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 世界地理概况双基训练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读图完成1-2题。
1.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2.Z地所在国家是(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B.所在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C.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4题。
3.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平均海拔最高;B.中间高、四周低C.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D.从东南向西北倾斜4.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D.世界第一大岛读“沿30°N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5-6题。
¥5.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与乙之间距离将变大 B.乙与丙之间距离将变大C.丙与丁之间距离将变大 D.甲与丙之间距离将变小6.下列关于图中各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降水丰富 B.乙地夏季多地形雨C.丙地气温日较差大 D.丁地终年多雨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分析回答7-8题。
:7.北半球适宜避寒带最窄处位于我国华南,大约仅为6-7个纬度,其形成原因是( )A.地形 B.纬度 C.冬季风 D.海陆位置8.北半球还有两个适宜避寒带较窄处在东经60度和东经90度附近,其形成因素是( )A.纬度 B.冬季风 C.地形 D洋流随着北极变暖,导致北极地区岛屿面积增大,北极航道逐步开通。
右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
据此回答9-11题。
9.北极航道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印度洋海盗猖獗C.传统航道拥堵D.北极沿岸多港口10.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 )A.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11.北极航道是( )A.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B.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如图示意某项地理要素在1965-2025年的世界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纵坐标表示的地理要素是( )]A.汽车需求量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力数量D.能源消费总量13.序号①、②、③表示的地区依次为( )A.中南部非洲、东欧和中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B.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C.东欧和中亚、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D.中南部非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东欧和中亚14.下图是沿北纬60°的一月份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区域出现低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每年________月就已经形成。
(4)此时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________,其性质是____________。
(5)此时印度盛行________季风,进入一年中的________季。
…知能提升经典模拟(2016·北京期末)下图示意沿南纬20°纬线的海陆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B.③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D.⑦大洋海域呈“S”形,风大浪急2.图中( )A.②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④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⑥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⑧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2016·成都一诊)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4.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A.由南向北减少 B.由西向东减少C.由北向南减少 D.由东向西减少(2016·株洲期末)下图为“沿某大陆34°纬线所做的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①表示1月均温,②表示11月-次年4月降水量,③表示7月均温,④表示5-10月降水量).5.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亚欧大陆6.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7.造成该大陆东、西两岸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2016·北京期末)下图为“2011年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货物比重图”。
读图回答8-9题。
"8.哈萨克斯坦主要的进口、出口货物分别为( )A.燃料、工业制成品 B.食品、工业制成品C.工业制成品、燃料 D.矿物和金属、燃料9.读图可知哈萨克斯坦( )A.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B.食品等轻工业较为发达C.工业集聚明显、体系完整 D.采掘业成为重要经济支柱(2016·滨州期末)2014年6月20日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下滑,至2015年1月12日国内油价迎来“十二连跌”。
下表为巴西、俄罗斯、德国与法国2014年的一。
A.巴西、法国、德国、俄罗斯 B.法国、德国、俄罗斯、巴西C.德国、巴西、法国、俄罗斯 D.俄罗斯、法国、巴西、德国11.关于国际油价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减弱②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③相关制造业成本下降④是中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的好时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2.(2016·天一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11月7日至2014年4月15日,我国进行了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并执行首次环南极航行等科学考察任务。
下图为“我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航线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描述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相对位置及此次科学考察期间泰山站昼夜长短的状况。
(2)说明南极大陆最丰富的自然资源类型和该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特征。
(3)比较甲、乙两地荒漠带成因的差异。
—真题体验(2015·安徽卷)右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2015·江苏单科)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1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答案:双基训练`1.B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能力。
首先可确定纬线,根据50°经度偏东为海洋、偏西为陆地,23°N不可能,该纬线只能是23°S,即南半球,A、C错;再根据海陆的经度分布,可推断该段纬线应位于南美洲;即PQ线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2.B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Z地位于南美洲巴西,该国为该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B正确。
3.- C 本题组考查了大洲地形及区域地理特征。
第3题,图中大洲中部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 000 m以上,为青藏高原地区,因此该大洲为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第4题,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南美洲;亚洲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位于北美洲;世界第一大岛位于北美洲。
5.B 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运动的理论。
甲位于阿特拉斯山脉附近,该地区北部为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消亡边界,但甲乙同位于非洲板块上,两地之同距离将不变;丙地位于波斯湾附近,乙、丙之间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因此乙丙之间距离将扩大;丁地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此丙和丁之间距离将缩小;由于甲地位于非洲板块、丙位于印度洋板块,这两大板块交界处为生长边界,因此甲丙之间距离将扩大。
6.C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气候特征的分析。
甲地位于阿特拉斯山脉西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少;乙地位于大陆内部,纬度为30°N,夏季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丙地位于波斯湾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即气温日较差大;丁地位于30°N,不可能终年多雨。
7.C 我国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高温多雨,但冬季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冷空气南下我国华南地区也会受到影响,成为了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C正确。
8.C 图示东经60度线段大致位于伊朗高原,图示东经90度线段大致位于青藏高原,地形原因限制了避寒区域的北界,所以选C。
9.A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封冻期缩短,可以进行通航,商业价值发挥出来,所以说越来越具有现实价值;印度洋海盗猖獗对北极航道价值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北半球北部地区距传统航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不是因为传统航道拥堵;北极沿岸结冰期较长,港口少,随着航道价值的提升,港口会增加。
10.B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航海线。
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不经过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到达鹿特丹依次经过的是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经过的地区依次是东南亚沿岸-南亚沿岸-西亚沿岸。
11.A 本题考查北极航道的战略位置。
读图,图中的北极航道是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
12.C 本题组为世界地理知识点。
由图可知,从1965-2025年该项地理要素在多数中低收入国家中趋势在增加,高收入国家在2003年前后先增加后减少,且单位为亿判定为劳动力数量。
故选择C。
13.C 由图可知,①②③带动人口排名③>②>①,且①的增长速度最慢,判断①为东欧和中亚,②为中南部非洲,③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故选择C。
14.(1)a、c 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同纬度气温大陆低于海洋(也可根据纬度位置确定)(2)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1月份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气温最低(3)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9 (4)偏北风(西北风) 寒冷干燥(5)东北旱解析:以1月份副极地地区的气温、气压曲线为情境,考查海陆分布、气压中心、亚洲东部、南部的风向、气候特征、成因等,从而检测学生海陆分布对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等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