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1、观察法2、访谈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4、测验法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
(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
(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2、情感过程和3、意志过程(大体看一下)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的构成)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倾向性是指旅游消费者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倾向。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它能制约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社会价值,其基本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消费者的差异主要是个性倾向的差异。
个性倾向的构成成分是有差异的,需要的是个性积极的源泉,信念是核心,世界观是最高调节器。
2、个性心理特征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旅游消费者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
(1)旅游消费者的气质气质是个人于神经过程的特征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2)旅游消费者的能力能力指旅游消费者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里特征。
(3)旅游消费者的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是什么)1、消费心理是旅游消费者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
3、旅游实践活动是旅游消费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4、旅游消费心理的自觉能动性。
5、旅游消费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第二节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一、研究行为是旅游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二、行为的一般概念德国列温,行为是个体和周围环境的函数。
知道此函数B=f(P.E)三、行为的决策过程(分为一般和重大)四、影响行为的因素(看书中的图)知觉是一个人选择、组织和解释信息,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世界的过程;学习指的是经验的积累所带来的个人行为的变化;动机是调动一个人的行为去实现其个人目标的一种内在原因;个性指的是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以及把阅历和行为系统整理起来的心理结构;态度是对对对事的一种内在倾向,是行为的一种准备状态第三章旅游消费动因第一节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一、什么是需要需要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欲望,要求。
二、需要的特点1、对象性2、社会性3、周期性4、差异性5、发展性三、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有五种,每种需要都有不同的内容,按照它们上下间的依赖程度,分为五种层次:1.自我实现需要:知识、理想、抱负等――最高目标2.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等3.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情感、集体荣誉感等4.安全的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受保护等――是生理需要的安全保障5.生理的需要:食物,水,氧气,性等――最重要得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呈上升的趋势,高级需要出现总是以低级需要为条件。
一个人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才会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
母马斯洛认为低级需要(生理、安全)可以通过处部条件得到满足,高级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是丛内部使人得到满足,而且越是得到满足,越有激励作用四、旅游是生活多样化的源泉1、知道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2、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的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环境的单一性或复杂性并不过分,大多数人对这些环境还是欢迎的。
但有些人却大量需要单一性或复杂性,而另外一些人所需要的单一性或复杂性却很有限。
因此,人们一般都要设法使单一性需要和复杂性需要保持最佳的心理紧张程度的平衡。
否则,单一性过多,人会产生厌倦;复杂性太多,人会产生恐惧。
第二节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得直接动力一、什么是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们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得动力。
旅游动机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的内在条件,旅游需求。
二是外在条件,刺激。
二、旅游动机的种类依据旅游动机的形成的原因,可将旅游动机分为两大类:一为内在需要—心理类;二为外在刺激—目标类。
心理类旅游动机在旅游动机的研究中被研究者称为“推力“。
目标类旅游动机在旅游动机的研究中被研究者称为“拉力”。
依据旅游动机在旅游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旅游动机区分为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引发旅游动机的行为有一下几种;1、健康2、好奇心3、受教育4、获取乐趣5、社会交往6、寻求精神价值7、闲暇和消遣8、探亲访友于追宗归祖9、地位和自我实现三、动机与旅游行为动机推动行为,为行为建立明确的方向,动机赋予行为一定的个性化涵义。
第三节目标是引发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一旅游目标指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追求的与其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二、旅游诱因诱因泛指导致某种事情发生的原因。
从旅游业角度看,诱因是旅游者所追求的对象蕴含在旅游业为旅游者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东西。
三、旅游目标的诱发原因1、旅游目标的价值指某一旅游目标对旅游者的意义或积极作用。
2、旅游目标的魅力指旅游目标讨人喜欢和有吸引力。
3、旅游目标的清晰度指旅游目标的明确程度。
4、旅游目标的适宜性指旅游目标设置的难度和挑战性要适度。
总之,人的旅游行为时由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引起的,由动机推动,由一定的目标调节。
第四章旅游消费知觉第一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指知觉在一定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名词解释)1、知对象(刺激)本身的特性2、主体本身的特性二、知觉的组织性1、接近原则:2个或2个以上的刺激若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时,每一物体都有被视为构成整个知觉组型一份子的倾向。
2、相似原则:多种物体在形状与性质上具有相似特征时,人们在知觉上将其归类的倾向。
3、封闭原则:若干个刺激共同包围一个空间,有形成同一知觉形态的倾向。
三、知觉的解释性(把书上的那段看看就行)第二节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一、首次效应当一个人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的旅游地,第一次和当地人接触,第一次品尝地方风味,第一次游览某一名胜,留下深刻印象,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
(难免以偏概全)二、晕轮效应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主观)三、经验效应个体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局限性)四、刻板印象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第三节旅游消费活动的社会知觉(社会自觉就是对人的知觉)一、对个人的知觉指对一个人的外表和言语的认识,从而了解这个人的心理和品质。
1、对表情的认识2、对性格的认识3、对角色的认识二、对人际关系的知觉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主要指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
判断人际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1、空间因素:地理位置上的远近2、交往频率:接触次数的多少3、类似性因素:个性特征方面大字相像的因素。
三、(什么是)自我知觉1、自我知觉是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它是个性社会化的结果。
2、自我的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内部意识的自我,一个是呈现于外部世界的自我。
3、自我知觉的发展阶段:生理――社会――心理第四节旅游消费知觉与消费行为决策一、对时间的知觉记住――――旅途要快,游览要慢,一切活动要准时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1、对旅游行为的阻止作用(付出代价)2、对旅游行为的积极作用(旅游地的神秘感)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1、对航空公司的知觉2、对大型游览车的知觉3、对游船的知觉4、对旅游列车的知觉5、对出租汽车的知觉四、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指人们在前往某一旅游目的地之前对该目的地的知觉,也包括对亲眼所见并身临其境的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第五章旅游消费学习第一节旅游消费学习什么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
三个环节:1定向环节2行动环节3反馈环节一、旅游消费动机的学习1、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
2、从旅游业角度要鼓励旅游者学习新的动机来影响他的旅游决策。
二、旅游消费态度的学习1、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很大程度上是以人们的意见,信念为基础形成的。
2、态度的学习途径:A、通过社会角色学习B、通过接受教育学习C、通过提高知觉能力学习D、通过观察了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学习E、通过社会实践学习三、旅游消费的学习1、旅游消费的学习指人们学习正确的使用旅游产品。
2、旅游决策的风险:功能风险和心理风险。
在以下情况下,人们感到风险:A、购买目标不明确B、购买酬偿不清楚C、购买经验缺乏D、群体伙伴的影响E、积极和消极的后果F、旅游产品促销员的影响3、消除风险的办法:A、降低对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期望B、购买名牌产品或享受优质服务C、获取更多的信息四、减除购买后疑虑的学习1、购买后失调2、消除疑虑的办法A、有选择的接受信息B、坚信自己的选择第二节怎样学习旅游消费一、通过经验学习旅游消费二、获得信息学习旅游消费1、旅游商业环境:广告,推销,个人销售。
2、个人社交环境:家庭亲属,朋友,熟人,和其他人第六章旅游消费态度第一节旅游消费态度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旅游消费态度1、旅游消费态度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的表现出来的绿哦于消费心理倾向。