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常见问题
1.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运作特点是什么?其发展有赖于哪些条件?
对此问题的理解注意把握三个层面:一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业务运作的共性;二是不同类别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各有自己的业务特色;三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和强大的金融供给能力相结合的结果,其发展状况往往能够透视出所在金融、经济体系的发达成熟程度。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业务具有多元化、专业化以及市场化的特点。
其业务的运作既有对应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共性特点,又有各自独立的业务特色。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不直接参与货币创造过程;资金来源与运用方式各异;专业化程度高。
业务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业务承担的风险不同,相互传染性较弱;业务的开展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动敏感。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有赖于所属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金融创新能力的强弱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程度。
2.如何理解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分类?
对此问题的理解注意不仅要识记机构类别,更要明晰不同类别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所担负的主要功能、它们在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方面的作用以及完善整体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的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代表性机构进行更为具体深入地分析。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分类体现出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承担的几大功能,包括投资功能、保险保障功能、租赁信托功能、信息咨询服务功能以及其他。
见下表:
3.如何理解投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和作用?
投资类金融机构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其业务运作与金融市场密切相关。
投资类金融机构业务与做的专业性强,风险管理的要求高,该类机构的存在既有利于普通投资者更为便利和有效地参与投资,又对证券市场、实体经济的发展担负重要的作用。
首先,投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以金融市场为中心,围绕着各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进行。
其次,.业务的专业性要求高,风险较大。
最后,.业务活动必须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投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证券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将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搜寻成本;三是通过专业技术与知识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提供可能。
4.如何理解保障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和作用?
保障类金融机构是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中较有特色的一类。
保障类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和作用需要把握三个层面:一是保障类金融机构为何能够保障?二是保障类金融机构对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正常运营的功能;三是保障类金融机构的较为稳定的基金总额对金融市场发展的意义。
其运作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保险业务的经营符合大数定律。
基于这种特殊的经营规律,保险公司先将个体的风险集中,再运用自己特有的风险管理技术进行分散和转移,将少数人的风险损失由具有同种风险的一大群人共同分担。
二是.保险业务具有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和要求。
保险业务的投资范围也较其他金融机构不同,其运作的基本原则更为强调保险基金的增值是建立在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
三是.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集合大量分散的储蓄资金,通过对资金进行充分、安全的投资运作,即可增强偿付能力,又有利可图。
保障类金融机构的作用包括:(1)积聚风险、分散风险、降低个体损失。
这种作用使保险公司与其它金融机构之间形成明确的产业分工。
(2)融通长期资金、促进资本形成、重新配置资源。
保险公司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对保险资金的投资运作,使其成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3)提供经济保障、稳定社会生活、促进货币回笼。
5.如何理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运作特点?
理解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运作特点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从中小投资者而言它有别于一般金融机构的特点;二是从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而言它突出的特色;三是从资本市场而言它业务运作的影响力。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是专门为中小投资者服务的投资机构,它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通过专家理财,按照科学的投资组合原理进行投资,与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一般而言,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运作有以下特点:(1)集合理财、专业管理。
有利于发挥资金的规模优势,降低投资成本,使中小投资者也能享受到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服务。
(2)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可以充分享受到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好处。
(3)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人只能按规定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托管费,并不参与基金收益的分配。
(4)严格监管、信息透明。
(5)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操作,本身并不参与基金财产的保管,基金财产的保管由独立于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托管人负责,这种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衡机制为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6.如何理解信托以及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经营特点?
注意理解信托的内涵与实质是进一步把握信托投资公司经营特点的基础。
“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信托的基本特征,其实质是一种财产转移与管理或安排。
信托以信任为基础,信托成立的前提是委托人将自己的物权、债权、知识产权或其他无形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在管理信托财产时要履行谨慎义务。
信托一经成立,信托财产即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自有财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运作的财产,仅服务于信托目的,并具有独特的破产隔离功能和存续的连贯性。
信托投资公司在其经营中表现出以下特征:(1)服务特征明显。
信托业在经营中以“受托人”或“中间人”的身份出现,为委托人或受益人利益着想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投资服务,收益来源为手续费。
(2)与资本市场关系非常密切。
信托机构一方面通过为委托人提供再投资方面的专业性经验和技术,将社会闲置资金导向正确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信托机构对受托资金的管理主要通过与资本市场相关的特定信托业务来实现,因而成为社会闲置资金与企业对投资资金需求之间的金融中介。
(3)服务对象范围相对广泛。
具备法律行为能力的法人或个人都可成为委托人,而且在委托人信用方面没有特殊要求。
(4)在经营中不需要提取准备金。
正是由于信托具有这些特征,使其在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和社会公益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7.如何认识金融租赁公司存在的意义?
理解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服务的实质与作用是分析金融租赁公司之所以存在的基础。
金融租赁公司专门为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它以商品交易为基础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既有别于传统租赁又不同于银行贷款。
其所提供的融资租赁服务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一种新的经济活动方式,具有投资、融资、促销和管理的功能。
金融租赁公司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微观看,融资租赁有利于解决企业更新设备与资金不足的矛盾,满足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进步能力,还有利于厂家促进销售,对于盘活固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导消费与投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从宏观看,融资租赁则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融资租赁的介入能使企业解决设备投入以及更新所需资金的问题,强化了某类行业或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合理构建。
此外,融资租赁还有利于引进更多的外资,可以在不增加债务总量的同时引进国外的技术。
8.如何理解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要作用?如何看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
注意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缓解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和维护银行业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之策,或是如何改制,都需要结合本国情况区别对待。
无论从金融、经济运行还是社会发展稳定而言,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银行产生的大量不良贷款如果由自己处理,不仅资金实力不足,而且在法规限制和信息来源方面都有困难,而由政府出面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专门处理,有利于降低清理成本、盘活资产。
另一方面,银行一旦出现危机,其传染的速度和力度都十分迅速,威胁整个金融体系和社会的稳定,而及时的处置与援救,无疑有利于恢复公众信心、减少负面影响。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最终发展方向的设计因国情差异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随着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处理的不断推进,逐步收缩机构和人员,待不良资产及外部债务全部处理完毕后,资产管理公司即解散清算,如美国的RTC。
二是由政府注资成立一家持续经营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除接受政府委托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外,还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不良资产处置任务,如韩国的KAMCO。
三是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完毕后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为商业性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资银行,如瑞典的Securum。
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发展尚需根据国情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