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案例分析-海尔ppt课件

经典案例分析-海尔ppt课件

例经案典——海尔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
目录
• 海尔集团简介 • 张瑞敏简介(海尔集团创始人) • 张瑞敏创业史 • 海尔为什么会成功? • 我认为海尔成功的原因 • 用SWOT分析法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青 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 的主要创始人。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 业园,5大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 员工超过7万人。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 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 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援建了 164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212集科教 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 唯一白电赞助商。
张瑞敏,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
执行官。1949年1月生于青岛。“文革”中属“老三届”
,接父亲班当了工人。历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
、家电公司副经理。1984年受命,接手青岛电冰箱厂
,在琴岛利勃海尔、琴岛海尔,至今海尔共17年,与
员工共同缔造了今日海尔集团。每天在公司工作12小
时以上,无节假日。出差常选在周四,充分利用双休
海尔为什么会成功?
善于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并同自己的企业实际相结 合是每个管理人员重要素质。海尔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界的 一面旗帜,它的管理经验被无数专家探讨过、研究过,褒 贬不一。很多专家也曾发表文章谈“海尔的成功经验”,主 要观点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海尔的成功是张瑞敏先生个 人的成功;二、海尔的成功是品牌战略的成功;三、海尔 的成功是服务战略的成功;四、海尔的成功是海尔狠抓基 础管理,实施OEC(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结果;五、 海尔的成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
张瑞敏简介
张瑞敏,山东莱州人,全球著名企
业家,创建了全球白电第一品牌海尔,现
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因
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
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
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
代表。张瑞敏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张瑞敏创业史
日办事,周一准时回公司上班 。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 产技术成立的,成立前的名字叫青岛电冰箱总厂,已 亏损147万元。
15年后,海尔成为一个拥有产品包括42大门类 86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2.8%的速 度增长。
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2亿元, 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 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 。
“先难后易”创新思路的实施,直接成为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先导 海尔要走出国门,如何走出去?张瑞敏提出“先难后易”的思路,敢于先到 要求最严格的国家去销售,去生产,后到发展中国家去。 90年代,海尔为了进入德国市场,认证工作做了一年半,通过认证之后 ,将冰箱运到德国。海尔冰箱出口德国市场后,正好碰上德国的检测机构对 德国市场上的全部冰箱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海尔第一位。他们一 共检测5个项目,每个项目最多就是两个加号,海尔得了八个,第二名得了七 个。在这个阶段,海尔不是靠低价格打进国际市场,而是靠当地的消费者认 同海尔品牌。海尔人就是这样逐渐打进德国市场和美国市场,开始了国际化 战略。在200升以下的海尔冰箱已占到美国市场份额的25%时,张瑞敏又大 胆决定,要在美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如今,设在美国南卡州的海尔工厂, 是中国在美国投资最大、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家企业。同时海尔在洛杉矶设立 了设计中心,按照美国本土化的要求进行设计。 企业扩大了,张瑞敏又酝酿出“斜坡球体论”,即一个企业在越做越大的 情况下,必须依靠两个力,一个是止动力,不能让球从坡上滑下来,要不断 提升基础管理。另一个是上升力,即创新,继续让球往上滚动。也正是依靠 这种“上升力”。1992年后,海尔大胆决策,筹建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 工业园,1995年,张瑞敏率领5000名员工将海尔总部东迁至青岛高新区, 实现了海尔第二次创业的重大战略转移。也正是依靠这种“上升力”,海尔先后 兼并了18个企业,共盘活了包括5亿亏损在内的18亿资产,企业全部扭亏为 盈。红星电器厂原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海尔兼并时净资产只有一个亿, 但亏损为2.5亿,兼并后海尔只派了三个人去,员工还是原来的员工,设备还 是原来的设备,兼并当月亏损700万,第二个月减亏,到第五个月即盈利100 余万。后来,这个案例便成了哈佛大学教授研究的对象,即“海尔文化激活休 克鱼”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认为海尔成功的原因
我认为海尔的成功关键是人力资源开发和企 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成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两种力量是最可怕的,一是资本的力量;二是文 化的力量。资本主要解决“物”的问题,是物质 方面的事情;而文化主要解决“人”的问题,是 精神、追求和创造力方面的事情。当二者结合到 一快的时候,企业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推动企 业快速发展。
SWOT分析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 劣势:
• 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面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 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海尔公关方面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海尔在聘任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 了对个人能力的考察。海尔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我们 毫不怀疑它的国际化。信息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内部的信息化还好说, 外部的信息化,尤其是与国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却一 直处于两难境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仍然难以彻底实现。海尔的 愿望是好的,它希望它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信息化水平都能够跟上它 自己,但实际情况与预计却是大相径庭,没有人能跟得上海尔的步伐, 海尔最终是孤掌难鸣。试问有哪些家能够真正与海尔实现网上订单? 个别用户的点菜式订货究竟是不是新闻噱头?国情所限,方法必须变 通,结果仍然是回到原来的电话、传真订货流程去,“信息化”徒劳 无功。外部环境的不配套、不同步,是导致海尔外部信息化不成功的 重要原因,这也许是海尔始料未及的,但也可能就算是知道这个结果, 也要硬着头皮上,谁让它是海尔呢!海尔就是要处处争第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