎样的关系?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内容
北京版第12册
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难点
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
教具
圆柱体的实物模型、相应电脑课件、用硬纸做的一个圆柱。
学具
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撰写人
领导签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复习有关圆的知识。教师通过长方形纸旋转围成一个圆柱,揭示课题。
二、建立模型
(一)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
师:(课件出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许多建筑设计成圆柱形,增加立体感、美感。如……这些物体的外形都是圆柱形。
二、建立模型
(一)猜测圆柱表面积大小
复备
背面:
教学过程
1.(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是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
2.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大?为什么?
3.小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二)探究圆柱表面积
1.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
三、拓展应用
1.第三页的1、2、3、4。(口答)
2.练习一1、2(口答)。
3.填空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它们是()的圆形;周围的面叫做();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一个圆柱有()条高。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复备
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长方形纸→旋转→圆柱形
作业
练习一:3、4
自评
备注
正面:
教学内容
北京版第12册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5.汇报展示
情况一:
半径:31.4÷3.14÷2=5(cm)
底面积:3.14×52=78.5(平方厘米)
侧面积:31.4×18.84=591.576(平方厘米)
表面积:591.576+78.5×2=748.576(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边长是9.42厘米。
复备
背面:
教学过程
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
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4.判断
(1)上下两个底面相等的物体一定是圆柱体。()
(2)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3)同一个圆柱底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
(5)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12.56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6)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