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第五章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


③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例如简支梁板),由于 截面到达抗弯强度,使结构成为机动体系,三铰 位于一直线上,而丧失承载能力。 ④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例如, 细长柱达到临界荷载发生失稳破坏。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 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 定限值。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 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失去了正常使用 和耐久性能: ①影响正常使用或有碍外观的变形; ②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 7
f z(z)
Z
ps=p(z>0)
σz
pf 0 μz
9
Z
用上面公式求结构可靠度一般要通过多维积分,比 较复杂.为此引入可靠度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度.
以下介绍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实用方法。
5.2结构可靠度分析的实用方法 1.中心点法 中心点法不考虑基本随机变量的实际分布, 直接按其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导出结 构可靠度指标的计算公式。由于分析时采用 了泰勒级数在统计中心点展开,故称中心点 法。
支座移动、收缩、徐变等。 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应能具有良好 的使用功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则影响运行,水 池裂缝便不能蓄水,这些情况虽不引起倒塌,但 使结构丧失使用功能。 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 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例如,在设计基 准期内,混凝土老化,钢筋的锈蚀均不应超过一 定限度而影响使用功能。 建筑结构在预定的期限内,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能满足上述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我 们就说这结构是可靠的。因此,安全性、适用性 和耐久性概括称为可靠性。 3
建筑结构设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结构 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 最经济的途径,使所建造的结构以适当的可靠度 满足各种预定的功能要求。我国《统一标准》在 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各类结构材料性能与各种结 构构件的可靠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实测、统计分 析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规定了结构的可靠度 及其计算方法。 为了定量地描述结构的可靠性,需引入可靠 度的概念。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中 对结构可靠度的规定为,“结构在规定时间内,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 1 构可靠性”。
1.结构的功能函数
一般情况下,总可以将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 素归纳为两个综合量,结构或结构构件的荷载效 应S和抗力R。令 Z g ( R, S ) R S (5-1)
实际工程结构的荷载效应S和抗力R均为随机变量 因此,Z也是随机变量。绝对保证R>S,不可能。
Z R S 0 结构处于可靠状态 Z R S 0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Z R S 0 结构处于失效状态
1.1两个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模式
10
假定R和S是相互独立的,而且都服从正态分 布,则结构的功能函数Z也服从正态分布, 假设S、R的平均值分别为 s 、 R ,标准 R ,则结构功能函数Z的三个 差分别 S 、 特征值 Z 、 Z 和 Z 可分别计算如下:
4 由于根据Z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结构是否满足某一
确定功能要求,因此称式(5-1)表达的Z为结构 功能函数。 把 Z RS 0 称为结构极限状态方程 2 .结构极限状态 当结构构件中的内力不超过构件的抗力,变形 不超过影响使用的容许值,结构就处于可靠状态。 如果超过了限度,结构就失效;所谓“有效”, 是指结构能有效地、安全可靠地工作,得以完成 预定的各项功能;反之,结构失去完成预定功能 的能力,不能有效地工作,处于失效状态。 结构极限状态是结构由可靠转变为失效的临 界状态。如果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 种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5 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裂缝),如贮液池因池壁出现裂缝而丧失使用功 能,以高强碳素钢丝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因裂缝出现将加速钢筋的锈蚀,影响构件寿命; 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如振幅过大); ④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虽然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后果一般不如超过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严重,但是也不可忽视。例如, 过大的变形会造成房屋内粉刷层剥落,填充墙和 隔断墙开裂,以及屋面积水等后果;在多层精密 仪表车间中,过大的楼面变形可能会影响到产品 的质量;水池、油罐等结构开裂会引起渗漏现象; 过大的裂缝会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过大的变形 和裂缝也将使用户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 8
3.结构可靠度 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慨率称为可靠慨率ps,结 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慨率称为失效慨率Pf. 若已知结构功能函数Z的慨率分布函数 f z ( z ) ,则 结构可靠慨率Ps可按下式计算:
ps pz 0 f z=p(z<0)
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 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 的变形。具体地说,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 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 (如倾覆等)。例如,烟囱在风力作用下发生整 体倾覆,或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发生整体滑移。 ②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 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 续承载。例如,轴心受压柱中混凝土到达其抗压 强度;或阳台雨棚等悬挑构件因钢筋锚固长度不 6 足被拔出,或少筋梁过度塑性变形。
5.1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慨念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结构在规定时 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慨率。 “规定条件”是指结构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 正常使用的条件 “规定时间”是指结构的设计基准期。确定 各项基本变量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预定功能”是指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 久性。 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 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外界作用而不发生破坏; 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 定性。所谓外界作用,包括各类外加荷载,此外 2 还包括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如温度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