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播学史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地点2.传播学诞生的主要背景3.传播学的思想来源(学科、人物)4.传播研究早期重要人物及其贡献5.当代传播研究的主要发展名词解释:麦克卢汉00’ 11’施拉姆01’ 03’拉闸斯菲尔德05’法兰克福学派04’ 99’专拉斯韦尔00’专简答题: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04’传播学引入我国的经历02’专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11’卢因对传播学理论的贡献12’论述题: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分类以及对传播学的认识和看法99’对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看法00’定性、定量研究法的含义及评价02’比较分析传播学中的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00’专一、传播学的兴起(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1、为什么要考察传播学产生前的传播活动?传播学是传播研究进入到成熟阶段,能够利用自己的学术范畴、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我们考察传播学产生之前的传播活动将对我们认识传播学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学术传统将大有裨益。
2、早期传播研究的成果最早的传播研究成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如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和我国的《论语》等,其中不乏精辟的论断。
3、早期研究的不足虽然早期的传播研究提出了不少值得后人珍视的观点,但是它们都不可能实现从传播研究向传播学的转化。
这种转化实际上是一种飞跃,即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学术范畴的完整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的形成与确立。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传播学孕育于20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诞生于40年代至50年代。
它是在美国诞生的。
1、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起与形成,必然要尤其社会基础、社会需要以及学科基础和需要。
传播学的兴起也是如此。
(1)首先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竞争的年代。
工业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活动和范围大大延伸。
国内市场开始初步走向国际市场,走向跨国经营,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2)19世纪已经形成的报业,加上新兴的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媒介,逐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个独立的产业--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因此社会急需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
(3)科学基础:传播学的形成还必须有科学发展作其基础。
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科学革命,实则经历了两次思想革命。
人类对物质和精神世界的认识能力、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扩展。
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学说日益多样化,因此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2、传播学为什么诞生在美国?(04问)具体而言,传播学产生于美国,有其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个方面的背景。
①政治背景:政治上,美国的政治家在日常政治活动和总统竞选中,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的宣传。
另外,在战争期间,政治家对传播媒介的依赖更加凸现。
1917年,威尔逊总统就下令成立了一个机构,即“公共信息委员会”专门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
二战期间,美军空前广泛地利用电影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客观上推动了传播学研究的深入。
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进行了相关的传播实践活动和深入的研究,直接催化了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
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早期的传播学研究学者和研究案例。
②经济背景:在经济上,美国是资本主义阵营中唯一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经济实力的国家。
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一方面,美国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需要垄断资本家向国内、国际市场扩展,须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美国的大众传播业在两次大战之中和以后日益壮大,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大众传播业。
大众传播业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③社会背景:在社会上,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显现出来。
新媒介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方面受众可以从更多的渠道获取信息,促进社会繁荣;另一方面,媒介内容中的暴力、色情等严重影响着受众,特别是少年儿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播学兴起于美国的社会背景。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是在美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兴起发展的。
关注实践,研究实践才是传播学兴起的根本。
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宣传研究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1917年正式参战后,威尔逊总统下令成立了“公共信息委员会”,专门负责美国的展示宣传,它为了宣传美国参战的意义,向社会倾泻了大量有关战争的广告、宣传小册子、新闻电影等,还组织演讲进行宣传。
1927年,拉斯韦尔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窜出按问题的著作《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成为宣传研究的经典。
其后,拉斯韦尔与他人合作又编著了《宣传与推行》、《世界革命的宣传》、《世界历史中的宣传与传播》等。
②一站后的宣传研究中,美国于1937年成立第一个研究宣传的学术机构---“宣传分析研究所”,由社会心理学家哈德利·坎特里尔任所长。
该所学者很关注德国宣传对美国的影响,艾尔菲雷德·李与伊丽莎白·李编辑的《宣传的艺术》归纳整理了七种常用的宣传手法。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参战各国有意识的普遍重视战时的宣传工作。
美国于1942年6月成立了军事情报局,监督国内宣传,并负责对国外的官方宣传。
同年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聘请了一些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专门研究部队为士兵精心制作的四部电影是否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士兵参战的士气。
传播学的奠基人卡尔·霍夫兰成了该研究的负责人。
4.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里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在借鉴、吸收其他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传播学具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特点,这种多学科交叉性使传播学成为边缘学科。
具体而言传播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三轮”(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政治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统计学、符号学等。
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事业扩大到大众传播业,“新闻”的概念也让位于“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进一步深化,其结果就是“传播学”。
新闻学以实务为导向,大众传播学注重理论建设,而传播学则是对传播本质的研究,讨论其核心问题。
①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新闻学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到19世纪末,在美国兴盛起来。
②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媒介种类的不断增多,新闻学原有的研究范围已经无法涵盖日益发展的新闻业。
新闻事业逐步扩大至大众传播媒介业。
“新闻”概念也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念。
这时便出现了大众传播学。
③大众传播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结果便是传播学,即从个别的传播规律—大众传播,再深入研究,上升到普遍的传播规律,即人类的传播活动过程及其规律。
因此可以看出,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是: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三者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的区别: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新闻及社团活动经验研究实务导向大众传播活动及过程经验研究、定量技术、定性研究理论化人类传播活动及过程定量技术、定性研究本质研究、核心理论传播学的产生可以硕士派生于新闻学,但是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却是许多相关学科共同奠定的。
其中,尤为重要的学科有社会学、心理学和“三轮”(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①社会学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方面,传播学借用许多社会学的研究范例:孔德的机体有机体观念;斯宾塞的有机体及社会进化范例;腾尼斯的社会契约理论;大众社会、社会分化范例;社会化范例;库利、乔治·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帕森斯等人结构功能论范例;达伦多夫等人的冲突论范例。
另一方面,传播学利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如早期传播研究中对舆论的研究、对宣传的分析、对股票行为的研究等。
传播学所用的饿研究方法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学。
②心理学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方面,传播学借用了许多心理学研究范例,如: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和模仿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论范例、社会心理学中的实验图式范例、社会心理学中的知行不和谐范例、实验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范例到呢个。
另一方面,传播学从心理学中借鉴了实验等研究方法。
③三轮在哲学和方法论层面给众多的社会学科、人文学科提供了新的价值及意义。
二、传播学的发展一、国外传播学的发展1.发展轨迹1922年,美国人李普曼的《舆论学》出版。
1927年,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出版,较系统研究“一战”中的宣传。
1944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人民的选择》出版,提出了著名的“两极传播”理论。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传播学的经典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完整的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基本研究范围。
1949年,施拉姆编辑出版了《大众传播学》它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传播学已基本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传播学研究经历的早、中、当代三个阶段早期的传播学研究:第一阶段(20世纪20—30年代),传播学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传播效果上,产生了最早的“枪弹论”。
第二阶段(20世纪40—50年代)传播学研究开始盛行,各种传播模式纷纷建立,出现了有限效果论。
中期的传播学研究:(20世纪60—70年代)一方面研究从早期的传播效果研究拓展到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
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拉斯韦尔、施拉姆)。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繁荣。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既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
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芝加哥学派的贡献:1、它使符号互动论概念化了,符号户动论是一种将传播置于人性是如何形成和变化的中心的理论观点。
2、它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手段。
3、它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行了有关电影对儿童的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这些研究为许多后来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
4、它使一些原有的女性社会学者转入作为一个独立与应用的领域的社会工作。
5、它的方法论途径导致被称为解释学派的一批当代传播学者的出现。
(二)、我国传播学的发展二、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02 专简)㈠传播学引入中国的历程1.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从台湾开始。
1963年施拉姆的学生朱谦到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任教,进行“电视与儿童”的研究,是台湾第一次的传播学研究,第一个研究范例。
他还进行了第一个定量研究——电视效果研究。
他在木栅等地进行的有关传播与个人现代性的大规模的传播学调查研究,是台湾传播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