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3分)(2016?南通)2的相反数是()A. - 2 B- C. 2 D .丄2 22.(3分)(2016?南通)太阳半径约为696000km,将69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 4 5 6A . 696X 10B . 69.6 X 10 C. 6.96 X 10 D. 0.696 X 103. (3分)(2016?南通)计算一一的结果是()A. 'B. —C. 一D. 1x 2x xA . 4个B . 3个C . 2个D . 1个5. (3分)(2016?南通)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A .三角形B .四边形C.五边形D .六边形買—16. (3分)(2016?南通)函数尸—_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 1x且X M 1 B . - ■.且X M 1 C . X—且X M 1 D.X .]且x 丰17. (3分)(2016?南通)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MN的高度,在平地上A处测得建筑物16m到达B处,在B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C . 16 (吋I';」)mD . 16 ⑴上)m顶端M的仰角为30°向N点方向前进为45°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 (3分)(2016?南通)如图所示的扇形纸片半径为5cm,用它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的高是4cm,则该圆锥的底面周长是()A .3n cmB . 4 冗cm C. 5 冗cmD. 6 n cm9. (3分)(2016?南通)如图,已知点A (0, 1),点B在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使点C在第一象限,/BAC=90 °设点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10. (3分)(2016?南通)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 (- 1,0)、B (3, 0 )、C (0, -1)三点,D (1, m)是一个动点,当△ACD的周长最小时,△ ABD的面积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3 211. (3 分)(2016?南通)计算:x ?x = ______ .12. _______________ (3分)(2016?南通)已知: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0, 0E丄AB,/ COE=60 ° 则/ BOD等于度.13. (3分)(2016?南通)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俯视图14. (3分)(2016?南通)如图Rt△ 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CD=2 , AC=3 , 贝U cosA= ___ .ABB的横坐标为x,点15. ________ (3分)(2016?南通)已知一组数据5, 10, 15, x, 9的平均数是8,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 .2 2 16. (3分)(2016 ?南通)设一元二次方程x - 3x -仁0的两根分别是x〕,X2,则X1+X2 (x?-3X2)= ______ .17. (3分)(2016?南通)如图,BD为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E平分/ DBC,交DC与点丘,将厶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 DCF,若CE=1cm,贝U BF= ______ cm .218. (3分)(2016?南通)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 b)在直线y=2mx +m +2 (m>0)上,且满足a2+b2- 2 (1+2bm)+4m2+b=0 ,则m= 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分)19. (10 分)(2016?南通)(1)计算:| - 2|+ (- 1)2+ (- 5)0- ■;x+2y=9:, ®3x- 2y=- 5-②'久冥一]3 g+320. (8分)(2016?南通)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3i+l 5J>K+7K.21. (9分)(2016?南通)某水果批发市场新进一批水果,有苹果、西瓜、桃子和香蕉四个品种,统计后将结果绘制成条形图(如图),已知西瓜的重量占这批水果总重量的40% .回答下列问题:(1)这批水果总重量为______ kg ;(2 )请将条形图补充完整;(3)若用扇形图表示统计结果,则桃子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 度.(2)解方程组:22. (7分)(2016?南通)不透明袋子里装有红色、绿色小球各一个,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一个小球后,放回并摇匀,再随机摸出一个,求两次都摸到红色小球的概率.23. (8分)(2016?南通)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列车平均提速60km/h,用相同的时间,该列车提速前行驶200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100km,求提速前该列车的平均速度.24. (9分)(2016?南通)已知:如图,AM为O O的切线,A为切点,过O O上一点B作BD 丄AM于点D, BD交O O于点C, OC平分/ AOB .(1)求/ AOB的度数;(2)当0 O的半径为2cm,求CD的长.25. (8分)(2016?南通)如图,将?ABCD的边AB延长到点E,使BE=AB,连接DE ,交边BC于点F.(1)求证:△ BEF◎△ CDF ;(2)连接BD、CE ,若/ BFD=2 / A,求证:四边形BECD是矩形.2 _26. (10分)(2016?南通)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 +bx+c经过(-1, 2 2m +2m+1)、(0, m +2m+2)两点,其中m为常数.(1 )求b的值,并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c;(2)若抛物线y=x2+bx+c与x轴有公共点,求m的值;2(3)设(a, y i)、(a+2, y2)是抛物线y=x +bx+c上的两点,请比较y2- y i与0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7. ( 13 分)(2016?南通)如图,△ ABC 中,/ ACB=90 ° AC=5 , BC=12 , CO 丄AB 于点O,D 是线段OB 上一点,DE=2 , ED // AC (/ADE V 90 ° ,连接BE、CD .设BE、CD 的中点分别为P、Q.(1 )求AO的长;(2 )求PQ的长;(3)设PQ与AB的交点为M,请直接写出| PM - MQ|的值.V28. (14分)(2016?南通)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C (3, 0),函数y=—( k> 0,xx>0)的图象经过?OABC的顶点A (m, n)和边BC的中点D.(1 )求m的值;(2 )若厶OAD的面积等于6,求k的值;(3)若P为函数y—左(k> 0, x> 0)的图象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直线I丄x轴于点M,x直线l与x轴上方的?OABC的一边交于点N,设点P的横坐标为t,当:--时,求t的值.PM 42016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3 分)【考点】相反数.【分析】依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 (3 分)【考点】科学记数法一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I0n的形式,其中1 < | a| v 10, 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v 1时,n是负数.5【解答】解:将69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96 x 10 .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10n的形式,其中1W|a| v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 (3 分)【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分析】根据同分母的分式相加的法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解答】解:原式」,X X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掌握分时加减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4. (3 分)【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正方形和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正五边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掌握好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概念. 轴对称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两边图象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5. (3 分)【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 - 2)?180 °360 °,解得n=4.故这个多边形是四边形.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熟记公式与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 (3 分)【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且分母不为0,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x的范围. 【解答】解:2x - 1>0且x- 1丰0,解得x > 一且x丰1,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要注意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要注意考虑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7. (3 分)【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设MN=xm ,由题意可知△ B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N=MN=x,则AN=16+x, 在Rt△ AMN中,利用30°角的正切列式求出x的值.【解答】解:设MN=xm ,在Rt△ BMN 中,•••/ MBN=45 °,••• BN=MN=x ,在Rt△ AMN 中,tan/MAN=",AN• tan30°'二,16+x 3解得:x=8(叮.;+1),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8 (7+1)m;故选A .【点评】本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考查了仰角和俯角的问题,要明确哪个角是仰角或俯角,知道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并与三角函数相结合求边的长.& ( 3 分)【考点】圆锥的计算;弧长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进而利用圆周长公式得出答案.【解答】解:•••扇形纸片半径为5cm,用它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该圆锥的高是4cm,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 (cm),•••该圆锥的底面周长是:2 nX 3=6 n (cm).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计算以及圆周长公式,正确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是解题关键. 9. (3 分)【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分析】根据题意作出合适的辅助线,可以先证明△ADC和厶AOB的关系,即可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从而可以得到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解答】解:作AD // x轴,作CD丄AD于点D,若右图所示,由已知可得,OB=x , OA=1 , / AOB=90 ° / BAC=90 ° AB=AC,点 C 的纵坐标是y,•/ AD // x 轴,•••/ DAO+/ AOD=180 °•••/ DAO=90 °•••/ OAB +Z BAD= / BAD+Z DAC=90 °•••/ OAB= Z DAC ,在厶OAB和厶DAC中,f ZAOB=ZADC+ Z0AB=ZDAC,LAB=AC•••△ OAB DAC (AAS ),•OB=CD ,•CD=x ,•••点C到x轴的距离为y,点D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A到x的距离1,•y=x+1 ( x> 0).【点评】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函数关系式判断出正确的函数图象.10. (3 分)【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先根据△ ACD的周长最小,求出点C关于直线x=1对称的点E的坐标,再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AE的解析式,并把D (1, m)代入,求得D的坐标,最后计算,△ ABD 的面积. 【解答】解:由题可得,点C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E的坐标为(2, - 1), 设直线AE的解析式为y=kx+b,则P 二-k+b” -l=2k+b,-1 x -1,3m)代入,得=-,即点D的坐标为(1- r,•••当厶ACD的周长最小时,△ ABD的面积二丄X AB X | -丄|二—X 4x2二二.2 3 2 3 33(1,Lm=-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最短路线问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性质的运用以及待定系数法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事实.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 (3 分)【考点】同底数幕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的幕的乘法即可求解.5【解答】解:原式=x5. 故答案是:X5.【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幕的乘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12. (3 分)【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可得/ ACE的度数,根据余角的性质,可得/ AOC的度数,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答案.【解答】解:由垂线的定义,得/ AOE=90 °由余角的性质,得/ AOC= / AOE -Z COE=30 °,由对顶角相等,得Z BOD= Z AOC=30 °,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利用了垂线的定义,余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13. (3 分)【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分析】由主视图和左视图确定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再由俯视图确定具体形状.【解答】解: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为长方形判断出是柱体,根据俯视图是圆形可判断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圆柱,故答案为:圆柱.【点评】考查了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大致轮廓为长方形的几何体为柱体,俯视图为圆就是圆柱.14. (3 分)【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得AB的长,然后利用余弦函数的定义求解.【解答】解:•••直角△ 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B=2CD=2 X 2=4 ,贝U cosA='=.AB 4故答案是:I4【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性质求得AB的长是关键.15. (3 分)【考点】中位数;算术平均数.【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先求出x的值,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可知,(5+10+15+X+9)- 5=8,解得:x=1 ,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 5, 9, 10, 15,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9,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6. (3 分)【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分析】由题意可知X22- 3X2=1 ,代入原式得到X1+X2,根据根与系数关系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T一元二次方程X2- 3X - 1=0的两根分别是X1 , X2,2 2二X1 - 3X1 - 1=0, X2 - 3X2 - 1=0 , X1+X2=3 ,X22- 3X2=1 ,2二X1+X2 (X2 - 3X2)=X1+X2=3 ,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根与系数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 (3 分)【考点】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过点E作EM丄BD于点M ,则厶DE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角平分线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DE的长度,再根据正方形以及旋转的性质即可得出线段BF 的长.【解答】解:过点E作EM丄BD于点M,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AC=45 ° / BCD=90 °•••△ DE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E 平分/ DBC , EM 丄BD ,•EM=EC=1cm ,•DE= EM= :cm.由旋转的性质可知:CF=CE=1cm ,•BF=BC +CF=CE+DE+CF=1+ ■:+仁2+*:「cm . 故答案为:2+ "■.DC【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线段BC 以及CF 的长度•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结合角平分线以 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线段的长度是关键. 18. (3 分)【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 把b=2ma+m 2+2代入a 2+b 2-2 (1+2bm ) +4m 2+b=0,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 a 、2b (用m 表示),再代入b=2ma+m +2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解答】 解:a , b )在直线y=2mx+m +2 (m > 0)上, /• b=2ma+m 2+2 代入 孑+b 2- 2 (1 +2bm ) +4m 2+b=0, 整理得到(b - 2m ) 2+ ( a+m ) 2=0,2 2'/( b - 2m ) >0, (a+m ) > 0, /• a= - m , b=2m 代入 b=2ma+m +2 得到, 2 2 -2m= - 2m +m +2, /• m 2+2m - 2=0 , •••m= - 1 ':, ■/ m >0, • m= - 1 + _;,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 非负数的性质,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解题的 关键是熟练应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96分) 19. (10 分)【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幕.【分析】(1)先用绝对值,零指数,算术平方根化简最后合并即可; (2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解答】 解(1)原式=2 + 1 +1 - 2=2 , (2)① + ②得,4x=4 , • x=1 ,把x=1代入①得,1 +2y=9, • y=4 ,•••原方程组的解为 '.Iy=4【点评】此题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考查了绝对值,零指数幕,二次根式的化简,方程 组的解法,解本题的关键是解方程组消元的方法的选择. 20. (8 分)【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以求得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从而可以求得它的所有整数解.由①,得x v 2,由②,得x >- 4,【解答】 px- l<3x+3 ①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4 v x v 2,•••这个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是x= - 3或x= - 2或x= - 1或x=0或x=1 .【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21. (9 分)【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设这批水果总重量为mkg,根据西瓜的重量占这批水果总重量的40%,列出方程即可解决.(2 )根据苹果的重量=总重量-西瓜的重量-桃子的重量-香蕉西瓜的重量,即可画出图形.(3)根据圆心角=360 °X百分比,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设这批水果总重量为mkg,应用m?40%=1600,解得m=4000kg ,故答案为4000.(2)•••苹果的重量=总重量-西瓜的重量-桃子的重量-香蕉西瓜的重量=4000 - 1600 - 1000 - 200=1200,条形图如图所示,(3)•••桃子的重量占这批水果总重量的= =25% ,4000•桃子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360°X 25%=90 °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 (7 分)【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情况,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注意此题属于放回实验.【解答】解:画树状图得:• •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两次都摸到红球的只有1种情况,•••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I •开始【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的知识. 注意画树状图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23. (8 分)【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根据提速后,列车用相同时间比提速前多行驶100km,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 ,由题意得,亠「一•,x x+60解得:x=120,经检验,x=12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120km/h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4. (9 分)【考点】切线的性质.【分析】(1)由AM为圆O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A与AM垂直,再由BD与AM 垂直,得到OA与BD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OC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以及OB=OC,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得到/BOC= / OBC= / OCB=60 °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O作OE丄BD于点E,进而得出四边形OADE是矩形,得出DC的长即可.【解答】解:(1)v AM为圆O的切线,•OA 丄AM ,•/ BD 丄AM ,•••/ OAD= / BDM=90 °•OA // BD ,•••/ AOC= / OCB ,•/ OB=OC ,•••/ OBC= / OCB ,•/ OC 平分/ AOB ,•••/ AOC= / BOC,•••/ BOC= / OCB= / OBC=60 °•••/ AOB=120 °(2)过点O作OE丄BD于点E,•••/ BOC= / OCB= / OBC=60 °•••△ OBC是等边三角形,••• BE=EC=1 ,•••/ OED= / EDA= / OAD=90 °•四边形OADE是矩形,•DE=OA=2 ,•EC=DC=1 .A D Xf【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5. (8 分)【考点】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1)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 , AB // CD ,再由BE=AB得出BE=CD ,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 BEF= / CDF,/ EBF= / DCF,进而可得出结论;(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 // CD , AB=CD,/ A= / DCB,再由AB=BE,可得CD=EB,进而可判定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证明BC=DE即可得到四边形BECD 是矩形【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 AB // CD .•/ BE=AB ,•BE=CD .•/ AB // CD ,•/ BEF= / CDF,/ EBF= / DCF , 在厶BEF与厶CDF中,'ZBEF-ZCDFBE二CD ,ZEBF=ZDCFL•••△ BEF ◎△ CDF (ASA );(2)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 // CD , AB=CD,/ A= / DCB ,•/ AB=BE ,•CD=EB ,•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BF=CF , EF=DF ,•••/ BFD=2 / A ,•/ BFD=2 / DCF ,•/ DCF= / FDC ,•DF=CF ,•DE=BC ,•四边形BECD是矩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值矩形的判定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26. (10 分)【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由抛物线上两点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即可求出b和c;(2)令y=0,抛物线和x轴有公共点,即0,和非负数确定出m的值,(3)将两点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表示出y i, y2,求出y2 - y i分情况讨论即可2 2 2【解答】解:(1):抛物线y=x +bx+c经过(-1, m +2m+1)、(0, m +2m+2)两点,1 - b+c=ir^+2irrFl2 ,L c=m +2ni+2f b=2… 2 ,L C-IB +2nH-2即:b=2, c=m2+2m+2,(2 )由(1)得y=x2+2x+m2+2m+2,令y=0 ,得x +2x+m +2m+2=0,•• •抛物线与x轴有公共点,2/•△ =4 - 4 (m +2m+2)> 0,2•••( m+1)冬 0,2•••( m+1) >0,•m+1=0,•m= - 1;2 2(3 )由(1)得,y=x +2x+m +2m+2,•.•( a, yC、( a+2, y2)是抛物线的图象上的两点,2 2 2 2•y1=a+2a+m +2m+2, y2= (a+2) +2 (a+2) +m +2m+2,2 2 2 2二y2- y1=[ (a+2) +2 ( a+2) +m +2m+2] - [ a +2a+m +2m+2]=4 (a+2)当a+2》0, 即卩a》-2时,y2 - y1》0,当a+2v 0, 即卩a v- 2 时,y2 - y1 < 0.【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比较代数式的大小,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出b,用m表示出抛物线解析式,难点是分类讨论.27. ( 13 分)【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绝对值.【分析】(1)由厶ABC ACO,得「亠‘=",由此即可求出OA .AC A0(2、如图2中,取BD中点F, CD中点Q,连接PF、QF,在Rt△ PFQ中,求出PF, QF 即可解决问题.PM 卩R 9 (3)如图3中,取AD中点G,连接GQ ,由PF// GQ,推出△ PMFQMG,推出='=,QM QG 5由PM+QM= 「厂,可以求出PM , QM,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 中,•••/ AOC= / ACB=90 ° I/ A= / A , •••△ ABC s\ ACO , • • ,AC AO• AB= | =3,• OA=在 Rt △ PFQ 中,PQ=^J”「= | —;==.(3)如图3中,取AD 中点G ,连接GQ ,B中点Q ,连接PF 、 QF ,PF= ED=1 , FQ=2BC=6 ,(2)如图2中,取BD 中点F , CD PF 丄FQ ,且•/ GQ // AC , ED // AC , PF // ED ,••• PF // GQ ,•••△ PMFQMG , •」1 =二一=.「. •'I J ;… •/ PM+QM==, •PM= -, MQ 丄,77 • I PM - QM| = ■7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 构造特殊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属于中考压轴题. 28. (14 分)【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确定出 B 的坐标从而确定出 D 的坐标,而点A , D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建立方程求出 m ,(2) 根据三角形 OAD 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 OABC 面积的一半,确定出 n 即可;(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双曲线的性质,确定出 PM , ON 即可.【解答】 解:(1)v 点C (3 , 0) , ?OABC 的顶点A (m , n ),• B (m+3 , n ), • D L +3,n ),•••函数y=_L (k >0 , x > 0)的图象经过?OABC 的顶点A (m , n )和边BC 的中点D , • m=2 ,(2)•••点D 是平行四边形BC 中点, • S 平行四边形 OABC =2S A OAD =12 , • S 平行四边形OABC =3X n=12 , • n=4 ,由(1)知,m=2 , • k=mn=8 ,设 P (t ,:),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相似综合题、 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 mn=k ,由(2) 知, k=8,t••• PM=_L, PN=n=4 -上t t• • -丽2"生_4,t• t=12【点评】此题是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出m,n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