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水稻常见病虫害(2)
水稻苗期病害(水稻烂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 2~3叶期胚乳养分将近耗尽,自养异养交 替阶段抗逆性弱。 不良环境造成:烂种、烂芽、漂秧、黑根等
水育秧秧田:绵腐病(绵霉属) 旱育秧秧田:立枯病(腐霉属、镰孢属、丝核菌属)
防治
1、改进育秧方式,保证秧田质量 秧田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秧。 整田力求精细,面平、沟深、排灌畅通,上糊下松
一、症状
稻瘟病是由病原真菌侵染水稻而引起的病害,它在田间表 现的症状根据水稻生育期或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 瘟、穗瘟等。 苗瘟:在水稻幼苗期发生,一般指三叶期以前,病原菌侵 染幼苗基部,出现灰黑色水渍状病斑,使幼苗卷缩枯死。 叶瘟:发生在稻株叶片上(包括秧苗和移栽到大田的水稻 叶片),开始时,叶上只能看到像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 这种斑点很快就扩大,最后形成不同类型的病斑。主要有 褐点斑、白斑型、慢性型、急性型病斑。田间急性病斑的 出现是稻瘟病大发生的预兆。 稻瘟:稻瘟病发生早时形成穗颈瘟,穗颈边褐,全穗变白, 与螟虫为害相似。发生迟则形成枝梗、谷粒瘟。 此外,发生在水稻茎节上的稻瘟病称节瘟,发生在叶枕上 的称叶枕瘟。
二、为害状
二化螟蚁螟孵出后,先在叶鞘内侧群集为 害,造成枯鞘,二龄以后分散转株为害。 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形成枯孕穗或 虫伤株;抽穗期形成虫伤株或白穗。
三、防治技术
防治枯心病: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 情报,在卵块孵化始盛期进行调查,当查 到丛枯鞘率超过10%时,进行药剂防治。 防治虫伤株:根据当地病虫测报站的病虫 情报,在卵盛孵期对齐穗前的稻田用药一 次。如果二化螟发生量大,5~7天后再用药 一次。
可选用的药剂
①每亩用20 %三唑磷乳油100~120毫升; ②每亩选用: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 30~40毫升;③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 250~300毫升;④每亩用90%杀虫单可溶 性粉剂35克;⑤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 毫升。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加水45~50千克 喷雾。
四、注意事项
卵:褐飞虱将卵产在叶鞘和 叶片组织内,长约0.6~1毫 米,常数粒至一二十粒排列 成串。 若虫:若虫分5龄,初孵时 淡黄白色,后变褐色。
二、为害状
主要为害期在水稻圆秆拔节 期至乳熟末期,成虫和若虫 群集在稻株下部,用刺吸式 口器刺进稻株组织,吸食汁 液。孕穗期受害,使叶片发 黄,生长低矮,甚至不能抽 穗。 乳熟期受害,稻谷千粒重减 轻,瘪谷增加,严重时引起 稻株下部变黑,齐泥瘫倒, 叶片青枯;并加重纹枯病、 菌核病发生。褐飞虱还能传 播某些病毒病。
3、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为卵孵化至1~2龄幼虫高峰期。 防治指标为百丛卵量超过150粒或分蘖期25丛超 过15个新虫苞、孕穗期25丛超过10个新虫苞时, 立即进行防治。如少于15个新虫苞则暂时不需要 防治,但需要每隔1天调查一次,以观测其发生情 况。 防治药剂可每亩用①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50克; ②18%杀虫双水剂300毫升;③40%毒死蜱乳油 60~70毫升;④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 30~40毫升。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加水50千克喷 雾。
四、注意事项
(1)防治适期一定掌握在新出稻叶片出现 新虫苞时,这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好时 期。如果稻纵卷叶螟成虫量大(25丛可见 5~10只蛾子),防治适期就要提前到始见 蛾后1周(大约是卵开始孵化期)。 (2)杀虫双、杀虫单对家蚕高毒,锐劲特 对蜜蜂、虾、蟹高毒,注意使用安全。 (3)防治稻纵卷叶螟时,田间保水3~5厘 米3~5天,以保证防治效果。
防治药剂与方法: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20克;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用 50克,对水40~50千克均匀喷雾。
四、注意事项
因稻飞虱多集中在稻丛基部为害,应注意 尽量对准基部喷药;
喷药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第二章 水稻病害防治
稻瘟病 纹枯病 稻曲病 条纹叶枯病 黑条矮缩病
(2)秧苗期喷药防治 播前和发病始期每平方米秧板喷施30%恶霉灵水
剂 800~1000 倍 液 3 公 斤 , 或 75% 敌 磺 钠 可 湿 性 粉 剂 200~600倍液1~2公斤。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各水稻产区 都有发生,尤以山区、丘陵地区发生重, 只要条件适宜,容易流行成灾,农民也称 它为“稻热病”、“禾发瘟”、“火烧 病”、“吊颈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 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颗 粒无收。
2、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稻田前期尽量少用杀虫剂,特别是三
唑磷等杀虫剂。以保护穗期为重点,适当放宽防
治指标,做到天敌等自然因子能控制的不用药防
治,天敌不能控制为害时用药防治。坚持选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对口农药,推广使用吡虫啉、 噻嗪酮类农药防治飞虱。
防治指标:稻期常规稻百丛1000~1500头,杂交 稻百丛1500~2000头。 防治适期:抓准在低龄(一、二龄)若虫盛发期 用药防治。
枝梗瘟 谷粒瘟
二、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坚持种植优质抗病品种、科学肥水管 理、适时喷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品种选用: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优质、高 产水稻品种。 处理稻草:要在水稻播种前集中处理散落在稻田 和堆放在户外的稻草,不用病稻草捆秧。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磷、钾肥合 理搭配,追施氮素化肥时,要适时适量,防止过 多、偏迟,有条件的地方可施硅肥。 科学管水: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水稻产区 的主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 茭白、玉米、高粱等作物。水稻分蘖期受 害可造成枯鞘、枯心苗,穗期受害可造成 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一般年份减产 5%~1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一、形态特征
成虫: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褐色,翅外缘 有7个小黑点。雌蛾体长12~15毫米,胸部 和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腹部纺锤形, 背有灰白色鳞毛,末端不生丛毛。雄蛾稍 小,体长10~12毫米,胸部和前翅颜色比雌 蛾稍淡,呈灰黄褐色;前翅中央有1个灰黑 色斑点,下面还有3个灰黑色斑点;腹部瘦 小,圆筒形。
通气好。
2、加强肥水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间以通气供氧为主,保持秧田畦面湿 润,以利扎根出苗。2~3叶期,秧苗抗寒力最低,以保 温防冻为主,浅水勤灌。3叶期后寸水护苗。连续阴雨 要及时排水,保持薄水。
3、化学防治 (1)苗床消毒
旱育秧田:土壤杀菌剂有敌磺钠(敌克松)、恶霉灵、 甲霜灵、适乐时等。每平方米用75%敌磺钠可湿性粉 剂2克兑水3公斤,喷洒于浇透水但未播种的床土上, 或每平方米用1~2毫升移栽灵加水3公斤效果显著。
水稻常见病虫害
虫害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 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
病害 真菌病害:水稻恶苗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细菌病害: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基腐病; 病毒病:条纹叶枯病、矮缩病。
第一章 水稻虫害防治
二化螟 纵卷叶螟 稻苞虫 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褐飞虱)
二化螟
三、注意事项
1、稻瘟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即在发病 初期施药防治。 2、施药时要对足水量,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每亩不能少于50千克水,机动弥雾机不少 于15千克,均匀喷雾。
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世界性水稻病害之一,我国各 稻区均有分布和发生,但以长江以南稻区 发生较为普遍,早、中、晚稻上均有发生 为害。农民也称“花脚秆”。稻株受害后, 一般会导致秕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严 重时可导致“冒穿”倒伏、枯孕穗。一般 减产10%~20%左右,严重时可减产50%以 上。
2、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可用10%二硫氢基甲烷(浸种灵)乳 油5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处理稻种, 早稻浸48小时,中、晚稻浸24~36小时,直接催 芽或播种。 打送嫁药:在移栽前2~3天,喷施一次送嫁药, 每亩用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30千克 喷施;或将秧苗叶片浸于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750倍液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中1分 钟,堆闷30分钟后移栽。 苗、叶瘟防治:已出现病叶或发病中心稻田每亩 用40%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或75%三环唑可 湿性粉剂3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 穗瘟预防:在破口到齐穗事,对已发生过叶瘟的 稻田、感病品种种植区、老病区应在破口初期和 齐穗期各施药一次,药剂与防治叶瘟的相同。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为1厘米,体黄褐色。前翅有两条褐色横线, 两线间有一条短线,外缘有一暗褐色宽带。
卵:卵一般单产与叶片背面,粒小。 幼虫:一般稻跳间出现大量蛾子约1周后便可见幼虫,刚孵
化出的幼虫很小,肉眼不易看见。低龄幼虫体淡黄绿色, 高龄幼虫体深绿色至橘红色。
蛹:体长7~10毫米,圆筒形,初淡黄色,渐边黄褐色,后 转红棕色,外常包有白色薄茧。
卵
卵块为扁平椭圆形,几十粒至几百粒呈鱼 鳞状排列成块。表面覆盖透明的胶质物。 卵初产时呈乳白色,至孵化时呈黑褐色
幼虫
分5龄和预蛹,初孵化时为淡褐色,头为淡 黄色,二龄以上幼虫在腹部背面有5条棕色 纵线,老熟幼虫呈淡褐色。
蛹
呈圆筒形,尾端臀棘扁平,有1对刺毛,背 面有1对角质小突起,后足与翅芽相齐,初 化蛹时,体由乳白色到米黄色,腹部背面 尚存5条明显纵纹,以后随着蛹色逐渐变淡, 5条纵纹也逐渐隐没。
三、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防治稻纵卷叶螟以保护水稻三片功能叶为重点, 按照防治指标,适时开展化学防治,同时注重选用抗(耐) 虫品种、肥水管理和保护天敌。 1、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虫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基肥足、追肥稳、 后期不贪青)的方法,调控水稻生长。 2、生物防治 稻纵卷叶螟天敌有绒茧蜂、蜘蛛、青蛙、蜻蜓、隐翅虫等。 尽量减少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发挥天敌的自然控 制作用。水稻分蘖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螟虫尽量选用 Bt复配剂或其它生物制剂,以保护天敌。
一、症状
水稻纹枯病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 生,主要为害水稻叶鞘,叶片次之, 先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灰绿色、 水渍状、边缘不清楚的小斑,逐渐 扩大,长达数厘米。病斑可相互连 接成不规则的云纹状大斑,似开水 烫伤状,可导致叶鞘干枯,上部叶 片也随之发黄枯死;病斑向病株上 部叶鞘、叶片发展,拔节期病情发 展加快,严重时可达剑叶、稻穗和 谷粒。湿度低时,病斑边缘暗褐色, 中央草黄色至灰白色;湿度大时会 长出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匍匐于 病斑表面或攀缘于邻近稻株之间, 菌丝体集结成白色绒球状菌丝团, 最后形成暗褐色的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